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发展现代农业 补齐“三农”短板

[复制链接]
mmax 发表于 2016-11-24 09: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汉川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三农工作作为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四化同步,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蔬菜、家禽、生猪、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省县市前列,农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6亿元,增长8.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3亿元,增长15.8%;农业总产值达到111.5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4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5.8:1,居全省县市首位。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15元,增长9.8%。连续5年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称号。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字,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一是聚集大龙头。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汉川以闽粤知名食品企业为龙头,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及原材料基地井喷式发展,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坚持招大引强,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回归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达利、银鹭、盼盼、欢乐家、回头客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落户汉川,2015年引进克明面业、贝源食品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巩固了全省食品产业第一县市的优势地位。二是建设大园区。按照布局合理、集约发展、功能配套的原则,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走向,倾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布局配套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市经济开发区、马庙工业园、福星工业园、北河服装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全市四大园区共聚集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8家,这样一批字号企业为汉川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培育大产业。以大企业为依托,注重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扩大集群规模。2015年,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以际华3509、名仁纺织、汉正服装城为支撑,打造纺纱、制线、织布、服装等一条龙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围绕重点食品企业生产需求,合兴包装、恒大包装、吉源制罐、双桥股份等配套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加工产业链。
    (二)突出字,下大力气补齐三农短板。一是全面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树立大农业理念,强化接二连三功能,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基地农业。巩固发展优质稻板块60万亩,双低油菜板块40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27万亩,速生丰产林25万亩,水产面积3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斤以上,被纳入全国414个产粮大县之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建成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获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市称号。加快推进农工融合,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山乡调味品、宏武米业、百信藕业等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带动,实现田间与车间对接,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向优、精、专发展。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市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品牌创建进行奖励。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总数达到70个,汉川莲藕被评为中国质量之光年度地标产品。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旅融合。鼓励发展农家乐、一日游,涌现出百禾农业生态园、田水湾休闲农庄等一批新亮点。其中,投资8000万元的沉湖镇田水湾休闲农庄,通过流转土地2500亩,建设农业采摘园、花卉基地和度假村,现每天接待游客达2000多人次。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推进农商融合。与武商量贩、中百仓储等超市实施农超对接,实现原料基地、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相互融合、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下好基础设施先手棋,加快建设交通主干道和通乡、通村公路循环畅通的路网系统,荷沙复线于年前建成通车,全市通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初步构建起城区至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今春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高产农田建设、新沟二线船闸以及汉江、汉北河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一主两副、三纵四横的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兴建三类新社区,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福星村入选全国名村300,汈汊湖联南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汈东长兴铺村、田二河燕子村被评为省宜居村庄。按照省四化同步示范试点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立足高起点谋划、坚持高标准建设,全力以赴抓好沉湖镇试点。近两年投入3亿元,实施水、电、路、气、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六张网建设,完成农村旧房改造6000多套,极大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力;引进投资5.6亿元的广东恒兴饲料项目,扶持福星现代农业、银丰棉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支持福星米业扩规上档,形成储粮5万吨、加工10万吨的大米深加工生产能力,全镇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壮大;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流转耕地5.5万亩、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发展至796家;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成镇政务信息展示中心,以供销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有效拓展了村级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坚持不懈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工促农,带动农民致富。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吸纳作用,共解决农民转移就业4.5万人。为达利、银鹭、盼盼等企业配套建成20个蛋鸡养殖小区,10万亩马铃薯、花生、玉米等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合作社或专业组织,把企业的需求信息传导给农户,以庙头绿能蔬菜、杨林沟红辣椒、汈汊湖鲲鹏螃蟹养殖等为代表,全市1496家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代言人和致富帮手,近8万户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实现农民增收近3亿元。另一方面,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投入,充实完善项目库,今年共整合财政资金2.56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汉川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优势(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注册企业近7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8家),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到重点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组织86家企业,驻点帮扶8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实现一村一企。着力打造“10·17”扶贫日公益品牌,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福星科技、永和安集团等8家企业积极响应扶贫日倡议,捐助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syok01 发表于 2016-12-20 16: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二)突出“同”字,下大力气补齐“三农”短板。
 
牧野鹰扬 发表于 2017-2-13 15: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注册企业近7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8家
 
hujin12 发表于 2017-3-8 1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四化同步”,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街边的村落 发表于 2017-3-20 1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突出“同”字,下大力气补齐“三农”短板。一是全面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树立大农业理念,强化“接二连三”功能,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基地农业。巩固发展优质稻板块60万亩,“双低”油菜板块40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27万亩,速生丰产林25万亩,水产面积3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斤以上,被纳入全国414个产粮大县之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建成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获“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市”称号。加快推进农工融合,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山乡调味品、宏武米业、百信藕业等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带动,实现田间与车间对接,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向优、精、专发展。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市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品牌创建进行奖励。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总数达到70个,汉川莲藕被评为中国“质量之光”年度地标产品。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切入
 
心语飞扬 发表于 2017-4-19 09: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拥有注册企业近7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8家),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到重点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组织86家企业,驻点帮扶8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实现“一村一企”。着力打造“10·17”扶贫日公益品牌,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福星科技、永和安集团等8家企业积极响应“扶贫日”倡议,捐助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
 
泛舟罗布泊 发表于 2017-10-19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出“同”字,下大力气补齐“三农”短板。
 
大大海 发表于 2017-11-16 08: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扶持福星现代农业、银丰棉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支持福星米业扩规上档,形成储粮5万吨、加工10万吨的大米深加工生产能力,全镇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壮大;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流转耕地5.5万亩、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发展至796家;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成镇政务信息展示中心,以供销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有效拓展了村级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坚持不懈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工促农,带动农民致富。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吸纳作用,共解决农民转移就业4.5万人。为达利、银鹭、盼盼等企业配套建成20个蛋鸡养殖小区,10万亩马铃薯、花生、玉米等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合作社或专业组织,把企业的需求信息传导给农户,以庙头绿能蔬菜、杨林沟红辣椒、汈汊湖鲲鹏螃蟹养殖等为代表,全市1496家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代言人”和致富帮手,近8万户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实现农民增收近3亿元。另一方面,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投入,充实完善项目库,今年共整合财政资金2.56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汉川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优势(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注册企业近7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8家),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到重点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组织86家企业,驻点帮扶8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实现“一村一企”。着力打造“10·17”扶贫日公益品牌,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福星科技、永和安集团等8家企业积极响应“扶贫日”倡议,捐助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7粉丝

4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