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合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神八 发表于 2011-11-23 15: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十二五”的五年,是我国向第三个30年迈进的初始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开创30年良好开局的关键,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四个“必须坚持”原则。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深入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结合合肥区域发展实际,要统筹兼顾,创新发展模式,倡导包容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侧重于实现更多经济产出的单纯的经济增长,它的核算常采用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则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也包括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以前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3个方面。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认清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市当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一是要转变,二是要加快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尤其是经过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强了我们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结合合肥发展实际,关系到我们实现跨域赶超目标的实现。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求
近年来,合肥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3年3大台阶的跨越,经济总量从2005年的925.61亿元跃升至2009年的2102.13亿元,又好又快发展态势明显。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了15.4%和17.3%的年均增幅。因此,唯有加快转变步伐,尽快实现我市的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实力提升,才能满足全市人民的物质文化增长需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合肥经济发展现实情况
2009年,全市人均GDP已达6082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经济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按照钱纳里的经济发展模型,合肥也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此时,更需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通过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做实工业化发展阶段,避免可能出现的工业发展瓶颈,为城市经济体量继续增大,打牢产业发展基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构筑良好的产业发展结构。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需求
2005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查摆找补创”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优化了政务环境,通过努力,合肥加速发展、跨越赶超取得了一定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在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从18位上升到15位,经济增速连续6年超过1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必提供合肥通过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获得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突出加快转变步伐,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达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满足全市人民对发展的渴求。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见实效
合肥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要不断缩小与别人的差距,要赶超部分发达地区,必须坚持“快”字当头的战略取向,在快速发展中寻求转变。加快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投资对消费的带动能力,提高投资在扩大就业、拉动产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关联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优化供给结构和水平,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和水平,鼓励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环节,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面向为企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主动退出一些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紧紧抓住国家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提高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二、合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与分析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要以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尤为紧要。
(一)转变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合肥需求结构与全国存在差异,要发挥“三驾马车”的合力作用,关键是坚持启动消费,不能放松投资,努力改善出口。改革开放以来,合肥三大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现状分析
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8.42亿元,是2005年的495.27亿元的4倍以上;与上年同比增长34.3%,但低于安徽省同期增速36.2%的1.9个百分点。城市道路总长达到2121.9公里,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5.9亿千瓦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42亿元,增长19.6%。消费结构完成了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向小康型工业品消费的过渡,并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实现进出口总额6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6.6%,是2005年进出口总额41.83亿美元的153.7%。其中出口44.48亿美元,同比下降18.1%;是2005年出口27.94亿美元的159.2%。
(1)需求结构调整与全国不同步
横向比较分析看:2008年,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9位。2009年增速虽然大幅提高,但在全国宽松货币政策和国家的4万亿投资政策刺激下,排名基本保持一致;但是相比发达地区而言,我们总量依然不大。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第1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处于第13位。从全省的平均水平看,合肥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与全省基本保持一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18位。(见表1)。
表1 2008—2009年全国、安徽和合肥投资增速比较(%)
地区
2008
2009

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投资

全国
25.9
25.8
30.1
26.8

安徽
33.3
30.3
36.2
35.1

合肥
40.3
61.3
34.3
37.8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
纵向比较分析看:“十一五”以前,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规模都很小,2005年也仅仅只有495.27亿元和89.46亿元。直到2005年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后,加大投资,改善政务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2006年实现了工业投资翻一番。到2009年,工业投资达到752.2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8.4倍,这对于拉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见表2)。
表2合肥市2005—2008年投资(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工业投资

总量指标
(亿元)
2005
495.27
89.46

2006
824.8
193.35

2007
1310.43
335.07

2008
1840.34
535.78

2009
2468.42
752.20

速度指标(%)
指数
2005
371.6


2006
223.1


2007
140.4


平均增速
2006-2008
54.9
60以上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地方经济的发展动力来自存量经济,更需要增量经济做支撑。2005年以来,合肥通过“大发展”培育了一批本地大企业,通过“大招商”引进了一大批外地企业,在经济存量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9年,全市全社会固定投资达到2468.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917家,外商直接投资额总量达到22.1亿美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合肥底子薄、基础弱、自身存量仍然有限,相对落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平均增量看,2008年比2005年,东、中、西部GDP增量比例为1∶0.84∶0.44。对比的8项指标中,中部省会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已超东部省会城市,分别为880.26亿元和2319元,超过东部121.54和141元(见表3、表4)。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现有存量进行加加减减,就很难有大的实质性突破。
表3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总量(亿元)

东部
中部
西部

2008年
2005年
增量
2008年
2005年
增量
2008年
2005年
增量

GDP
3467.2
2171.0
1296.1
2459.7
1364.9
1094.8
1394.3
823.41
570.8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94.2
702.32
491.88
879.22
406.05
473.17
426.72
215.89
210.8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79.7
839.80
539.86
1011.2
594.00
417.24
612.47
360.68
251.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00.1
941.33
758.72
1582
701.73
880.26
928.96
474.85
454.11

