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东北赵本山与李琳家。
5 a9 f$ b" S# c. D人物:王小利(余则成),小沈阳(小余),李琳(桂琴),赵本山(桂琴老伴)
; U+ p5 _' T6 \7 I: G" h D
! }$ n7 _; Q2 W( a/ L" a<开场> 5 I2 j! O# r9 s: j) f3 {% F) ]
王小利:“我是他爹。”
0 Z# f ~) j: \小沈阳:“我是他儿。” ' e) z Y* a- G1 c% W
王小利:“大年三十,出来见个人(银)。” ( o+ c, m4 v) H" ^8 U
王小利:“铁岭,莲花赤水沟子。孩子到了。”
$ u2 q4 k- R n6 j# I1 j4 i小沈阳:“爹,这卡里有多少钱啊。” " r$ e' ]# u1 q( F2 w$ @" V" W* Z
王小利:“三万嘛,三千后边多一个零。” " B2 r1 x/ n: v) a5 D
(王小利敲门,李琳开门) - `. L+ B, ]- D5 F( F; s+ ^/ b
李琳:“您是?”
* `+ x3 h, @) N! C1 _, V% m6 M9 I王小利:“我,我是则成啊!” ; Z+ s3 K8 ?, X$ k
李琳(惊喜):“大成子,你还活着?”
/ ]0 h( w/ q7 o7 N1 H小沈阳:“哪有橙子,爹,我要吃橙子。”
. o, m: g2 P& e王小利:“好孩子,等,等回家啊,爹给你买二百五十斤!”
* `; c* a c; o8 X! T李琳:“二十年没见,你变化不小啊。”
: K2 [% F0 f5 o' Z9 l6 S5 r5 E王小利:“可,可不是吗,老了,长抽吧了。” + n6 A& g+ b" t( K' e8 X0 y8 W
李琳:“孩子都这么大了。”
o8 q: I9 }+ I! j王小利:“来,小余,这是你琴大妈。”
& G/ b7 _% l" p: f; ]1 V小沈阳:“是我亲妈啊,妈呀我可找到你了。”
. M" j: g4 Q* x& Z E- O5 a7 }王小利:“大妈名字叫桂琴,是钢琴的琴,不是亲爹亲妈那个亲。” 6 F0 G1 i) k- @
王小利:“爹,我还是整不明白,到底是桂琴还是钢琴?”
2 _! N, `( w# }) M" s王小利:“我收,收养的一个孩子,叫小余,脑,脑子有,有点二。”
# B8 s [) G! P; w小沈阳(跳起来):“他们都叫我小鱼儿。”
% z3 f! |2 u, C李琳(关切的):“小余,几岁了?” : I: Y5 ?# Y3 i
小沈阳(很开心):“虚岁20,周岁16。” ( |: ~# J* \# @2 m, q. U% ~
李琳(有点激动):“这些年,哦,大哥,大哥,你好吗?”
4 u7 [4 e: o9 S% ~! X. H8 a! J* [王小利:“琴妹子,这些年我对你是冥思苦想啊,想你想的都快得抑郁症了。” 3 Q1 i: Z h& R; ^' p/ J
王小利(装病咳嗽):“身体质量越来越差了。” 0 q9 [* \2 C7 t! G; |9 k% w) d
李琳:“赶紧找专家诊治诊治啊。”
' z. ~/ k' R6 U" Z$ I/ ?2 ?5 |王小利:“琴,我来就为看你一眼,看一眼我就知足了,就是到那天也闭上眼了。” ; J$ Q9 f* y7 v1 f8 i
小沈阳:“你咋整得这么沉重呢?不就是一感冒晚期吗?” " J d+ m5 _' y" B+ r$ g( t
王小利:“爹这感冒是超级细菌感染的。” 4 r' j& I3 C/ o' Z' f2 k5 U' b
小沈阳:“那赶紧隔离呗,别传染给我琴妈了。” 7 j- [) n7 K6 X: @! H
李琳:“你们爷俩还真幽默。”
6 a( u+ h* _ M9 @) V8 _王小利:“不是幽默,是么有啊,当年我家里啥都没有,穷的叮当响,是你帮助了我。” . O2 A! I$ R! L/ I. u( U3 e. l
李琳:“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这些干啥。”
* _1 ?+ v9 y- r- r王小利:“那时侯,我家没吃,没喝,回家都不敢喊饿,一喊准挨打。” 0 {; F% s+ P& S; d
小沈阳:“琴妈,爹说当年多亏您的接济,要不就没有我爹的今天,没有我爹,也就没有我,我们都感激您。”
% ?9 X. n8 H; b3 ^王小利:“可,可不是嘛。我是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啊。”
+ I) h% Q _) k2 U& S小沈阳:“爹,我也一辈子报答不了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当年狠心的父母把我生下来就丢到马路上,您把我捡回家,又当爹又当妈,爹,我感谢你八倍祖宗。” 1 |" N4 A- ?! \# d( [3 G* s2 L
王小利:“孩子,快把那三万块钱,给你琴妈。” . l0 J' T: M1 I; a$ W
小沈阳:“爹,今年您真捐啊,不后悔?三千后边还有个零呢!”
