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古人家风十向度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8-26 1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编者按:好世风呼唤好政风,好政风离不开好家风。家风是政风之源、世风之基。净化社会需要清洁仕途,更要传承良好的家训,涵养高洁的情怀。如此,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为脊梁。
8 R1 N; q$ ]" Z
" B" w0 g8 v) ?: s, F( c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 e% h1 P0 k2 o/ Y
4 B. [- @. X+ t4 v  W; P4 b早教利功倍: `" G" U  M  X" Z
  《颜氏家训》曰:“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 Z7 ]9 _/ b: Y- F- h5 W# Y  康熙《庭训格言》亦重早教曰:“谕教宜早,弗敢辞劳”。* ?$ K* K. d/ B* s7 Y7 `
  东汉《国家兴亡与家庭门风》亦倡早教,周朝统治800年,历史最长,倡导从胎教开始传王位,太后听美乐、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师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Y; Y9 s$ N- M) Y, x( M
9 b4 _7 z8 {5 n8 l8 k: B
立志以成事
% {* a! i' W& W/ e
  曾国藩《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强调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y7 Q8 W0 T7 c+ z* Y9 z$ A- V
  《颜氏家训》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齐家,为学治世”。
) i: {" j' ~7 l+ L5 H3 [  曾国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书》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处弛则百处懈”“惰则弛缓”“勤则医惰”,百种弊端,皆由惰生。- [' [7 i/ Z. e: s0 N
  g& V- J* v) Q& n& @
立德遗子孙
  l, T/ y5 \/ l6 a
  朱熹《家训》曰:“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重视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y$ w6 q5 j. x$ C( A( C9 |
  司马光《温公家范》亦重德:“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 @8 s9 v. b' N- s' B/ n  历史上的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林氏后代4人履职宰相,3000人成为进士,皇帝亲自主持殿试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成为家风典范。后来的《林则徐家训》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7 q) |6 \  t) ?4 b( x9 W. Q
5 y( f# Q" l! l+ X训俭以示子9 F7 M$ n7 T, W* M1 y
  司马光《训俭示康》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给司马康的诫子训,说明“俭”和“侈”的必然性,“俭能立名,侈必自败”。) ]! ^( Y- T3 z; j1 @$ Y3 b7 W1 Y
  诸葛亮《诫子书》亦崇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F8 \! a% m1 J7 |; `, o! l6 T  朱柏庐《治家格言》亦尚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W5 a" a7 f% K3 T! z1 v& W# ^+ r2 S
: k' D6 U& g5 d* x/ p0 O% l1 n6 R
忠孝以立身& x& M! W6 e; U1 y) x4 z2 s
  苏轼十岁读《汉书》,慕范滂为忠献身,“范滂对母说:‘儿忠孝不全’,范母说:‘我为儿骄傲’”。苏轼问母,若我像范滂,您若何?苏母曰:“你成范滂,我即范母。”3 J1 y6 M  ?/ Z" k: H- P
  《林氏家训家规》亦强忠孝曰:“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为大孝”“孝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亲则不能忠于国;必反为社会之蠹虫”。
  v$ i, w" O* E8 Z2 ^1 L7 n
0 ?! P5 h0 N, m3 I& W: a( K督学以立本
5 y4 |4 Y- i& X9 y! R) [6 [  V
  《列女传·母仪》曰:“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母,择邻处”“昔孟母捍动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蒙学之冠、督学教子、母教之范。3 f8 B/ Z' }; h+ o4 J
  《颜氏家训》亦有督学名典曰:“若能常保书百卷、千载终不为小人。”告诫子孙“不可骄逸怠惰,整齐门内,门风不坠”。《颜氏家训·勉学》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R$ V+ ], A1 x+ ~6 u
0 Z- F/ r+ n6 u( ~0 S% D* n& d' ^% Z
烹豕以立信7 z4 ^: }8 q4 e
  《韩非子》载: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说的是曾参妻携子到市场,其子啼哭,母说归后为子杀猪。归后,见曾参正要捕猪杀之,妻止之,说与儿戏言,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子,终杀猪以取信。: \  }0 r3 }/ V( r
* p! ?  z2 {8 Q3 t2 s' ?
考山求严实
. S( ]* N& F3 H8 @9 T
  苏轼著《石钟山记》前,为了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携儿子苏迈到实地考察,写出了传颂千古的美文。苏轼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与严实相悖!
4 h- B5 K! _6 U6 w0 X6 h8 d( E# {  Q9 d! ~$ x2 X+ }
垂范敕“二代”* R% C* H  b. \+ x6 D4 E
  《帝范》“求贤、审官、纳谏、崇俭、赏罚、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纲也”,教育太子为君之道,以身垂范,“安危兴废,咸在此焉”。) O' e, w1 E" H! A% x$ F
  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亦是写给“二代”刘盈的敕书:“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刘邦敕“二代”,学范读书用贤治天下。
2 r* r6 `5 Y: o2 ?: N) \4 E* N, n% `/ \$ V
“宗法”警后世
" |! h: t% T: n: Z+ A6 s
  《包拯家训》载宗法:“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刊石,立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亦称开除家籍。包拯的子孙一直未辱没祖宗,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9 d: D& L$ _) W7 Y! M8 V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是脊梁。
作者:梁 晔 来源:学习时报
0 V6 o" P3 B" r2 F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林肯先生 发表于 2015-8-30 16: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写的这么好没人顶吗,我顶一个
 
小小不会丢 发表于 2017-8-2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写的这么好没人顶吗,我顶一个
 
huxiyuan1993 发表于 2018-1-9 0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顶顶顶确实不错,我顶一个,保存学习保存学习保存学习保存学习保存学习
 
彐易 发表于 2018-5-21 17: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好网站!收藏,今后写稿用。
 
彐易 发表于 2018-5-21 17: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世风呼唤好政风,好政风离不开好家风。家风是政风之源、世风之基。净化社会需要清洁仕途,更要传承良好的家训,涵养高洁的情怀。如此,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为脊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