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是一门大科学

[复制链接]
永安人才网 发表于 2009-10-20 08: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策重在调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赣南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了《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名篇,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搞调查研究,是衡量党委办公厅(室)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为此,从本期起,我们推出新的专题策划——“献策重在调研”,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编 者 





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

章彦武



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实践中,我感到调查研究工作有两个尤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很强的实践性。搞调查研究的学问、知识、经验全在实践之中获得,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凡是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都是调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都包含着调研人员的心血。谁进了调查研究这所大学的门,谁就要准备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准备为此付出代价。另一个是很强的科学性。调查研究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它严格的科学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就应当努力去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真正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态度,不断向调查研究的科学化进军。

一、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

所谓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范围很广,大体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综合科学(软科学)和哲学等几大类。调查研究属于综合科学的范畴,从严格意义上讲,调查研究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应用科学。

第一,“调查研究”是一个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概念

调查研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原理。

首先,谁去调查?当然是人;向谁调查?当然是客观事物。这就说明,调查研究能够把人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把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而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其次,我们向客观世界做调查,用什么作向导?从哪里开始调查?当然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调查研究入门的向导,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开始调查,通过调查,在矛盾的特殊性中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从个性中认识共性,从个别中认识一般。这样,调查研究就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了起来,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调查研究突出强调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联系起来,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原理,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原理,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

第二,调查研究是一种普遍适用和经久不衰的科学方法

在我国,调查研究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春秋末年开始,调查研究思想就萌芽了。比如,孔子的“每事问”思想,就是勤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还有,墨翟关于要运用众人经验“助己视听”的思想;《孙子兵法》中关于要“先知”战争的胜负,其办法是“必取于人”,即依靠人去调查了解客观真实情况的思想;《吕氏春秋》中关于对传闻要仔细查验,不能人云亦云、黑白不分的“察传”思想;荀况、韩非、王充先后提出的关于要用客观实际检验主观认识的“符验”、“参验”和“效验”的思想,以及王安石提出的“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和王夫之提出的“察之精而尽其变”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始重视调查研究的表现,不过,他们那时还只是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和向他人学习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到了近代,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发展,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把调查研究作为改革内政的主要手段,明确提出要“调查国情”,“以十年之功,遍游各省,上至都会,下至村落,无不周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先生,认为只有认真调查研究才能“适应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强调“科学的知识不服从迷信,对于一件事,须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过细去研究,研究屡次不错,始定为知识”。他还下了很大的功夫亲自调查了西方和中国的农业,无论调研思想还是调研实践,都比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前进了一大步。

调查研究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现代,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这个时候,我们党已经不是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的一般手段和方法,而是把它当成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基本的工作方法。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全党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并且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论断。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动手搞调查研究,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载入史册的调查报告,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开了调查研究的一代新风。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查找本地区、本单位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

第三,调查研究是现代科学决策的基础

进行科学决策,至少要做到三条:第一条是不能单凭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决策,一定要有“外脑”结合,靠集思广益;第二条是不能凭主观想象决策,一定要进行决策论证、可行性研究,靠科学依据;第三条是不能凭临时动议决策,一定要建立完整的决策系统和遵循严格的决策程序,靠制度保证。这三条中,前两条都是调查研究。我们讲调查研究是现代科学决策的基础,道理就在这里。调查研究的水平决定科学决策的水平,科学决策的水平又反映了调查研究的水平。所以,谁重视科学决策,谁就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

领导干部应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钥匙,亲自下基层了解情况,搞好调查研究,做到亲知、真知、深知。这对于正确地判断形势,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对于改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切实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应当怎样对待调查研究这门科学

一要树立科学的态度,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尊重人民群众这两条原则

毛泽东同志在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所谓正确的调查,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保证实事求是的办法就是实行“两个尊重”:

尊重客观实际。要真正作出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调查,最关键的是要详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而且要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反复验证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客观地看问题,力戒先入为主;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力戒偏听偏信;坚持细致地看问题,力戒粗枝大叶;坚持本质地看问题,力戒浅尝辄止;坚持发展地看问题,力戒固步自封。

尊重人民群众。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搞调查研究,总是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群众请教。他说,群众“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还说:“使我懂得中国监狱全部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事实上,我们在调研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想不到、看不透的事情,群众却想得到、看得透。所以,在调查研究中,要自觉地拜群众为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二要按照科学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调查研究

任何调查研究,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目标任务,组织调研人员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和知识,熟悉已知的实际情况,编制调研计划和提纲。实施阶段:这是调查研究的中心环节。主要是详细占有原始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调查研究结论。完成阶段:这是按要求出成果的重要阶段。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对调查研究作整体分析,研究和整理调查报告,并做好调查研究的复查、善后和总结工作。凡是比较大一点的调查活动,都应严格地按它的程序去做。这里着重讲讲其中的两个程序。

一个是准备阶段的选题。选好调查研究的题目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整个调查活动的进行,而且决定着调研成果的价值和效用。过去我们有的调查,辛辛苦苦捞了不少材料,但成效不大,这往往同缺乏精心选题有关。把握选题的方向,一要从对全局工作最有指导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选题;二要从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去选题;三要从各个时期带有倾向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中去选题。确定了题目,还有个调查的角度问题。选择角度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些重要的调查课题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从一点突破,就容易深入下去,使人感到具体实在。有些重大课题,可以抓住它的特点,把大题目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开展调查研究,最后把这些小题目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另一个是实施阶段中的综合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的真正任务不在于收集一大堆原始材料,而是要通过这些材料,把事物内部最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挖出来,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同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共同规律,这样才有普遍指导意义。

陈云同志提出的“交换、比较、反复”的六字方法,是搞好分析综合、取得正确认识的保证。所谓“交换”,就是要交换意见,了解全面情况,要分析掌握矛盾各方面的特点和联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所谓“比较”,就是鉴别,既要从纵的方面比,又要从横的方面比,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使调查结论更加准确。所谓“反复”,就是不断深化、验证已有的认识,不能期求一次完成,要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发展,反复多次,才能把问题看准。

三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调查研究系统

调查研究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组织好调查研究,主要有“三靠”:一要靠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二要靠发挥综合调研部门的中心作用;三要靠加强对整个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靠领导。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哪里的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真正重视并亲自带头搞好调查研究,那里综合调研部门的作用就发挥得好,调研成果就出得多些,质量也要高一些。

党政机关的调研人员,必须是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都过得硬的队伍,是一支会想问题、会出主意、会写文章的队伍。诸葛亮当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面相当广阔。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调查研究,出主意,当参谋,对知识的要求就更高了。不懂理论和政策,就弄不清方向;不懂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就发现不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懂各行各业的特点,就抓不到其中的问题;不懂哲学和数学,就无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懂逻辑和语法,就不能正确地运用思维表达自己的见解,产生不出优秀的调研成果。知识面越宽,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就越强,调查研究的水平就越高。追求知识就是追求调研成果的质量。

要组织协调好调查研究的社会力量。综合调查研究部门除了本身进行调查研究以外,还要实行“开门研究”的方针,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各地的实际经验和不同情况,组织协调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有计划地布置调查研究任务;与有关部门组织联合调查;聘请、联系特约研究员或兼职调研员;汇集、评选和奖励优秀的调研成果等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调查研究系统,努力开创调查研究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湖南省委副秘书长)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小店秘书 发表于 2013-4-1 11: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虚话一大篇!!!{:soso_e1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1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