出口总额(亿美元)
132.68
80.16
52.52
45.36
19.46
25.90
27.32
11.60
15.72

地方财政收入
253.37
146.05
107.32
187.22
103.13
84.09
115.04
56.99
58.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8858
12588
6270
16175
10787
5388
14609
9727
488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461
5283
2178
6566
4247
2319
5065
3469
1596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表4合肥主要经济指标在省会城市位次

2009年
位次
2008年
位次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102.12
15
1776.86
1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767.51
13
606.29
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03.42
18
588.36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468.42
7
1838.64
9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64.28
10
77.08
10

其中:出口
44.48
7
54.30
9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80.90
14
160.94
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158
13
15591
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065
17
5368
17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原因分析:与全国相比,当前的投资速率比较快,实际上是历史上投资过低的表现。一是历史上发展不足的问题。2005年和2009年的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925.61亿元、843.09亿元和2102.13亿元、2749.16亿元。二是国家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合肥在区位上不临海、不沿江、不靠边,在吸引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和境外资金方面不具优势。直到2009年,全市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470元,排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2)需求结构与所处阶段不适应
从合肥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模型测算,2009年合肥市人均GDP达到4.2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6082美元,表明合肥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加速发展时期,处于生产积累时期,不仅自身投资需求强劲,而且必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同时,合肥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在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的同时,通过增加投资来改善消费环境,使投资的增长更有利于消费的扩大。
从城乡统筹水平分析看:2009年,与长沙、郑州、南昌等中部省会城市的县域相比,我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均处于落后位置。2009年,我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25.9%,分别低20.9个、47.9个和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11.8%,分别低24.7个、13.2个和6.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的14.2%,分别低6.6个、23.5个和6.8个百分点。肥西县与其他县域经济“排头兵”相比,多数指标低于南昌市的南昌县,与长沙市的长沙县、郑州市的巩义市等县市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肥西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相当于长沙县、巩义市的40.3%和4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54亿元,相当于长沙县、巩义市、南昌县的28.9%、28.3%和6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当于长沙县、巩义市、南昌县的46.8%、64.3%和83.6%。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特别是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
比较发现,合肥市需求结构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经济总量低,在发展增量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将使全市社会再生产循环产生“中阻梗”,既无法提高出口率,又无法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3)需求结构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相称
近年来,合肥市消费率始终高于投资率,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于投资,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2005年的情况看,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省会城市中位次属中下游,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20位之后,在中部地区均居末位;由于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2005年合肥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80.87亿元,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2005年合肥GDP相当于武汉市的38.1%、长沙市的56.2%,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两市的29.5%和43.6%。
到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增速加快。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看,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43.4%,汽车类增长3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8%。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元,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12695元,增长8%,其中居住类支出增长56.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2.1%,旅游支出增长62.5%。以上数据表明我市居民消费升级也在加速。
主要原因:一是低水平的消费由较大的人口总量放大后,形成虚高的消费率。合肥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高层次的医疗、交通、文化娱乐消费不足,降低了总体的消费层次,对促进经济增长有限。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支出类中的教育文化娱乐为1741元,仅占家庭总支出的8.9%。二是部分消费领域链条较短,制约了辐射拉动功能。2009年,合肥市规模以上能作为居民最终消费的主要工业产品中,只有家用电器拥有量比较高,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量在95以上。但是在汽车消费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量仅为5.5辆,家庭电脑拥有量58.3台,居民消费的成衣、家具、食用油中,市外产品也占有较大份额。因此,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消费环节,其拉动上游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功能没有体现出来。
2、重点难点分析
从国内外环境和合肥现实基础、所处阶段综合分析,我们对需求结构调整趋势有以下基本判断:一段时期内,合肥市的出口将难有大的突破,拉动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其中,投资仍然处于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突出地位;一段时期内,合肥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投资驱动型结构不会产生根本性转换;一段时期内,国家将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适应这种趋势,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投资驱动与宏观环境趋紧的矛盾
