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抓机制 抓平台 抓载体——列东街道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12 21: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上页

抓机制 抓平台 抓载体
——列东街道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

吕永青

近年来,梅列区列东街道立足街情,大胆实践,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共建优势,不断探索社区建设工作规律,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区建设新模式,初步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城市现代管理体制,保持了社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居民安居乐业。

一、街道党工委抓机制,当好指挥员

一是抓社区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立足宣传发动,采取召开动员会、编制宣传小册子、悬挂标语横幅、开辟社区建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工委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成立街道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党工委一把手负总责,建立了挂点包片制度,每个班子成员挂包一个居委会,负责指导、协助社区建设工作,把社区建设工作列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年度责任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先后制定完善了《列东街道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社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社区整合实施方案》和《关于在社区整合中加强居委会管理的规定》等。同时,继承和发扬“共驻共建”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社区各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社区建设同创共建和资源共享。我们还加强了居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30万元,维修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6处,购买现房560平方米。街道所属10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都扩大到70平方米以上,100%居委会配备了电话、电脑,100%的社区工作都兑现了工作待遇。

二是抓社区建设核心机制的建立。确定了圳尾、江滨社区为新型党支部试点,规范运作程序,做实、做细试点整合后社区党支部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样板向其它8个社区党支部(党总支)示范,顺利地完成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参照干部选人用人标准制定班子“三个必须”的条件,即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必须具有三年以上社区工作经历、必须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配齐配强支部班子,选举后班子平均年龄32岁,中专以上学历已占85.7%。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建立过程中,成立了街道党建联席会和10个社区党建联席分会,在生活小区内设立党建工作联络点,实行楼幢党员联络员制度,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党总支)两级管理,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居委会社区党建联席分会、党建联络点三级联动”,定期召开会议,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总结交流,上下融合,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联动机制。

三是抓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的建立。成立了街道党工委,下发了《街道党工委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和《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规定》,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街道党工委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处理好党工委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处理好社区党支部(总支)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成立“三个机构”,即成立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成立社区党建工作的协调机构,建立派出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平等、协调、互利”为出发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社区建设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证。近期,街道党工委以江滨社区居委会为试点,建立了激励机制,推行了“量化考核,末位诫免”制度,定期收集社区居民群众知情率、满意率和社区服务、社区计生、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宣传等指标的完成情况,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

二、街道办事处抓平台,当好服务员

一是抓好整合从基点上打造社区建设平台。本着“便于整合社区资源、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的原则,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及社区的稳定性、资源分布等因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有14个居委会,整合为10个社区居委会,整合率达29%,做到条块整齐,减少交叉,方便管理。社区整合工作和自治组织建设按照“两步走”计划,适度超前,即第一步抓好两个试点,率先在单位型社区中构筑以圳尾社区为代表的机关服务型模式,率先在板块型社区中构筑以江滨社区为代表的综合商贸模式,在创新模式上适度超前;第二步抓好面上铺开工作,通过圳尾、江滨两社区的示范,扎实推进整合工作,于8月底完成整合挂牌工作,在整合时间上适度超前。通过合理整合社区,整合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工作,整合社区关系,达到资源共享,巩固和发展居民民主自治,发挥社区建设整体效益的目的。

二是抓实自治组织建设从组织上打造社区建设平台。各社区在街道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程序,采取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民主选举社区代表,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形成了由领导层、监督层、决策层和执行层组成的新型社区自治组织架构。在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方面,考虑到多年来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还将共建理事会主要成员单位纳入新型的组织架构内,议事监督委员会与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圳尾、江滨的社区居委会在充分讨论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设立了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群众提供低保、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婚姻登记、司法调解、社区服务等一条龙社区服务,提出“为你服务,让你满意”的服务承诺;每周二、四下午对社区成员提供咨询、服务、办理有关事项,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

