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增长的思考

[复制链接]
荷塘秘书 发表于 2012-8-22 07: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和引导生产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对维护国民经济健康、稳健、持续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老秘网市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消费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拉动相比,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相对偏低。有哪些因素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究竟该满足与扩大哪些层次的居民消费需求?老百姓真正需求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随机抽选了100户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一、四大因素制约居民消费增长
  1、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增长缓慢,是制约我老秘网市城市居民需求扩大的关键性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消费增长的持续动能,源于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如果百姓的腰包不鼓起来,消费将始终停留在慢跑状态。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提高城市居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居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但是与全市经济发展相比,仍显缓慢。与全省其他城市相比,收入水平明显偏低。2010年,大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山西10个城市中,位居第8位,处于下游水平。对10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55的家庭收入水平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35%的家庭“有所增加”,还有10%家庭收入“有所下降”,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我老秘网市城市居民需求扩大的关键性因素。
  2、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间接影响居民消费预期
  目前,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个人负担较重,特别是买房、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使我老秘网市居民只能选择高储蓄、低消费,在调查的100户家庭中占45%的家庭认为收入增加后“全部或部分用于储蓄”,而只有10%的家庭选择收入增加后“全部用于消费”。有50%的家庭认为消费减少的原因是有后顾之忧(养老、上学、医疗、住房),40%家庭最担心的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0%的家庭对今后的收入预期表示“不乐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因素导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间接影响着居民家庭未来消费预期。
  3、消费环境尚不完善,市场成熟度不高,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目前,我老秘网市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诚信建设还不完善,市场环境整体来说还有待改善。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市场成熟度不高,导致部分商品质量低劣、假冒伪劣难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与发达城市的消费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另外,市场服务环节不完善,售后服务跟不上,居民消费还存在后顾之忧。调查显示:35%的家庭对目前我老秘网市的消费购物环境“基本满意”,45%的认为购物环境需要改善和提高,15%的对目前的消费环境表示“不满意”。对购物消费环境“相当满意”的只占到5%。购物消费环境的不完善影响着居民消费需求。
  4、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
  消费观念在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当然,消费行为的激发是商品本身的因素、品牌形象、消费者的主要消费动机及消费观念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消费观念起主导作用。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调查发现,消费观念越前卫,消费者越倾向于喜欢和选择国际性的品牌,而保守的消费者大多根据价格、质量比而选择国内品牌。 消费观念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消费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家庭消费观念是“量入为出、合理消费”;40%的是“节衣缩食、勤俭持家”;只有4%选择“意识超前、贷款消费”;1%的选择“追赶潮流”。大同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普遍保守。调查显示:有65%的居民在消费时优先考虑价格因素选择价格,有10%的居民选择质量和品牌,有25%的居民选择购物环境。居民家庭消费考虑的第一因素仍为价格,选择了质量保证为第二因素。我老秘网市居民保守的消费观念影响着居民的消费倾向。
  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1、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积极促进居民增收
  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问题,是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城市居民就业,保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特别要加大中低收入者的增收力度。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及大同市出台的各项增收政策,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2、继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后顾之忧
  目前制约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居民后顾之忧较多,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未来预期支出心中无底。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医疗,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人保”;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成广泛覆盖、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完善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标准;加强对现行住房及教育政策的研究,适时推行相关政策,缓解买房和教育方面的难题,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即期消费能力。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实现经济跨越转型,促进居民服务性消费
  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各种服务性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服务业,完善居民消费环境,居民消费有望大幅提高。要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活跃消费市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吸引大量的外来消费主体,有效带动住宿、餐饮、商贸等多个行业,繁荣消费市场。
  4、完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品服务质量、完善的市场消费环境,是增加居民消费的前提条件。为此,要继续加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防止价格欺诈行为。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质量检查监测体系,加大对市场售商品的检验监测力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体系。此外,还要加快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广播、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居民有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以促进城市居民消费。
  5、培育新的消费亮点,扩大消费领域
  消费市场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只有不断开拓才能促进整个市场体系的完善,满足不同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低收入群体受收入等多方面影响,平均消费倾向最高,消费主要以满足生活基本需要;高收入群体因新的消费热点较少,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中等收入群体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强,是拉动消费的主要力量。为此,针对低收入群体要通过增加收入以促进消费;而对于中高收入消费群体,要积极完善住房、旅游、信息、文化教育、汽车、保健等消费市场,开发高端消费品市场,培育新的消费亮点,扩大消费领域,全面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作者:薛鹏翔 李生平 李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