国际市场发展表明,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迅速增长,不仅自身投资需求强劲,而且带动交通、能源投资增加,形成巨大的投资需求。同时,从“十一五”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现代产业、现代城市基础的关键时期,对积累和投资将提出更高要求。初步测算,到2015年,合肥人均GDP要达到15000美元,需要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以上。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考虑,消费需求的扩张和结构的升级,也需要充分发挥投资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每100元的投资有58%转入消费领域。
从宏观环境看,国家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导向加强,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趋紧。财政货币政策方面,可能进一步从紧安排融资规模,从严控制新增贷款,审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投资政策方面将从各个环节加强对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的审核监管,从严控制项目用地,实施区域环评限批制度,对合肥这种处于“追赶型”阶段投资驱动型城市来说,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2)实际消费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矛盾
随着国家把扩大内需上升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合肥市促进消费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农村消费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市消费水平的提高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同步提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是消费结构层次较低,消费升级尚在进行之中。根据国际经验,当消费结构升级到住、行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后,所产生的经济势能是持久而强大,如顺势调控,可充分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消费领域链条较短,消费产品市场本市化程度较低,拉动上游相关产业发展的功能难以发挥。
(3)扩大出口与区位制约的矛盾
合肥是中部城市,受历史原因影响,外贸净出口贡献率连续多年徘徊不前,经济的外向度水平一直不高,全国经济外向度达到67%,2009年,我市经济外向度为20.9%,不到全国经济外向度的一半。合肥进出口总量占全市GDP仅为5%。我市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人口多的地区开拓不足;而在国内,长三角地区还是我市主要的贸易对象。虽然这帮助我市避免了直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但是进出口总量的不足,制约了经济总量的提升,更是影响了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发展局面的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显艰巨。一个城市引进外资、参与国际贸易量也是城市发展实力的重要表现。2009年,合肥进出口总额为64.28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1.4%,其中出口占5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1亿美元,占全省22.1%。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达到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太原市,高于武汉市2.1个百分点,比郑州、长沙和南昌市分别高13.1、12.5和4.9个百分点。
要想扩大成果,还必须客观分析合肥进出口贸易制约因素,主要有3方面:一是内陆型区位的先天性约束。海洋经济时代,一个地区的经济外向度与其距离海运港口的距离有直接关系。合肥远离海岸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动态要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在把握出口商机方面具有先天局限性。二是出口结构单一。合肥进出口结构中,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机电产品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领域,两者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尽管增速较快,但刚刚起步,形成气候尚需时日。从2009年的出口商品类型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下降22.9%和26.7%。其中,橡胶轮胎、电冰箱、货运机动车辆等主要出口商品分别下降18.2%、20.6%和50%。三是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目前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由我国沿海地区向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国家转移的趋势,国际贸易关系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我市扩大出口面临的壁垒和变数还会增加。
3、对策措施
(1)投资
重点把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大做强资本市场,高度重视投资增长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一要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目前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银行贷款之比一般为70∶30,我国2009年为18∶82,合肥市更低。下一步,要抓住新一轮资产重组、股市扩张机会,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培育上市资源,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支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到香港和海外市场融资,鼓励通过产权交易、公司并购、公司托管、发行信托、资产证券化、资产股份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实现资本化。
二要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和渠道。目前合肥非公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不到10%。实施有退有进战略,鼓励非公投资以BOT、TOT等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级政府投资退出经营性项目步伐,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教育、卫生等公益性事业投入,减轻县及县以下的财政配套压力。
三要促进区域性金融机构建立。美国有2万多家地区性中小银行,主要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合肥市,银行机构如同只有主动脉而缺乏毛细血管,不能把金融血液通畅地输送到小型微型经营主体,这是中小企业、农村贷款难,创新创业不活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要加快“引进来”,引导境外金融机构来肥开展业务。另一方面要加快“走出去”,学习天津渤海银行模式,以合肥为中心,积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拓宽资金筹措和回流渠道。
四要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投资。继续大力扶持装备制造、白色家电、平板显示等优势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新上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实现工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围绕畜禽水产、果蔬、花卉等产业链,突出抓好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等建设。
