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2006年第3期)

[复制链接]
择善而从 发表于 2009-5-26 17: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发展现状 
    1.发展初具规模。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59个,2005年实现商品成交额达40.1亿元,在闽西北四个设区市中,市场总数和成交额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近年来,三明市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2005年成交额达千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69个,成交金额达36.3亿元,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的90.5%。成交额达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9个,成交额达16.8亿元,占全市总成交额的41.6%。 
    2. 以综合市场为主,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综合市场138个,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86.8%,2005年实现成交额22.4亿元,占全市总成交额的55.7%;专业市场11个,成交额8.7亿元,占21.7%;其他市场10个,成交额9亿元,占22.6%。商品交易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且总量较大的三明市区、永安市和沙县。这三个县(市、区)共拥有商品交易市场63个,占全市总数的40%,2005年成交额21.1亿元,占全市53%,其中成交额达亿元以上的市场有7个,占全市亿元以上市场78%。 
    3. 市场经营以零售和常年性营业为主。在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中,零售市场151个,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95%,2005年实现成交额32.9亿元,占全市总成交额的91.6%;批发市场8个,占全市5%,实现成交额7.2亿元,占全市8.4%。常年性营业市场35个,占全市84.9%;季节性营业市场5个,占全市3.1%。封闭式市场66个,占全市41.5%,露天式市场或其他形式的市场分别为38个和55个,分别占全市23.9%和34.6%。 
    4. 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到2005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4.9亿元。市场建设由国有投资为主转向由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等多种经济共同投资的局面。近两年商品交易市场投资中,民间投资超过八成。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建设融资难问题,加快了市场建设步伐,提高了市场建设水平。如三明市水果批发市场全部由民间集资兴建,总投资达5500万元,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经营面积8300多平方米,市场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市场建设上新水平。 
    5. 商品交易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周密部署,进一步加大了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整治力度。整治工作做到了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并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和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商品市场检查和商品质量抽查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查处了一大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章案件,维护了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二、地位和作用 
    1.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商品交易市场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为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集中交易场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并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如三明市水果批发市场是闽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该市场2005年被列入我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品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促进了本地柑桔、桃、梨等水果全面发展。三元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辐射北京、上海、山东以及本省各城市,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建宁县近年来由于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莲子、笋干等农产品销往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并引来不少经销商前来收购,促进了该县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 
    2. 方便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和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市场体系。2005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达40.1亿元,占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22%。商品交易市场在居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居民日常消费的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果等农产品主要通过农产品市场实现,相当部分的工业品消费也是由商品交易市场供应的。 
    3. 在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拓宽了就业渠道,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下岗职工,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减轻了政府负担,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据测算,截止2005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为商品交易市场提供商品而从事渔业、牧业、蔬菜、果品等基地服务的人员9万多人,围绕市场的服务业和加工业从业人员2万多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建设水平较低。三明市商品交易市场总体呈现“小、弱、缺”的特征,市场总体规模偏小,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缺乏大型市场的有力支撑,规模集聚效应作用不明显。2005年,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占全省的12.2%,实现成交额占全省的4.8%,平均每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为2524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9.3%。封闭式市场仅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41.5%,而露天式市场仍占较大比重,为23.9%。
    2. 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市场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专业市场少、规模小。2005年全市共有专业市场11个,成交额8.7亿元,分别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和总成交额的6.9%和1.7%,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比重9.8个百分点和38.8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少、规模小,与周边地区市场的抗衡能力弱,束缚本地产品的市场拓展面和竞争力。二是市场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市场未经细致的调查和科学论证,仓促上马,部分同类市场存在重复建设,建成后成为“空壳”、“半空壳”市场。2005年商品交易市场摊位出租率低于50%的有28个,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7.6%。 
    3. 市场关联度小,管理水平低。各级市场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许多市场仍处于独立区域内自我循环的初级阶段,对外交流少,其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辅助功能欠缺。多数市场交易行为落后,交易方式以摊位制为主,合同订货、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手段得不到应有的使用。市场硬件及配套设施差,举办者和管理人员缺少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市场的信息指导和监督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规划,提高市场建设质量。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要从全面开花向重点培育转变,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努力扩大和加强市场的辐射范围和能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小型、雷同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促进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 改造提升传统市场。一是加快对初级市场特别是棚户式市场的整顿改造,对一些设施简陋、布局凌乱、层次偏低的市场,通过就地改造或整体搬迁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变面貌,推进硬件设施现代化,引导市场设施向商场化方向发展。二是积极创新市场交易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引导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市场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努力塑造品牌形象。 
    3. 提高专业市场的竞争力。积极引导专业市场实行公司制改组,以及发展符合市场自身特点的组织形式。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在市场幅射区域范围内建立自己的产业区或加工区,引导经营大户兴办生产实体,促进市场经营户与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经营。支持以专业市场为单位注册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等,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专业市场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4. 鼓励发展有产业依托的工业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把市场的大流通功能与本地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产地工业品市场的展览展示、商品信息交流、购销代理、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适度控制无产业依托的工业品销地市场的新建扩建,不再发展集贸市场式的工业品交易市场,不再建新的小商品市场。
    5. 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交易市场发展。建立和完善包括市场协会、市场调研、信息咨询、商品质检等在内的中介组织体系,为市场提供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市场中介组织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市场动态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使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及时地、更好地为交易市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简介:廖新厘,三明市统计局贸易外经科科长、经济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3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