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x1 d6 x0 B5 i: h 我觉得第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我的公文写作不是在叙述自己的想法,而是在想方设法表达出别人的思想。散文、诗歌能够感染人、打动人,源自真实事情的描述、真情实感的投入和不受羁束的构思,自由而灵动,飘逸而飞扬,如燕飞空中,鱼游水里,文字活了起来自然动人眼神。而公文写作是站在一个单位或者单位领导的角度叙述别人的事情,不但有固定的格式,而且尤其忌讳创新和自由,真情实感更是不能掺杂,用真实的事情描述吗?那不够突出成绩、显现特色,所以要拔高和提炼。一个竹竿没有那么高,硬要往上拔高,自然就虚假又生硬,写起来就难。另外,很重要的是写别人的思想,要站到别人的角度去写,而这方面也需要自我学习、改变,适应这个角色,而自己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5 Y0 O; @5 m! u
U' c5 V+ b0 T4 Q# k 第二个原因是公文写作更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公文写作更像是用一种官腔把实实在在干的活提炼到功劳和政绩的层次。这需要会总结、能提炼;会分析,能拔高;会选择,能说话。总结和汇报类的公文尤其需要这些能力。因为,你汇报的对象往往是上级机关领导,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就要深思熟虑,一旦说不好了,就会祸从口出;一句话说好了,说不定会得到意外之喜,所以要反复思考、细细琢磨,方能表达。还要学会察言观色,这个“察言观色”就是把握好教育形势和领导想法,要投其所好,想其所想,才能让上级满意,让领导欢心。写公文当然要符合当前国家政策法规,掌握好行业内的专业知识,所以这更需要高的理论水平作支撑,文章的层次和档次也会得以提高。9 X# f& ~, Y& C/ }# \* x1 Q" L
- H$ B$ [0 {% G$ G(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