五要大力推进项目组团建设。一个大的项目,往往可以带动一个大企业集团,甚至一个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1~2005年,全国投向工业的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分别有50%和70%以上的资金投向了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合肥一个京东方平板显示项目就能带动千亿产业,具有典型和示范性作用。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开发、储备一批以皖江城市带冠名的巨型工程,促进工业项目的集中布局、集约用地、资源共享、配套发展。
(2)消费
重点在坚持启动消费的同时,要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快消费品牌的培育,加大本地区消费品的供给,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要落实好消费政策。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项重大的工作举措,加强消费领域重点问题的研究,加强消费形势的监测,尽快制定促进消费的工作措施。加强对各部门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
二要提高本地消费品的生产供给。目前合肥市主要消费品占本地区市场份额30%左右。要适应新的消费结构,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支持科技含量较高、地方特色明显、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首先,汽车消费是新一轮消费的热点。据统计,到2009年底,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量,杭州为15.3台,广州为12.3台;而合肥仅有5.5台,消费潜力巨大。家用轿车生产方面,虽有自主知识品牌江淮汽车等系列,但层次不高。其次在住房供给方面,要在加快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的同时,倡导住宅工业的发展,把住房消费培育成稳定的消费点。
三要培育知名消费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徽文化消费品牌、农产品加工品牌、徽菜品牌,对重点品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给予挂牌鼓励,对名牌产品实行免检免查,支持市内产品进入大型流通企业的采购网络,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在合肥市举办国际性、全国性或中部地区采购联会,积极发展一批区域性采购中心。
五要创新消费方式。在城市重点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发达国家60%的个人消费发生在社区。合肥社区商业业态落后,要支持连锁经营企业进入社区,发展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开展便民服务。在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商贸业,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引导商业连锁企业和超市向农村拓展,研究出台鼓励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政策。
(3)出口
重点是坚持改善进出口软硬环境,进一步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稳步拓展出口市场。
一要振兴水运。从全国来看,重要产业布局90%临水靠港,60%的外贸出口依赖水(海)运。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水运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城之一和全省物流集散中心。但是合肥内河水运建设相对滞后,内河高等级航道(四级以上)里程短、数量少(四级以上航道38.6公里,只占总里程的11.8%)、未成网,主要干、支航道水运无法直达;到港船舶平均吨位仅为400多吨;港口货种单一,主要为矿建材料。要加强合肥通江达海能力建设,对扩大全市出口、提升外经外贸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要高标准建设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具有“境内关外”功能的海关监管特殊封闭区域,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通关优势和环境优势,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管理最简便、经济最开放的海关监管特定区域,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建设和利用好合肥出口加工区.把它建设成为展示合肥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地,扩大出口贸易的平台,进而带动合肥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据测算,合肥营商成本仅为广东的74%。其中劳务成本低40%~50%,水价低30%左右。但是,根据最新公布的“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显示,合肥虽然在投资形象超越了昆山、扬州,由于成本上升,营商成本优势却在逐步降低,今年在全国排名中落到第108位,明显高于武汉和长沙。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的软环境,要重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行业信息交流、传输和发布平台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四要加快转变外贸观念。树立市外即外观念,破除“内陆意识”,以宽广的视角,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需型经济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统筹国际合作和市际交流,扩大合肥产品在国际市场、省外市场的份额,同时加快重要设备、技术进口。
五要注重开拓海外新市场。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减速,外需减退,但由于各经济体周期走势不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我市对东盟、非洲、拉美地区等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即是例证。在2009年,全市对非洲市场出口同比增长69%,对拉丁美洲的秘鲁出口增长22.5%。出口产品为机电仪器产品和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类为主,纺织服装类和农产品加工类出口增速较快;对新兴市场和资源型国家出口的较快增长,有利于减轻我市出口增速的波动。
4、总结
面对紧迫的发展和转型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规律,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权。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上,结合合肥的具体实际,就是要科学把握投资方向,使投资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把投资的着力点放在规模效益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上,在抓投入中优化产业结构,在上项目中提升产业层次。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挖掘消费潜力;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提高进出口水平,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增长。实现我市在注重存量数量的增长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增量质量增长,带动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质量和效率。发展是第一要务,要更多的依靠扩大消费,通过增加投资来改善消费环境,使投资增长有利于消费扩大带来的发展。
(二)转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1、现状分析
(1)产业结构继续朝合理化方向调整
第一、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5.7%、48.4%,下降到2009年的5.2%、42.2%,下降0.5和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5.9%,上升到52.6%,提高了6.7个百分点(见表5)。2005年以来,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第三产业。2009年,第一产业增长6.2%,第二产业增长22.8%,第三产业增长13.1%,继续保持二产增长快于一、三产的态势。第三产业比重42.2%,在中部位居第5,高于南昌3.7个百分点,低于中部省会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总的趋势是,第一、三产业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在持续稳步发展,实现了由“一、二、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的转变,与工业化趋势、全国结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
表5 2005—2009年合肥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备注

