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抓好农业综合开发 增添农业发展后劲

[复制链接]
择善而从 发表于 2009-5-11 14: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返回上页

抓好农业综合开发 增添农业发展后劲

张满香

    三明市从1999年开始实施第四期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工作涉及建宁、明溪、宁化、永安、大田、沙县等6个县(市)39个乡镇。

  三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总目标,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和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园区建设,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4.82万亩,推广优质稻面积13.1万亩,实施节水灌溉面积1.83万亩,发展多种经营项目16个,建立了一批水果、竹业、畜禽、水产、食用菌等生产加工基地。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也改变了项目区的村容村貌,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密切了干群关系。农业综合开发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三明市农业综合开发能取得较好成效,缘于全市上上下下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缘于各级部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缘于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市县、乡(镇)都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权威的指挥体系。在各级党政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围绕开发总目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凝成合力。特别是农口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抓好本行业的业务技术管理,摸清资源情况,搞好规划设计,组织技术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财政、金融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足额到位,确保了开发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

    2.投资足额到位,资金使用规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达项目区,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沙县青州镇和高桥镇项目立项后,在国家财政资金还未下拨到位的情况下,就把53万元资金转到县开发办专户上,“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项目建设既快又好。同时,加强开发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拨款制度,坚持按项目拨款,按工程进度拨款,不断完善财务手续。县乡财政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建立专帐。各项目县(市)还推行了一套符合各自实际的资金管理制度。建宁县在乡级专户上继续设置县开发办负责人印鉴,控制拨款以加大开发办对项目的约束和督促作用。2001年,沙县推行县级报帐制度,施工单位填写资金预算表后,由项目区领导小组审核,填制工程资金拨付申请单,再经县开发办审核,视自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下拨工程资金。

    3.选点立足实际,前期准备充分。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择优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县乡领导重视,财政能配套,群众有积极性,开发潜力大,涉及农户的责任田能协调好的项目区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如永安市建丰养猪项目、生姜盐渍加工项目、年产3300吨笋产品加工项目,沙县、万吨麸酸加工项目,明溪县华峰蔬菜加工项目,尤溪县超泰米和特种用米产业项目,以及沙县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等等,都是立足于本地有一定影响并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加以扶持。

    4.项目严格管理,工程确保质量。从立项前的申报、评估审查,到施工中的检查、监督,到竣工后的验收、管护,项目区都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项目建设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在开发中,全面实施开发项目投标管理制度,实行工程管理办法,确保了工程质量。宁化县对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实行定点、定项目、定责任、定奖惩的办法负责各项目的具体实施,从勘测、设计到施工一包到底,严把质量关;同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投标发包制、工程质量监理制,确保了工程质量。

    5.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受益者,也是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开发办采取各种形式做好项目区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调动群众建设项目的积极性。每年7月底省项目审定后,全市各县乡开发办就深入项目村,分三个层次开发动员(村主干会、党团员会、村民大会),把计划任务、措施办法交给乡村干部群众,引导他们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沙县在项目实施前就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一级党员干部的力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农民群众搞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永安市西洋镇福庄片通过宣传发动,群众的开发热情空前高涨,不少农民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捞沙、炸石、劈草、修路等,有的还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锯模板,以供工程所用。不少参加投劳的群众感慨地说:“国家出钱造福子孙后代,我们不投工就对不起子孙后代!”

  通过对三明几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基本做法的调研,有四点体会比较深刻:

    1.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任务。农业生产条件不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就永远不会改变。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甚至经济倒退,这在中国广大农村并不少见;贫瘠的土地造就贫苦的农民,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改良土壤、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正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之一。这次“6·15”洪灾给三明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区内,许多工程还保护了农田。如沙县柱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其完善牢固的机耕路、排洪沟和园区护岸,其“田成方、路相连、管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基础设施布局,在这次大灾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全县农作物普遍遭受暴雨袭击,损失严重,但园区内的良田,500多亩西瓜、花卉,450亩高新技术品种选育示范试验田,以及20多户农民的生命财产却没什么损失,农业综合开发显示了它的魅力。

    实践证明,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对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工作仍然是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健全的投入机制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有投入,才有产出;多投入,就多产出。农业综合开发需要一个健全的投入机制,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也包括政策、科技的投入。首先是资金的投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各项目县(市)、乡镇、村多方筹资,使得开发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固的资金后盾,保证了项目建设按进度顺利进行。三明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投资和市级配套资金逐年增加,各级各部门应继续遵循“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其次是政策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策“放水养鱼”的示范基地。因此,今后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投入力度,即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园区和试验园区要放宽政策,实行一系列优惠措施,让其发展壮大。如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上实行优惠,以吸引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高优农业项目到示范园安家落户,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又如为示范园区内的项目业主提供各种的优质服务,甚至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让业主乐于创业、易于创业、安于创业。第三是科技的投入。科技含量高,是项目园区农业区别于一般农业区的显著特征。三明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普遍重视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成果,并逐步增大科技投入,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这既是三明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必须继续加强的工作。应按照“以投入为载体,以科技为重点,综合开发,总体提高”的思路,继续在项目区引进优良品种和新技术项目,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促进高优农业发展。同时,加大项目区新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让“科学种田”的意识深入人心,使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动力源泉。

    3.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必要手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从开发资金的投入,工程立项、实施、审查、验收和管护,到整个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运转、协调,都离不开科学有序、严格规范的管理。由于有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得以广泛筹集、顺利到位,并及时、有效投入使用;由于有一套严格的项目工程管理制度,工程的质量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有了保证;由于有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这样一个管理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机构,保证了开发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因此,要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管理工作。除了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外,还要探索和实践一些新的管理方法,以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加强对项目实施与组织管理,以杜绝建设中个别工程项目质量不高现象;加强工程管理护措施的落实,把已建工程管好用好,避免短期行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作用;加强档案管理,抓好资料集整理工作,提供更多丰富、详实、有用的资料,为开发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信息服务。

    4.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多种经营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必然选择。单一的种植业经营模式使得农业产出效益十分有限。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方向。为此,要做足做好多种经营这篇文章。一要立足优势。三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气候特征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级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让多种经营在农村土地上“遍地开花”。二要着眼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应该成为指导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生产的基本原则。因此,发展多种经营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生产那些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发展前途广阔的产品。另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生态型农业在三明已初露端倪,如宁化的石碧项目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正在建设中,其他一些地方的生态农业也有一定雏形,但都还没有形成规模。今后,要加大农业生态工程和生态项目支持力度,推进全市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作者为市委农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明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3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