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9 X% E' B! e# M+ u “貌思恭”,要求领导者培养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和建立公共形象的修养和能力。孔子《论语·述而》讲的“恭而安”,“恭”是要自然的、出于内心的。“王莽恭谦下士时”,是迫于形势,企图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假象。“貌思恭”应“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貌思恭”也是靠经常教育而养成的。南开中学创始人张柏苓先生治校严谨,学校镌刻了40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急;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走出了两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温家宝,他们都是“貌思恭”的典范。; I' }2 Y+ |. P. P
/ }; ]; G+ Q! {1 e. v6 Z言思忠——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u5 i; ~* @% S, n9 J7 d$ |% A% L* ^. s- K# h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政策才有执行力。秦商鞅为了推动变法,曾立木设奖,并兑现承诺。一年后太子触犯法律,同样按法规严肃处理。司马光就此事对秦孝公和商鞅给予高度评价:“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诚信是高尚人格的核心,信守诺言是领导者的美德。领导者靠诚信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是发挥领导功能的重要基础。得到下属的信赖,密切上、下级关系;得到民众的认可,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众基础,方能为领导者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k" u8 i y: h3 r S4 Q
; ^( y, K% j8 F/ f. J 事思敬——敬业爱岗,恪尽职守 1 F0 G9 N2 n: x3 n2 g% G7 i' D1 J8 p6 e' L7 e1 ]! }) i! d* L% J
“事思敬”就是要敬业尽职,全心全意对待工作。隋文帝严肃谨慎,“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天清晨听理朝政,到太阳偏西后还不知疲倦。他提倡俭朴,鼓励耕种,带来短期的社会繁荣和人口增长,并完成了统一大业。“事思敬”要求领导者满腔热情地对待事业,不辞劳苦地工作,工作不能没有激情,职业不能有所倦怠。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领导者,是不可能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的。“事思敬”还要求领导者把事业看作生命的重要部分,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放在思考事业的发展上。 ' j9 y6 t9 ?+ G7 F1 ?* \8 V2 F' } 疑思问——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p. o. _! ^5 _8 h2 a% o$ b8 F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