2005
5.7
45.9
48.4


2006
5.5
47.5
46.0
二产开始超过三产,并加速发展

2007
5.5
48.9
45.6

2008
5.9
50.2
44.1

2009
5.2
52.6
42.2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从农业内部分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2.5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08.69亿元。随着我市以“稳粮、扩菜、强畜、兴果、重加工”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35116”现代特色农业工程,农林牧渔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比重降低;畜牧业、蔬菜园艺、粮油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5大产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特色基地面积发展到近300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2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突破10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3家,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5.79亿元。农业机械化进步不明显。200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3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13.14万台,增长4.4%;农用运输车、排灌动力机械分别为1.11万辆和2.7万台。
从工业内部分析看:向高端集群方向优化。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63.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67.5亿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880.8亿元增加到2749.2亿元。2009年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和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若干优势产业,共实现增加值530.27亿元,2009年优势产业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了70%。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产值突破1445亿元,增加值44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了20.9%。

2005年—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2005年和2009年合肥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











2005年和2009年合肥各产业所占比率





   从服务业内部分析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48.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88.45亿元。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数量由2005年的66场,增加到2009年的132场;旅游总收入实现172.8亿元,占GDP的8.2%;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31.3%,进入“百亿俱乐部”城市,占GDP的比重达4.85%。发展滞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启动,物流、金融等6大重点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36%,金融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十强。
与中部省会城市比较分析看:2009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2∶52.6∶42.2,一产比重分别高于武汉、长沙、郑州2个、0.4个和2.1个百分点,低于南昌0.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分别高于武汉、长沙6.2个、2个百分点,低于郑州、南昌1.4个、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40%,比武汉高1.6个百分点,低于长沙、郑州、南昌市1.5、6.9和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仅高于南昌市,低于武汉、长沙和郑州市。与周边城市相比,如福州、长沙,也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上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稳定一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二产的竞争力,着力带动三产的快速发展。(见表6)
表6  2009年中部省会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
合肥
武汉
长沙
郑州
南昌

一产比重
5.2
3.2
4.8
3.1
6.1

二产比重
52.6
46.4
50. 6
54.0
55.3

其中工业
40.0
38.4
41.5
46.9
41.0

三产比重
42.2
50.4
44.6
42.9
38.6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2)产业结构演进呈现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呈明显的四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5年):合肥市农业生产占比很大,比重保持在30%左右,1985年达到30.53%,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第二阶段(1985~2000年):第二产业发展滞后,并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一度滑落到2000年的44%,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但是第三产业却获得飞速发展,由1985年的21.61%,提高到2000年的45.9%。
第三阶段(2000~2005年):第三产业虚高度化时期,服务业比重一直保持在45%以上,2005年达到最高值,占47.6%,居三次产业之首。
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产业结构理性回归阶段,第二产业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并首次占有半壁江山还强。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与合肥市发展战略调整有关。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由于国家产业定位以及安徽省坚持“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发展战略,第一产业比重不降反升。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被压抑的传统服务业得到“补课”式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而工业化一直处于初级阶段。本世纪初,“三化”战略(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实施,全市工业开始积蓄能量、追赶前进。特别是进入2005年之后,市委、市政府把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三次产业结构重新恢复到“二、三、一”排序,与合肥市所处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的特征完全吻合,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而且第二产业居首位将表现为一种常态。
合肥工业化进程偏慢,有历史基础、区位因素、国家定位等多方面影响。主要原因是:合肥历史上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错过了两轮经济增长周期(第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日用消费品短缺,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老四大件”为代表的日用消费品工业和轻纺工业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成长性产业。第二轮经济增长周期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拉动经济增长的是以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等“新四大件”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合肥在引领和支撑每一轮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或行业,没有在全国占到相应的地位,缺乏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钢铁、有色、建材、工程机械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和汽车、城建住房等产业逐步成为领先增长行业,拉动经济进入第三轮增长周期。以国家最新提出的7大类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来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我市产业规模都不大,甚至许多尚属起步阶段。合肥要缩短与东部先发地区发展的差距,就必须牢牢把握本轮周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要清楚看到,一产、二产是三产的基础,合肥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不能懈怠更不能超越,工业化的过程必须完成,“工业立市”战略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必须尽快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表7 2009年中部省会城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城市
GDP
其中: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绝对额(亿元)
增长(%)
绝对额(亿元)
增长(%)

合肥市
2102.13
17.8
888.45
13.1
42.2

太原市
1545.24
2.6
841.14
10.2
54.4

南昌市
1837.50
13.1
709.16
11.7
38.6

郑州市
3308.51
11.4
1418.92
11.4
42.9

长沙市
3744.76
14.7
1671.78
13.9
44.6

武汉市
4620.18
13.7
2328.98
12.2
50.4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2、重点难点分析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准备阶段,产业结构将处于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高服务化升级的阶段。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亟待完善
仅是从农产品生产的总量来说,如果从农业总产值,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农产品出口值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4.2∶1。全国1.2∶1,西方国家3∶1,日本10∶1。从食品工业看,发达国家经过工业生产的食品占饮食消费的90%,我国2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产值的1.5到2倍,合肥市刚刚达到2.5倍,农产品加工业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初期。
农业服务体系不全、层次不高。农业保险、农资连锁经营等新型农村服务项目较少;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防治以及优质高产和节本增效的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缓慢;物流配送、要素流通、信息服务业发展落后;农产品外销网络不广,竞争力不强。
(2)反映重工业灵魂的加工工业发展不足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呈现3大趋势:一是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升级的趋势。1985年,我国轻工业比重超过45%,1990年接近50%,此后逐年下降。2000年重工业上升到60%以上,2007年达到70%,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见表8)。二是重工业内部加快向加工工业发展升级。工业增长主导由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向住宅、汽车和信息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为主导转变。三是加工工业内部加快向高技术化升级的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年均发展速度将超过20%,产值达到10万亿元,增加值达到2万亿元。可以说:工业的竞争将表现为重工业、加工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竞争。
表8  全国与我市轻重工业结构变化
年份
全国
合肥(规模以上工业)