& n( S( X$ l/ X: O! D- n王小利:“琴,这点钱谨代表我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8 B0 {* e' v; N# Q) C" Y9 Q
李琳:“要提钱,我就不认你这个同学了。”
; b& o! Q4 ^/ T p. V# A% p, n王小利:“这钱您一定得收下。否则我晚上睡不着觉。” * k& E" [; ]0 g/ U+ w6 Z
李琳:“这些年你怎么一直没有消息啊,连封信也不来。” , l& ~! i, ?, r: C. s: H" O: r. E4 t! r
王小利:“十几年前我就写信了,怎奈当时两岸通信受限,一直没寄出去。”(将信与卡一并交给李琳)
0 R5 w6 z0 C% f1 [李琳:“为了能让你睡好觉,我先把这钱收着。” + y: t5 q0 @$ ~
小沈阳:“爹,要不您俩表示一下吧,握个手,西方‘背后式握手’,就是拥抱一下吧。”
' N3 i# c1 q8 @7 } }王小利:“这,这主意不错,小余真聪明。”
' \1 o# L6 K, t(二人拥抱,此时赵本山上场,误会产生)
2 U0 i' ?& l& c赵本山:“你俩刚才那是干啥呢?” 王小利:“握手,是外国形式的握手。” 赵本山:“外国人握手?咋看不见手呢?” 王小利:“用了手,手在后边。” ! x! W ^& T8 M: L. Z3 B6 I& G$ u1 a2 k
赵本山:“你俩是从哪冒出来的?” ' _4 ~ B3 J' a% \: s9 z! f5 ?
王小利:“我们是从台湾冒出来的。”
! l' Q) R8 g X- N李琳:“老头子,这是我小学时候的同桌。当年我经常接济他,这回特地带了银行卡来还人情的。” 8 M& F6 i) m8 v& v: ^( R
(李琳把卡交到赵本山手里,赵本山一看是宾馆的房卡,顿时脸色变了) : R) m8 w) t7 p c w" m$ B; e3 m
赵本山:“老伴,这苏格兰调情的房卡是咋回事?”
' \- b6 k$ H# `8 h; e1 c(李琳看吧也纳闷)
0 r P7 T7 a! i6 D. j' f王小利:“啊,大哥,我想起来了,这是我们昨晚住的那家旅馆的房卡。儿子,坏了。银行卡被爹当成取电牌插在了宾馆的电源开关上啦,这下遭了。”
6 I/ d6 o1 w. r( b0 ~0 M4 K6 u赵本山:“你忽悠别人行,还敢忽悠我。小心我把你的腿给忽悠瘸了。”
9 G2 @- W) m; o8 ~/ F赵本山:“我问一下,你这同学家是哪里的?” 王小利:“后张村老余家。” 赵本山:“叫什么名字? ” 王小利:“余则成。” 赵本山:“啊?玩潜伏啊,敢情你潜伏到我们家有些年了。”
# {$ l1 S+ ` R8 ?+ X5 a5 W' G9 w王小利:“我的成是‘成事不足’的成,余是‘败事有余’的余。” $ K/ i$ k) d4 N' w8 w/ o! G# _
小沈阳:“爹呀,我‘责成’你别说了,弄不好真整出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 : B! x3 Q6 C! V( D/ A
(赵本山看到小沈阳,指着小沈阳问):“这个什么身份?”