三是理顺管理关系从体制上打造社区建设平台。围绕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理顺管理体制:社区居委会“自转”方面,把民事纠纷调解、计生政策宣传、育龄人口管理、环境卫生保洁与社区服务等12项工作作为社区承担,把优化投资环境、双拥优抚、城市低保等12项工作作为社区协助。社区居委会“公转”方面,明确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涉及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街道办事处引导、支持社区居委会发挥自治功能,开展各项工作,把与社区居民关系密切的事权交给社区来办,进一步增强社区在区域管理、社区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治安综治等方面的自治协调能力。

三、社区居委会抓载体,当好运动员

⑴为民工程。开展“我为社区办实事,八小时以外献五心”活动,与特困家庭签订《结对济困协定书》,以二至三年为期,定期走访,提供生活、就业方面的帮助,建立结对济困的长效机制,为社区建设献“爱心”;征求街道办和驻社区单位对社区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为社区管理献“真心”;组织驻社区单位、低保对象、“4050”对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个人特长,目前,街道辖区内志愿者人数已达5000余人,占辖区总居民数的8%,登记注册人数达到2500人;依靠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治安巡逻队,加强法制宣传,维护社区一方平安,让社区居民“放心”;号召社区党团员广泛开展“真情在社区”、“周六志愿行活动”、“科普活动宣传月”、“文明社区大家乐”等系列活动,带头争创文明社区,“齐心”建设示范社区。

⑵富民工程。积极融入市委提出“建设三明的泉州”发展战略,把发展社区经济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社区存量资源的利用,把资源与税源、内引与外联、引资与引智、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既抓区域资源,又抓投资;既抓政策引导,又抓协调服务,坚持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实体化发展道路,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的实力,增强造血功能。目前,街道各社区内共有社区医疗服务站4家,家政、中介服务公司68家。

⑶爱民工程。依托“星光计划”照顾好老年人生活,依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照顾好贫困人口生活,依托优抚(优待)制度照顾好革命有功人员、烈军属的生活,切实关心弱势群体生活。街道各社区均配备了城市低保、优抚拥军信息员,及时掌握所在社区贫困人口与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截至10月份,已为834户、累计13297人次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947451元,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为52户52人发放了优抚补助11310元,优待金42300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老龄人口逐渐增多的现状,在圳尾、江滨、二路、东安等地建立了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在徐碧一村小区铺设老年人健身路径,圳尾、高岩、梅岭居委会还利用片区医院优势,专门培训了老年人护理人员,开设了住院及家庭病人看护的社区服务项目。近期,还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占地530平方米的街道老人活动服务中心和三明市首家老人“颐养院”。

⑷安民工程。各社区分别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建立规范的社区就业服务供需发布栏,下发《再就业援助政策问答宣传提纲》300多册,双向调查表3000多份,对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合理分类,认真登记、并输入微机管理,建立健全下岗职工基本情况台帐,及时掌握下岗职工就业动态,切实做到“四清”、“四到位”,即家庭情况清、求职要求清、个人技能清、安置结果清;走访到位、关心到位、指导到位、安置到位。通过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等方式,开发社区服务、扩大就业门路,做好再就业服务。今年已帮助安置就业532人,高岩社区居委会还联系了市信息中心,组织片区43名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电脑培训,为他们“充电”,提高再就业能力。

⑸乐民工程。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片区举办公民道德知识讲座28场次,受教育居民达600多人;组织辖区群众参加“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答题和“公民道德建设演讲比赛”活动,联合区文明办、工商局开展了三优街评选“诚信单位”、“诚信形象服务使者”活动,建立了“社区文化广场”,开辟“大家乐舞台”、“居民阅报栏”等。开展社区试点工作以来,圳尾、江滨等社区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楼幢、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试点活动,先后向4200多户居民家庭发出创建学习型家庭倡议书和调查问卷,制定了以“一百千”(拥有一部电脑、百份新旧报刊、千本书籍)为特征的学习型家庭基本创建标准,初步确定圳尾国税小区为学习型小区,建行、国税为学习型单位,江滨2幢为学习型楼院,江滨新村6-404、4-305、7-503等为学习型家庭,通过各种途径联合社区单位组织开展学礼仪、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等各类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相互交流,共促共进,增强社区单位干部职工、居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为梅列区列东街道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林运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