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2000
39.8
60.2
42.6
57.4

2006
30.0
70.0
33.9
66.1

2007
29.5
70.5
34.5
65.5

2008
28.7
71.3
34.9
65.1

2009
28.3
71.1
39.2
60.8



表9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67.51
27.2

其中:八大产业
530.27
27.1

汽车
84.67
37.7

装备制造
128.35
12.0

家用电器
147.96
58.7

化工及橡胶轮胎
55.83
26.1

新材料
9.06
-12.9

电子信息及软件
19.01
9.8

生物医药
7.84
13.2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
77.55
15.7

八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
69.1
--



从合肥情况看,2009年,重化工业比重达到60.8%,低于全国10.3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合肥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重化工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化工业大发展的过程,合肥汽车及工程机械工业、通讯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加速增长,但重化工业的精加工度还很低,加工、装配工业比重小。2009年,合肥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收入为2392.02亿元,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的第13位,中部省会城市第4位。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由“吃、穿”为主向“住、行”为主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直接促进汽车、房地产等产业的加快发展,而一批提供中间产品或设备的行业,如钢铁、建筑材料、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将获得加快增长,出现一批重化工业的高增长产业群,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特征仍将维持;但是,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主的轻工业发展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比2008年跃升了4.3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充分发挥
从总量上看,合肥市第三产业比重虽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规模还相对较小。2009年,合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8.45亿元,扩大服务业总规模是迫切需要解决。从内部结构看,仍以传统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处于较低层次的扩张阶段。全市批发零售实现的主营业收入占比达55%,生活型的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严重不足。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其增加值比重并不对称,“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要高于工业,但对经济的贡献率低3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由于服务业的生产与消费具有空间上的同一性,增加服务供给就是增加服务消费,有利于扩大本地企业、居民消费水平。
从国际趋势看,随着专业化分工深化,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融合,涌现专业服务外包化等新形式。目前国外一般规模的制造企业,外购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缩减成本的主要手段,其中金融服务支出占全部外购服务比重达到11%,市场销售服务支出占14%,外购信息服务支出占30%。而合肥一方面因制造业总量不大,不能孕育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强烈需求,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步伐。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客观上无法支撑合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两者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3、对策措施
(1)农业
要坚持一、二产业之间的协调,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做大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增值,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坚持一、三产业之间的协调,把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作为一个整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
一要构筑现代农业新物质技术基础。合肥农业水利设施大多数建于上个世纪,由于常年失修、管理不善,老化损害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2。农村路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差,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各项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续建配套建设,加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力度,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二要推广农业机械化。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在30%左右,2009年合肥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为178.6万千瓦。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试点,调动农民购置机械设备的积极性,扩大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重点解决生产与加工、加工与销售脱节的问题,推动品牌与企业、龙头企业与产区之间的联合合作,做大做强合肥农业优势产业。
四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目前,全国已经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合肥三县已经纳入。要尽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五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传统计划时期,供销和粮食两大系统,是农产品购销的主渠道,目前基本消亡,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开始凸现。要尽快研究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农村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稳定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同时,在一批区位条件好、生产规模大的龙头企业所在地,新建、扩建一批农产品批发和专业市场,促进企业产品的流通和营销。
(2)工业
重点是适应国内外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突出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同时推动工业由大变强,逐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要坚持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考虑分两个阶段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第一阶段,是合肥工业化由重基础产业向重加工工业转化时期,目标是实现高加工度化,着力做大体量,优化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打造新型平板显示、家电、汽车产业3个两千亿元级产业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3个千亿元级产业,争取1-2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跟上全国重化工业步伐。第二阶段,是合肥工业化向高技术集约化推进阶段,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要按照强势带动、优势扩展、均势竞争、弱势承接原则,针对不同特质的产业集群,对创业融资、商务环境、社会成本、核心技术、人才培训等具体问题深入研究,制定更细致的操作层面政策。
二要建设配套能力。总体上看,合肥产业配套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产业集群内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影响产业竞争力。要借鉴昆山、浦东新区等先发地区做法,成立市级产业配套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工作机制。把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作为产业配套的主要依托,组织绘制产业链“图谱”,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发一批补链、增链、壮链项目。
三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完成资本积累后产业升级而导致的产业内移,是当前产业转移的大趋势。要加大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引进步伐,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要实施一批前瞻性的基础项目,如建设国际商务区、开发区来料加工点、信息服务平台等,为项目进驻提供良好条件。
四要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围绕远期市域人口1000万、城市化率80%的预期,深化“141”空间发展战略,着眼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统筹考虑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适时推动城乡区划调整。加快国家、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鼓励工业园区与县区合作发展。建设西部、西南、北部和东部四大集聚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合肥自主创新示范全域两大示范园,以及合桐安、合六叶、合淮蚌和合巢芜四大产业带。
(3)服务业
重点是坚持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生活服务业,不断拓展公共服务业,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服务业发展。
一要落实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行业调研,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政策配套,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点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开放市场、减少审批,特别要从政策上支持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用地、供水供电等方面实施同等待遇。
二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抓好物流信息平台、商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建设。加快合肥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加快后台业务外包服务业(BPO)的发展。
三要加快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把合肥建设成中部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据统计,全国社会物流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同期GDP增幅1倍多。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争先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浦东就把现代物流业列为四大服务业之首。
四要加快促进现代商务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商圈经济”建设。突出抓好信息咨询、创意商务、营销管理、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一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品牌。着力培育3-5家具有一定规模、能承接国际业务的大型商务集团,增强新型工业化支撑。
五要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培育上市资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展全流通机制研究,加快成熟公司上市步伐。助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境外创业板融资。探索发展债券、期货市场,增强产业扩张的直接融资能力。加快实施国有资产资本化步伐。
4、总结
总体看,合肥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就是在带动增长中,工业的轮子很大,服务业的轮子弱小。产业结构的失衡,既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就业,易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不足等问题。要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的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轮带动的增长格局。结合到合肥实际,要清楚意识到,我们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不能懈怠更不能超越,工业化的过程必须完成,“工业立市”战略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必须尽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更加注重依托自主创新,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继续改造和提升我市的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着力打造若干个千亿元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合肥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局面。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金融、工业、商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下,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并在危机过后,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要通过加快改革,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开放市场、减少审批,特别要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着力培育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
(三)转变要素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现状分析
从要素结构分析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三大要素。根据中国社科院模型测算(见表10),2009年合肥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资金贡献率为39.4%,劳动力贡献率为6.20%。
表10  科技、资金、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
地区
科技贡献率
资金贡献率
劳动力贡献率

