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发展模式的转型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1-1-24 08: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体制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应该通过体制机制建设的路径,加快各种考核目标体制机制建设的步伐,使公仆不至懈怠、不敢腐败。当前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滞后: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还有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和解决,必然触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涉及的关系更加复杂。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的体制改革滞后于微观的体制改革,政府的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中国发展模式转型是一种包括各个领域的转型或者说是全面的渐进的社会变革。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开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些都说明,只要加快体制机制建设的步伐,“十二五”时期就会推进中国发展模式走向更高境界的转型。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发展模式高碳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受到特殊国情的制约。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实现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提升中国发展模式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中国应以低碳发展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比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沼气能等。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而言,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境、生物医药、物联网、“三网”融合等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均具备市场前景广、资源能耗低、带动效应强、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通过加快技术攻关掌握这些行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不仅符合绿色低碳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趋向高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新跨越。因此,“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模式转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有可为。
    三、大力推进低碳城市战略
    实施低碳城市战略,中国发展模式转型将会产生无限的生机。不过,推进低碳城市战略要以低碳发展和变革思维作基础。转方式和调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转变,更是经济发展理念、思路、方法与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这要求我们在发展观念、思维方式上,彻底改变和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依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而低碳城市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进城市的低碳发展,促使城市向高效能、低耗能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模式。要加强车辆管理,加快公车改革,以大城市为试点积极推广节能新能源汽车,积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加强建筑节能工作,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强市政管理,优化城市能源供应方式。打造低碳城市,就要打好实施低碳战略的“三大战役”:一是尽快确立低碳经济的战略优势。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着力点,培育打造新增长点。二是尽快把重污染企业改造为清洁生产企业。重点是造纸、纺织印染、水泥、煤炭、石化等产业。三是尽快使市民的生活方式低碳化。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使市民改变不良习惯,形成出行以及节电、节水、节物等节约习惯。让低碳文化、绿色文明在“十二五”时期大有改善。
    四、大力推进低碳农村战略
    实施低碳农村战略,中国发展模式转型将会开辟广阔的前景。不过,推进低碳农村战略要结合农林特点和国情实际。农业是生产碳指标的重要部门。美国爱荷华等地的农业局充当经纪人,从农民那里汇集碳指标并将其打包通过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出售给买家。一般情况下,人们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注意力都放在城市中,对广大农村关注不够。其实农村既是碳源大户,也是碳汇大户,农村碳源碳汇对整个地球环境影响甚大。8亿农民的生产、生活用能以及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副产品的加工等对化石能源消耗快速增加,必然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不小。以发展低碳农村推进转方式和调结构,要大力加强农村太阳能、小水电、秸秆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尽可能减少烧柴、烧煤,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小火电建设、节柴省煤灶改造,推广太阳能光热、光电设备。提高村民节能环保意识,尽可能减少高能耗、高浪费的消费方式。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森林、湿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着力打造绿色经济强国、低碳农村强国。例如,可开展农村低碳经济试验示范。这一试验与示范以某一农村为单位进行,由于农村区域广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村特点,可在某一地区内,选择不同农村进行试验示范,农村试验示范应将重点放在农村的能源消费和农村产业上。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时期大有改观。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党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