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文稿修改的总体思路大致分四步:一是整体感知,明确意图。二是理顺逻辑,拆筋动骨。三是注重细节,纠正小错。四是总体把握,局部微调。经过前三道工序之后,胜利就在眼前,建议还是从头到尾再理顺一遍吧,当作一个上保险的过程。可以从整体上看看有没有遗漏,虚拟一下身份,如果自己是发文对象会考虑到哪些方面,用词上需不需要雕琢一下。总体原则是删繁就简,表述准确,尽量少用“的”、“进一步”等没有实际意义的介词、副词和形容词。 ----摘自老秘网嘉宾山东端方的文章《11号”历练“征文:修改小材料中大文章 ——关于对文稿修改方法的一点体会》 5.初稿摆在主任的面前,阅完后他指着我写的开头的引文:“沉寂多年之后,青山围绕的XXXX厂老厂房里,又传出了当年轰隆隆的机器声。”问道:“你这是在写新闻稿吗?废话太多,重新思考,着重写做法、经验。”我脑袋热热的一阵阵往上涌。二稿再一次摆在主任面前。得了一个字:“空”。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冥思苦想了半夜,才明白一个道理:时至今日,我不但思想上没有重视此事,只急着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而且没有去过园区里看看,没有直观的感受,完全是在凭着有限的材料,闭门造车。主任是在有意锻炼我,第二天我主动到他办公室,请他抽空带我去园区看看,这时他才笑了。 ----摘自老秘网网友东方泽的文章《10号“历练”征文:中专生“十易其稿”为文之往事》 6.起草中的专业用词很重要,很能体现行政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我在文中,对“党组班子”、“领导班子”、还是“班子”用的比较混乱,有时用“党组班子”,有时又用“领导班子”、“班子”。领导看后严肃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用词不规范容易让人误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单位,党组班子和单位领导班子不是一个概念,范围不同,有些领导属于领导班子成员,但是不是党组班子成员。根据领导的意思,进行全文的统一规范称呼。对于称呼问题,在政府行政部门不是小事,可能关系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也可能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和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多留心一些正规文件的称呼,做到称呼的规范化,减少工作上的问题。 ----摘自PETER的文章《9号“历练”征文: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历练》 7.笔者是一个对事情精益求精的人,这点也充分表现在写材料上。对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我都谨小慎微,做到形式上的无误后,还追求内容上也无误,至少在能力范围内最优。对每一篇稿子,真是不厌百回改,在感觉完成了一件神圣的艺术品同时,公文实战能力和公文理解深度在不厌百回改地历练中与日俱增。现在,当我顺利完成领导布置的材料任务后,都暗暗地赞颂正是“改”的魔力带给我“写”的动力! ----摘自笑傲五洲的文章《12号“历练”征文——“写”路漫漫,“改”心不已》 8. 你的小文能完全刻画出内心的急与难,你的故事使我回忆曾经初入社区的我,我想说:笔头不是一天就学会的,业务不是一天就能全搞定的,能力不是一天就提高的,把问题当机会你会发现练笔头并非字字难写,把困难当磨石你会发现曾经的难题全是小儿科,把压力化动力你会发现你的劲足了、心齐了、人进步了、同事羡慕了。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问题总是留给能解决的人,人生是留给有思想的人。加油!! ----摘自思维的睿对《13号“历练”征文:文字材料菜鸟的独白》的回复点评 上期回顾: 老秘周记(7月20-26日):“论语课”感恩谢幕 “演播室”酝酿上线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