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复制链接]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5-3 0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殊经济形势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往更加趋紧的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客观和主观等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因此,应加大政府、高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超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空前压力。就广大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渐渐体会到了这种“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实。如何认识和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从兴文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接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理性解决。

一、兴文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现状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总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5.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0万人。全县底子薄、基础弱,县内工企业规模不大,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欠发达,属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全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本身区域经济条件所限,能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多,每年除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医务人员作补充外,其余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也很少。2007年至2009年,全县共接收10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招或人才市场推荐等方式就业的有900余名,占高校毕业生的90%。这些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有560余名,在卫生部门工作的有100余名,其它部门工作的140余名;通过人才市场推荐等方式到县内外企业、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有100余名。目前还有近100名高校毕业生未实现相对固定就业。从求职人才专业分布情况看,近年来,到人才市场求职的师范类、计算机、文科类等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化工、建筑、财会、工程造价、设计等急需专业的人才较少。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比较平稳,但总体趋势也在下降,其余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异地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单位性质方面,以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居多,其中以招考招聘形式进入教师队伍系统人数又占了绝大多数。

二、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首要的是难在择业观念上没有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具体表现为:一是就高不就低。一些高校毕业生,抱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想法,一心攀高,向往工资高、福利好、环境好的单位。二是就公不就私。不少毕业生的思想上仍然很保守,对民营、私营企业抱有成见,非行政、事业坚决不去。三是就工不就农。去基层农村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不少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环境过于理想化,思想准备不足,难以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融入社会的突破口,面对艰苦环境,心理落差较大。其次是高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逐渐降低了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开始萌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就业机会。但事实上降低期望值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生社会知识和实用技能严重缺乏,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社会、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

(二)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缓慢不相适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自l999年起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后,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均有了空前大幅度的增长,仅2008年就比2001年高校毕业生增加440余万。以兴文县为例,今年在兴文县报到就业的毕业生约有320人,据初步统计,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招收毕业生的岗位280个左右。仅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就缺口40个左右,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外地来兴就业的毕业生等,能提供的岗位数相对于待业人数更是偏少。其次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大量工人下岗,大量农民工返乡,各个地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导致对毕业生的吸收量大大减少,整个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行业结构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向主要依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打工(短期)、自主创业、在家休养、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学科就业形势良好,而文科和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社会就业要求与毕业生供应矛盾明显。

(四)大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比如从学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质量上看,一般偏重于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价,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设置上来看,更多追逐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不同学校而专业趋同现象十分明显,产出与需求比例失调,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五)现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模式与就业工作本身所要求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不相适应。据了解,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没有系统接受过就业指导、职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培训指导。由此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没有明确目标定位和行为方向,存在盲目盲从倾向,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懂得如何推销自己。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仍是企业。但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渠道,企业的增人数量、用人标准、用人的选择条件不能完全在有效地时间内传递给毕业生。而作为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各级各类招聘会,然而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教育、就业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就业信息和市场服务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至于网络应聘和网上求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缺乏开发和利用,客观上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六)是很多用人单位观念脱离实际,不能正确地看待高校毕业生。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需求“求高不求低”,一提接受毕业生,就要求必须是本科生,而且有的单位还要求是优秀大学生等,有的在其他方面要求又高,如外表、性别、身高、视力等,条件较为严格。二是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差,招聘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经费进行培训,因此,许多企业要求招聘进来的人能够立即上岗使用,招工时都提出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

三、破解兴文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社会传统就业观念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职能,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善于整合政府资源,灵活运用就业政策。一是要整合国家、省、市、县政府的政策资源。首先,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既要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更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政策。其次,要抓住当前政府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利时机,争取多方面支持,出台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第三,根据兴文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加大高校毕业生考录工作的组织力度,补充和培养编制内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要整合政府的财政资源。资金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瓶颈,当前要在充分利用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专项贴息资金的同时,尽快筹备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和创业担保公司,力所能及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要借助政府促进就业的各类专项资金在前期资助、担保、贴息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倾向于创业毕业生的金融优惠政策,推出更贴近创业毕业生的融资业务。要紧紧抓住当前政府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措施的时机,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充分整合企业资源,拓展就业空间。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首先,要注重整合企业的岗位资源,引导、支持企业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如果将政府设立的企业发展奖励基金与企业新增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相挂钩,这样既可以促进新增就业,又可以扶持企业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其次,要注重整合企业项目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提供极具操作性、风险非常低的创业项目,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三是要注重整合企业智力资源,组织优秀的创业者及创业专家深入高校毕业生当中,为他们讲述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四是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它公益性组织积极申报县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及时向社会公布见习岗位。当前,特别要注重发挥好“基地”在吸纳毕业生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和提高毕业生创业愿望方面的作用,在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业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搭建好平台。

(三)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工作。兴文县是农业大县,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下,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未尽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太少。目前,虽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大学生对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热情。因此,我们要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工程,积极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努力把高校毕业生打造成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四)搭建就业平台,着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配对服务。目前兴文有一个人才服务市场,由于受人力和服务资源的限制,人才服务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就业信息相对阻塞和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必须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并要建立完善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数据库,能够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县外发达地区异地择业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适当时候还须办好人才交流会和各种招聘专场洽谈会,并加快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充分利用信息渠道推进毕业生实现就业。

(五)整合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香雪海 发表于 2012-3-27 12: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确实,很深刻的帖子{:soso__5663373028670280397_3:}
 
pingzhi_01 发表于 2021-5-24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三)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工作。兴文县是农业大县,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下,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未尽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太少。目前,虽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大学生对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热情。因此,我们要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工程,积极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努力把高校毕业生打造成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四)搭建就业平台,着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配对”服务。目前兴文有一个人才服务市场,由于受人力和服务资源的限制,人才服务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就业信息相对阻塞和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必须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所求有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并要建立完善人才数据库、用人单位数据库,能够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县外发达地区异地择业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适当时候还须办好人才交流会和各种招聘专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19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