全国
42.34
53.65
4.01

安徽
34.52
60.35
5.13

合肥
54
40.8
5.20


    (注:本表中全国及安徽数据为2005年,合肥为2009年)
(1)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但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加快推进示范区“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已培育国家创新型企业2户、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户,省级创新型企业17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5户,至2010年上半年,按照2008年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9家。到2010年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个,有企业技术中心101个,省级以上70个。新建院士工作站6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有49人,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17人。2009年,实现专利授权2304件,比上年增长95.9%。但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合肥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主要差距:一是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强。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2.6%,占GDP的比重20.9%。二是装备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是合肥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工程机械、锻压机械、电工电器、仪器仪表、化工机械、环保机械六个领域,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500多家,机械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7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21%,虽处优势地位,但是在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工业机器人和各种试验装备的成套设备自动化装备等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装备行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产品加工度低、市场占有率低。合肥工、农产品仍以初加工、中低档为主。家用轿车主要销售价位在10万元左右。2009年合肥市3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3%;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仅16个;产品在本省市场的份额25%左右,纺织、服装、化工等日用工业品市场基本被省外、国外产品占领。
(2)资金贡献在经济增长占重要地位,但投资效益下降
一直以来,全市资金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都超过40%,但投资效益逐年下降。投资效益下降是投资结构方面的原因,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较多,产业发展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小。2009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5%,比工业增加值占GDP40%的比重低9.5个百分点。二是投资水平的原因,很多投资项目通过“劳动力、资金、资源、环境、税收”等方面的低付费、低成本而实现的盈利,投资整体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投入产出比率不高。根据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土地单位产出仅为252万元/亩。
(3)人口红利优势逐步减弱,劳动生产率偏低
合肥作为人才大市,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优势。据测算2009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20%,稍微高于全省的劳动力贡献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依靠追加劳动力规模取得经济增长逐步收敛,单靠增加劳动力规模难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获取效益,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
2、重点难点分析
当前合肥市至少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1)资源消耗制约
一方面,合肥虽地处江淮流域、巢湖之滨,水资源总量看上去比较丰富,但实际上是一个水质性缺水严重的城市。全市单位面积年产水量仅及全省平均水平4712万立方/平方公里的一半;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600立方,仅为全省平均水平1150立方的一半,不到世界水资源年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库容仅为3.42亿立方米,且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近年来随着上游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的逐年加重,我市水源和城区水系统受到污染威胁,加上市民节水意识不强、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工业用水消耗高等因素,水资源供应存在隐忧。土地资源方面,根据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土地单位产出为252万元/亩,如果要达到2015年的工业总产值目标,按照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40.46%计算,需要报批的建设用地将极为惊人的达到1347平方公里,而我市现有建设用地总面积仅有1422平方公里。按目前消耗速度,到2020年将无后备资源。
另一方面,物质消耗较高。全市8大优势产业中,涉及矿产的有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四大产业。19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产值占比达73%。据测算,合肥万元GDP能耗虽从2006年的1.12吨标煤降至0.91吨标煤,但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会继续大比例压缩;“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3.43万吨。目前尚未实行峰谷电价政策。
(2)科技创新制约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投入总量依然不足。从政府科技投入看,全国为1.41%,合肥市为1.98%,比国家平均水平仅高0.57个百分点。从企业科技投入看,国际通行标准认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低于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才有竞争力,合肥市R&D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5%。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技术开发中销售收入比例排序前100名企业名单中,合肥没有一家。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十一五”期问,合肥市省级科技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每年600余项,其中应用科技成果占74.07%,成果水平处于国际国内领先的达到63.91%,但真正形成产业化的不到10%。主要原因是目前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与市场脱节现象普遍,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
(3)人才供应制约
近年来,合肥市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提高,但人才队伍结构与布局有失均衡。一是高技能人才不足。2008年,在40万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其中高级工只占9%,中级工也只占22%,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40%,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级技工人才相当短缺。2009年全市技校毕业人数1万余人,跟不上工业企业用工需求。结构上也是通用工种多,计算机、信息网络、光机电一体化等新生产业高级技工少。二是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大多数科技人员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真正成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十分有限。三是人才集聚态势有待进一步增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合肥经济相对落后,人才待遇相对较低。同时,合肥工业结构中,传统工业仍占较大比重,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高端制造业不足。
