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复制链接]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10-11-8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如何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目前,对学习型组织的特征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应该具有学习理念的先进性、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学习方法的创新性、学习目的的实践性和学习机制的长效性。有人认为,学习型组织,应该是用科学理论武装、有先进学习理念、不断创新能力和健全学习机制的组织。
    我们认为,学习型组织应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氛围浓厚,富有创造力,不断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党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应该做到“六有”:有全新的学习理念,有健全的学习机制,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平台,有科学的学习系统,有持续、高效的组织学习,有学习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不断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解决定位和力度问题    
    在定位上存在“三个化”的误区。一是一般化。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办班讲课、读书看报,或者就是“组织”大家学习培训,只是力度再大一些而已。这就忽视了学习型组织的创造性。学习型组织应当是自己亲手去做的事情。没有创造的读书学习,只能算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特别强调把学习转化为生产力,有“学”有“习”,而且“习”重于“学”。二是神秘化。当前对学习型组织的表述经常被概念化,许多研究机构和文献也经常使用一些晦涩的名词来表述,因此,容易使人感到学习型组织很神秘。其实,用一种新的科学可行的思维而不是生辟的词汇去认识和改造学习,这才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根本。三是标签化。贴上集体学习、终身学习和企业文化等标签,以为这就是学习型组织,如果是这样的定位,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就不可能有什么热情和创造力,必然缺乏力度,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其实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外延包括上述学习形式,但其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指导工作。要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学习、研究、工作三位一体。
    在认识上存在“三个思想”。一是“虚”的思想。认为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是“空对空”,把“务虚”与“务实”对立起来。二是“忙”的思想。认为工作忙,没空学习,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三是“满”的思想。现在岗位上的大部分同志都经过正规教育,具有相当的业务知识,自认为可以适应工作需要,有些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认为凭以往的老经验完全可以解决新问题。
    在力度上存在“四热四冷”现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理论工作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给人“虚”、“空”和“高不可攀”的感觉,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往往“望而却步”,形成“四热四冷”局面,即“上热下冷”,“先热后冷”,“党务部门热,经济部门冷”,“领导干部热,普通党员群众冷”。
    要解决这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问题,必须推动理论普及和延伸,使理论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一,是建立制度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广大党员干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第二,发挥“班长”的示范作用,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学理论、用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就是把理论真正送到基层,进一步创新基层群众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提升社科普及活动。精心策划和组织全民读书月活动。第四,是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与老百姓生活比较贴近的特点,搭建媒体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五,是增强互动。让干部、群众来评选学习型党员和学习型干部,评选最喜爱的书等。开展各种干部读书论坛等活动,调动广大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
    如何解决学用面临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理论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有的是为学历、拿文凭而学,有的是为了镀金、升迁而学,有的是为了应付而学。
    学习走形式。抓学习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只图轰轰烈烈,不求实际效果。
    学用相脱节。学习理论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少,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思想政治素养没有明显提高。
    抓学习型组织建设目的就在于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做好结合文章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是搞好实情研究,解决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二是做好点面结合。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这个点与干部教育培训面的结合。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领导班子的思想素质、统筹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干部教育培训则侧重于拓展干部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执行能力。
    如何解决学习形式单一的问题    
    学习内容不丰富。一方面,忽视理论学习,钻研理论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另一方面,对经济、金融、科技、法律、地理、历史知识学习偏少,综合知识储备不足,直接影响到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学习方式欠灵活。学习大多停留在集中上大课、照本宣科念稿子、个人埋头抄笔记的阶段,在开辟新渠道、探索新方式、运用新手段方面讲得多、要求多、做得不够。有时虽然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和手段,但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要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党员干部接受习惯的新特点,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尽量满足大家开阔眼界、获取多方面知识信息的要求,把学习的兴趣提起来,把学习的动力挖掘出来。一要丰富学习内容。把学习政治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现代知识作为现实需要,突出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把握时代脉搏,培养战略思维。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根本要求,努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二要拓展学习载体。要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运用好党员活动室、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等多种载体,为干部学习提供便利。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网上专栏、网上论坛,使网络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新途径。三要创新学习形式。要针对人们自主性不断增强的新情况,积极采取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使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同时,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需要,拓展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提供“菜单式”学习服务。要支持党员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养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何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    
    学习条件难保障。一是学习时间难保证。很多地方和部门,只有一定级别的干部才能参加脱产轮训。特别是一些业务量较大的单位,人少任务重,党员干部整天忙于事务,即使个人主观上很想学些理论,但苦于抽不出时间,最终也只好以干代学。二是学习资料不完备。学习教材、学习材料少,而且大部分不讲究学习对象的层次性,什么对象都用一种教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同时存在。三是学习设备不完善。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单位学习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
    制度机制不完善。一是政策导向未形成。没有把学习同干部的选拔与使用、职级的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不能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学习奖惩不到位。没有把党员干部学习的情况列入干部年终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对学习情况也没有衡量的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现象,导致干部对学习应付了事。三是考试制度未建立。目前,党员干部的学习基本上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要求和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上,很少有规范的考试。有时偶尔组织考试,多数也是开卷考试,有的考前还作了标准答案,考试中互相抄袭,反映不出真实水平。
    衡量学习型组织,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有没有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做到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一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和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要把学习作为判断干部素质、认定干部实绩的重要条件,把学习与单位评选先进、工作考核挂钩。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党员干部查学、述学、评学、考学、讲学制度,通过听、查、看、问和民主测评等方式,坚持定期考核与动态督查、抽查相结合,侧重考查学习态度、学习措施、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三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学习投入,建立完善活动室、阅览室、计算机网络等学习平台,确保学有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开放式学习格局。
    (作者系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