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有办法的底气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sdzqbc 发表于 2018-8-31 09: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办法”的底气从哪里来

2018-01-24 09:20 人民日报 向贤彪

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只要我们常怀忧患意识,常怀准备困难的积极心态,并准备想各种办法对付之,那么,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回答始终是:有办法

抗战时期,美军观察组到延安考察,感受到了与重庆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重庆的官僚一见到美国人,就要物资、要飞机,要一切所能要到的东西,而在延安,观察组听到了让他们印象极为深刻的三个字——“有办法。遇到任何的困难,无论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世代贫困的延安农民,还是衣衫褴褛、缺乏弹药的八路军战士,延安人永远是有办法,有办法

有办法,充满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蕴含着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体现了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汇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正因为有办法,红军靠双腿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远征;正因为有办法,人民军队依靠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国内外敌人;正因为有办法,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满怀豪情迈进了新时代。

有办法的底气从哪里来?

底气在学习实践中。矛盾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什么时候都没有少过。木匠出身的李先念,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我军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从实践中学习经济,成为我党独当一面的专家型领导。李先念主持财贸工作期间,毛泽东赞其把中国的人民币和其他各种钱财管理得非常好。当年,谷文昌带领群众在东山岛植树造林,连续3年,先后8次与风沙搏斗,没有一次成功,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而谷文昌却从9株成活的木麻黄中看到了希望。他请教专家,了解这9株木麻黄成活的原因;他亲自栽种示范苗、培植示范林,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木麻黄的生长规律,继而取得了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成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方能磨砺攻坚克难的本领,在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底气在人民群众中。坐在家里满脑子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满眼全是办法,这是今天不少领导干部的深切感悟。从焦裕禄到沈浩,从谷文昌到廖俊波,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但他们的办法总比别人多。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证明,要获得破解难题的底气和办法,领导干部就应该放下架子、放低身段,当好小学生,开好诸葛亮会,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在向群众虚心请教中,增长聪明才干,练强干事本领。

归根到底,有办法的底气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延安时期,张闻天在给陕北公学学生的一次演讲中说:长征中我们的确曾经碰到了无数困难……然而我们那时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理想如山,信念如磐,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不为任何利诱所惑,不为任何困难所挠。有了理想信念这个定盘星,我们就敢于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争取最好处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总是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风险和挑战。这里的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只要我们常怀忧患意识,常怀准备困难的积极心态,并准备想各种办法对付之,那么,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回答始终是:有办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4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