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南溪县规模以上企业科技调查与对策 颜钰梅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1-6-14 0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主要驱动力之一。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将持续,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家提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南溪各企业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笔者就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基本现状

(一)人才科技资源基数大,分布领域相对集中。

3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各类科技人才829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48名、中级职称人员329名、初级职称人员352名;拥有各类科技研发小组(中心)21个、各类科技需求项24项,涵盖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生物等领域。其中分布在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及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分别为297人、77人、170人、62人,占总数的73%。在科技人才构成中,以北方红光化工、南山射钉、长信实业等人才优势最为明显,分别拥有各类科技人才168人、45人、86人,技术涉及火炸药工艺、化学工程、有机合成、火工、热表处理、机械设计、制造、电气设计、纺织等领域。

(二)具有一定科技意识,能主动寻求合作与支撑。

四川凯瑞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宾达业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溪县富民白鹅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国砫豆制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先后主动与四川大学、成都大学、重庆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开展了企校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三)企业寻求科技支撑空间大,项目多。

一是支柱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因素具有广阔空间,且潜在效益十分显著。我县豆腐干、榨菜、白酒等经过近几年的超常发展,现已形成相当规模,在此类领域内科技需求旺盛。如豆腐干经传统的高温杀菌后变硬、产品保鲜、生产自动化、黄浆水的综合利用以及豆渣的开发利用等;白酒生产加快微生物的培养速度、酒糟的综合利用等;白鹅毛、皮、骨的综合开发利用;榨菜盐水污染治理及开发利用等食品、酿造、环保等方面。

二是本土企业及引进企业科技需求型项目多。如锅炉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机械制造公司“微型高压空压”,食品企业“鹅肉产品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豆腐干口感下降与杀菌处理攻关”、“大豆蛋白粉”、“黄浆水的综合利用”、“豆粉的综合利用”、“酒糟污染治理”、“酒窖池微生物培养”、“榨菜杀菌新”、“榨菜腌制水的综合利用”,生物制药企业“南板兰根浸膏生产技术项目合作”、“茶多酚产业链延伸”、“赶黄草提取”、“观赏茶花提取物”以及天蓝纸业“进一步优化、提高污染治理能力”、五粮制药“穿琥宁稳定性研究”等项目。

二、存在问题

(一)人才严重滞后于发展需求。

一是结构不合理。如五粮液制药检验、药学、设备管理、机电类,天蓝化工公司需化工、镁化工类,南山设备公司、豪特机械制造公司“机电一体化”,达业建材公司“化工、建材、营销”,建昌食品公司“市场营销攻关型”等方面都严重缺乏相应人才。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力量逐步弱化。如南山射钉公司的专业人才因受县城整体经济待遇及环境制约导致现有人才流失逐步老化。

(二)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较差。我县中小企业相当部份属传统型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乏力,须提质增效。

(三)部分企业存在“安于现状”的心理。从参与调查的37个企业来看,没有人才需求的企业15个,占总数的40%;没有技术需求的13个,占总数的35%。暴露出部分企业安于现状,“居安不思危”的心态。

(四)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投资乏力,扩大规模底气不足。如北方化工、南山设备、豪特机械此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思考

推进县域工业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工业企业要注重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改革和完善企业体制,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自身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最后通过“内引、外联”的模式,努力突破发展瓶颈的制约,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建立健全政策待遇机制,吸纳和激励优秀科技人才。

虽然我县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但目前工业企业的人才状况仍不理想,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急需人才和留住现有人才。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实施人才储备库工程,深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体制改革,开拓人才选拔任用渠道,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人才,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二是建立科技人员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奖励办法》,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人才激励政策。对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探索发明、获得技术专利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奖励。三是优化人才发展和使用环境。通过广泛宣传报道优秀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并给予适当的社会荣誉表彰和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在全县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提高知识分子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人才外流和返流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二)强化培训与合作,优化科技人才结构。

一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有计划地开展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提升其决策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决策、现代管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为我县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件。

二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化科技人才结构。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围绕食品、轻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科研机构力量,推动南溪大豆生产本地化、研究利用豆渣、窖水研制提取高纤饼干、大豆异黄酮等延伸豆制品产业链。以TDA、TDI项目的实施带动精细化工相关项目开发,利用五粮液制药精湛的科研团队,发展植物药业萃取技术,推动南溪县生物制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并要注意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鼓励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包括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和高级技工等方面的人才。

(三)加大科普宣传培训,更新企业思想观念。

加大全民科普宣传培训力度,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各工业企业走科技之路做大做强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活动,开展全民科普宣传培训工作,做好科普宣传活动。二是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农广校等单位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三是继续发挥南溪“科技10分”电视台栏目科普宣传作用,扩大科普覆盖面。通过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营造科技南溪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转变企业“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提高企业依靠科技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建立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各种融资手段,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围绕研究中央、省和市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尤其是对环保型、效益好、纳税多、就业面广的企业实施突出“优先”或“更优”的优惠政策。

(五)公关重大科技项目,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强化产研结合。围绕我县豆制品、浓香型白酒、县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造纸、孵化园建设、生物工程等支柱产业,依托国家及省市相关专业科研机构的力量,实现南溪大豆生产本地化,研究利用豆渣和窖水研制提取高纤饼干、大豆异黄酮等延伸豆制品产业链。实施以TDA、TDI项目为载体,带动精细化工下游产业发展的相关项目开发,发展植物药业萃取技术,推动我县生物制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研体系。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与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县校合作平台,以全面合作、突出重点为原则,促进共同建设以徽记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专业科研机构,寻求高校对我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构建起“一个高校支撑一个产业”的校(院)县合作框架,从而形成县域经济科技支撑框架。同时,进一步支持相关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科研研发及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宜宾学院、省农科院、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南溪县的资源优势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达到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的目的。

四是加强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科技孵化园标准化建设。依托罗龙工业集中区科技孵化园,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入孵企业的服务力度。在科技项目包装、项目申报、科技政策咨询、融资、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机制。积极争取将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科技创新体系和环境成为罗龙临港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