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身入 心入 常入

[复制链接]
密山秘书 发表于 2012-12-31 2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指示中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要求。“两个深入”,内涵丰富,含义深刻,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给人以教益,给人以启迪。
其一,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要“身入”。毛主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身入”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一线、离实际越近,离基层、离群众、离实践、离真理也就越近。有人说,交通便捷了,干部到基层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文化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弱了。其原因之一,有的干部没有“身入”。干部“身入”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与群众的接触多了,身上的官气就少了;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少了;与基层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少了。即使是看看菜篮子,掂掂米袋子,揭揭锅盖子,问问柴米油盐,聊聊家长里短,对干部成长也是非常有益。基层是创业创新的天地、成长成才的舞台。
其二,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要“心入”。“深入”,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身入”是“心入”的基础,“心入”是“身入”的深化。唯有“心入”,才能“深入”。“心入”基层,莫学鸭子,浮在水上,沉不下去;要学“鸬鹚”,沉到水底,抓住“活鱼”。有的干部下基层心不在焉,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城里谈一谈,新闻媒体报一报。这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跃影式的“深入”,既体察不到真实的民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达不到“深入”的目的,反而会使群众失望,伤害群众的感情,损害干部的形象。“心入”,就要沉下心来,放下架子,跟着群众学;扑下身子,围着群众转;做出样子,带着群众干。这样的“心入”,基层满意、群众欢迎、组织放心、干部称心。
其三,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要“常入”。在发展的黄金期与矛盾的多发凸现期,需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成为各级干部践行职责、履行使命的一种追求、一种常态。“常入”,就要切实纠正过去下基层就是考基层、查基层、靠基层、难基层的错误做法,要变跑为蹲,变考为教,变查为帮,变堵为疏,变突击为经常,使“常入”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常入”,就要切实纠正过去重形式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期的不当做法;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各级干部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矛盾最复杂的地方去,到工作最推不开的地方去,要敢于接触基层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制约发展的“难”问题、社会关注的“热”问题,涉及利益的“大”问题,与干部群众一道,一件一件加以剖析、解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