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勇当科学发展先锋 奋力推进跨越赶超

[复制链接]
衡阳秘书 发表于 2012-8-21 07: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肥西县花岗镇地处省城南大门,镇域面积245.2平方公里,辖40个村居,人口11.2万,是“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镇”、“合肥市发展与改革试点镇”。近年来,以“全县争先进,全市进十强,全省创标兵”和“超双墩、赶平望”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临湖新镇、生态兴镇、特色富民”战略,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2011年与2006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3.65亿元增长至23.9亿元,增长6.5倍,年均增幅145.4%;固定资产投资由0.49亿元增长至15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幅198.2%;财政收入由860万元增长至4000万元,增长4.6倍,年均增幅135.7%;规上工业总产值由0.84亿元增长至23.8亿元,增长28.3倍,年均增幅195.1%;规上工业企业数由2家增长至28家,净增26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36元增长至8568元,增长2.4倍,年均增幅119.1%;获得安徽省生态镇、合肥市“十强镇”和“十快镇”等多项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招商引资、增量投入是后发地区实现跨越赶超的重要途径。花岗镇坚持树立“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成功破解乡镇在发展项目和资金投入上的瓶颈问题。依托毗邻合肥高新区、经开区和肥西桃花工业园的区位优势,重点围绕汽车、家电配套和机械制造等产业,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就业带动力强、税收回报率高、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项目,提高产业聚集度,培育产业集群,力争在“十二五”末将花岗工业聚集区打造成为百亿产业园。2011年共引进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21亿元。今年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11.5亿元;新开工建设工业项目9个、续建项目7个,今年可实现工业总投资17亿元以上。结合新市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董岗片规划14.3km2花岗工业聚集区,不断拓展园区平台,提高园区承载力。目前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经济加速崛起的强大引擎。
以规划为龙头,快速推进新市镇建设。加快新市镇建设是实现“三化同步”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花岗镇坚持“高档次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建设新镇区、改造老镇区,着力“拉框架、强功能、优环境、提品质”。去年完成了6.5万m2花岗新街和3万m2花生新村建设,拆迁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实施了孙集、舒安、花园三个社区和花岗工业园、花岗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按市场化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施了1.6km 206国道集镇段和2km花新路的平面整治;新建了花岗农贸市场,启动了2.4km的市政道路(花岗大道)、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一处居民活动场所建设;同时结合土地整治、增减挂等项目,以及城镇和工业园区拆迁安置与公租房建设、商住用地开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小城镇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镇村面貌,推进生态新市镇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花岗镇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在四合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孙集片打造生态休闲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苗木、花生、养殖、菜瓜果“四大富民工程”为抓手,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有4.5万亩精品苗木花卉生产基地,35家园林公司,苗木经纪人达350多人,年交易量达13亿多株;有3.2万亩无公害花生基地,形成以皖中花生市场和皖中花生公司等为依托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网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温氏畜牧公司为龙头,全镇有规模养猪户35户,养禽大户40多户;种植菜瓜果面积3万亩。目前,“四大富民工程”覆盖农户70%以上。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土地预流转等四位一体同步推进的方式,全力实施3万亩花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快速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今年示范区将建设水泥路21公里,硬化、清淤、新挖沟渠40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3500亩,目前示范区内安徽绿溪洲设施农业、徽强水产养殖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并已有部分建成投入生产。主动接受紫蓬山风景名胜区辐射带动,按照“省城花园、生态花岗”的定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型农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园、休闲生态园和一批四、五星级农家乐,挖掘境内历史人文资源,并进行策划、包装,打造花岗旅游名片。
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花岗镇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共完成18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成两所“515”敬老院、1个综合文化站、40个村农家书屋和9处农民健身场所;成立花岗镇民间文化协会,发挥乡土文化人才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去年完成一所乡村少年宫建设基础上,今年再建一个乡村少年宫,丰富青少年课外生活。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完成部分学校的新建和加固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实施芮店中学教师公转房建设,改善校舍条件。优化卫生站点布局,新建一批卫生站,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和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提升农民卫生意识和社会保障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和化解“三为主”机制,切实抓好镇区、农村、工业园区的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
以建设优良政治生态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花岗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软环境建设。扎实开展“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效能建设提升年”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强化干部学习教育,重拳整治投资环境,贴身紧联做好服务,以服务优质、环境一流、企业满意为追求,着力打造勇于负责、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花岗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4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