2 }* n+ `1 b& j1 Z: a- ^9 o; w小沈阳(指着王小利,抢话):“这回我自己说,这是我亲爹,(指着李琳)这是我琴妈。” 9 Z% U7 G) @8 ~% J" D
赵本山(脸色变):“老伴,真有你的,这个事挣得挺‘隐蔽’,孩子都这么大了。”(赵本山误以为小余是王小利和李琳的私生子)
% {/ T. X$ e2 |6 F8 \小沈阳(很开心的):“俺今年虚岁20,周岁16。”
3 q$ z' S- L' v* i赵本山:“这孩子,还真像你爹。” $ u2 h! b4 D( W. J' x
小沈阳(冲赵本山喊):“大爷!谢谢夸奖! ” 赵本山:“孩子,别叫我大爷,叫叔吧,你爹下手比我早。 ” 小沈阳(冲着王小利):爹,你潜伏得的确够深,我才知道我妈还活着。你咋不早告诉我呢? 9 r1 I" u- K; Z( s4 k* l, ]
王小利:“傻孩子,你大爷忽悠你呢,你大爷可是有名的大忽悠。” 5 x- y7 m" k) y
(赵本山看到李琳手里的信)
( S# r7 S9 _ E3 ~* z赵本山:“还有情书呢。”
8 Q) d7 U$ E. ?: a) i) J/ _王小利:“为了证明我俩的清白,我把这封所谓的‘情书’给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念念。”
* Z5 C8 }& G/ C$ ~2 c+ {' ^& C5 E王小利:“小余,给,替爹念念,爹眼花了。” - O$ e2 V: c" n4 b* e* R) i, d. ]
赵本山:“我看你是心花。” 7 `* Z4 {0 e/ Q# O
王小利:“你,你才是心花,我,我是眼花。” ! c- o. }8 e: J
小沈阳(念):“我念了啊,大家聚精一下会神:‘亲爱的,请允许我用一句亲爱的来称呼你。’” 8 B% Z4 f' M% J9 ^5 m
小沈阳:“爹你整得挺猛,这称呼真带劲。” . J6 o) U. c$ j* g. e0 I2 Y
赵本山:“你说你眼花心不花,咋整出亲爱的来了?” 王小利:“亲爱的,其实吧,这个词,搁在现在这个年代,充其量也就是“你好”的意思。” # d+ F; r" P% P2 P4 Z. P/ o, O- y& U
小沈阳:“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你,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此处略去三个字。 ” 赵本山:“咋还省去了三个字呢? ” 王小利:“现在不都提倡节能减排吗…… ” 赵本山:“你到底想说哪三个字? ” 王小利:“我最想说的是‘感谢你’。”
- p, I& [% W5 t4 ?6 m! N小沈阳(继续念):“我梦见咱俩走在放学的路上,路过一片小树林,此处略去27个字儿。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过一片苞米地的时候,此处略去30个字儿。”
( F/ F+ Q$ B8 c0 A赵本山:“咋都略了呢,听得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 r A A3 X/ t' N7 P李琳:“大成子,给我们家老赵把省略的字说出来。” / u& Y/ }, G/ R/ r/ d
王小利:“好,好吧,小树林那略去的是:‘路过一片小树林,你偷偷的把从家里偷来的钱塞到了我书包里,让我第二天交学费。’” : P# d7 r: y5 ?9 Q% \7 h9 x2 ^
赵本山:“那苞米地那块咋回事?还四周无人。”
" B, g# l; M" o0 M王小利:“苞米地那块略去的30个字是,‘路过一片苞米地的时候,琴,你看四周没人,把从你家猪食里挑出来的好吃的东西装在我的饭盒里’。” & `* `3 r/ o& ^" t: m5 U- r" W% i
赵本山:“妈呀,我老伴喂猪还喂不好呢,还在外养着人呢。” ; z7 P9 H, Q1 u+ s
王小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实上我就是吃你们家桂琴给我带的饭长大的。” , n+ p: [8 i+ v! f6 h
赵本山:“继续念!” # R6 X- N: V# Z" n0 v2 Q- a0 i
小沈阳(念):“琴,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你还把你爹作兽医用的小药箱偷偷背到我家,看着说明书给我治病。” ! v, \2 S. y# c! U. L7 c) s6 ~2 ^
赵本山:“老伴,你这病治得真有风格。”
5 Z: K+ g# f! _' O! l王小利:“结果病没治好,倒把她也传染了。”
* ], B0 a$ B o赵本山:“那这孩子咋回事?” / O7 U- P/ M0 f8 J$ ~9 U* T
王小利:“改革开放以后,我就下海了,也有钱了,这孩子是我收养的一个孤儿。” 6 u; c" S# r6 _" `) d7 g" P
赵本山:“那咋喊我老伴亲妈呢?”
1 B, ~% `9 m. ]( j% Y& X* ]王小利:“你老伴,我的同桌,不是叫桂琴吗,我就让孩子喊琴妈了。”
: s6 [3 d. B2 I赵本山:“这回明白了,你这叫琴妈,不是亲妈啊。我老伴是个大好人啊,心肠可好了,老伴我也给你写封信,等着啊。” , k" u4 Q7 \; j1 Q3 ?- Q& [$ H
(赵本山写信,王小利和李林,小沈阳继续谈话) % K3 W0 Z5 R; |
王小利:“琴,还记得吗,当年咱俩同桌,我经常问你借半块橡皮。” 2 k# q' ^& `8 e3 ^4 K Y
李琳:“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7 n* H# y y$ @8 j( b A9 N4 X小沈阳:“妈呀,还唱起歌来了哦,这歌我也会唱。” & ?6 Z" X* a z6 [& X3 D
赵本山:“孩子,给全国人民唱一个。”
! S( a# r. B- Q% Q# D) U# V9 O _(音乐响起,小沈阳唱《同桌的你》 & P; Z$ |8 J2 B" a
赵本山:“这孩子唱得还挺好。给大爷把信念念,大爷也老啦,眼也花了。”
Z" {1 R* S- Y2 K小沈阳:“亲爱的琴,此处略去一万个字!” " ]9 g4 A3 y4 B( a) ~8 X. }* i6 R
赵本山:“你咋不在台湾潜伏了?”
- Q' ]) J* Q0 E+ V! ]王小利:“有,有这个必要吗?两岸都三通了!”
& U6 {! |/ R/ ?4 _<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