(4)体制机制制约
当前我市一些领域体制改革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宏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职能重叠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公共财政体制尚未确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企业投资的自主权没有真正落实,市场开放不彻底;一些领域准入门槛高,民营资本不能顺利进入;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价格补偿机制等方面不尽健全等等,都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因素。二是微观企业改革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触及深层次的产权问题,造成企业重组缓慢,实力难以增强,治理结构缺位,内部管理粗放,企业缺乏扩张的内在动力,难以做大做强。
3、对策措施
(1)资源保障
重点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大力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一要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结合全国节能、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积极组织宣传活动。广泛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节约型宾馆、节约型社区等社会活动,为节能减排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要重点建设节能减排项目。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节能。
三要健全激励性、限制性、惩罚性制度。实施绿色财税政策,加强环保政策与财税政策的配合,把企业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对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对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奖励,提高环保设备折旧率;用好价格调控手段,适时提高资源要素和排污价格,健全资源要素的价格调控体系。
四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组织有关部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一道重点研究和开发资源回收、替代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以及绿色制造技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提升国外先进高科技资源节约设备和技术,加快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2)科技创新
重点围绕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及省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到2015年,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大中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4%。
二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合肥示范核心区“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领军人物,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建设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三要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与其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
(3)劳动者素质
重点是加快实施全民素质行动计划,加快实用人才的培养;围绕产业发展加快集聚人才,大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对引进人才涉及到的社会保障问题,注意用好先行先试权,参照发达地区的做法,在社会保障的范围、标准、异地转移接续等方面,采取相对灵活的政策;加快造就支撑市场经济发展的骨干和帅才,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要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结合8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应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动工程。
二要吸引人才返乡。实施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对返乡创业青年,做到“五个优先”,即承包资源优先、资金扶持优先、技术支持优先、教育培训优先,评选成果优先。建立乡土拔尖人才联系制度,加大拔尖人才宣传,发挥能人带头作用。
三要注重企业家培养。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开发,重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培育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职业经理队伍。
四要全面实施全民创业。加大想创业、会创业、创成业、创大业的典型宣传,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胆识,形成“一心一意想创业、千方百计创成业、齐心协力创大业”的生动局面。积极引导各种专业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加强技术、管理信息的收集、筛选、发布,搭好创业信息平台。
五要实施农民工市民化战略。实行自愿、有序、分类、统筹的方针,按照保留户籍、放宽条件、总量控制、逐步推进的思路,解决自愿来城市落户的农民工问题。
(4)管理机制创新
继续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要建立企业成长机制。充分发挥市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创名牌、品牌等的补贴或贴息,探索并完善用于出资或参股设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担保机构、创业投资基金。比如,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1958年实施的“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培育了诸如IBM、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大对创投机构辅导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优先安排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允许中小企业参加各种展会费用的税前扣除,鼓励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广泛参与竞争。
二要完善市场促进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创业行为。着力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自觉成为创新主体,形成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共享。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为促进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三要深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强化社会公益性指标规制,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重点要扩大县、中心镇经济管理权限;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减少行政层级,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4、总结
过去的30多年,我们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丰富,靠低工资、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现在遇到了能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棚顶”,今后的人力资源还会遇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优势将很难持续。未来的发展必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其核心就是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等。
结合到合肥来看,用地是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虽然劳动力成本还有一定的优势,但终究不是可持续的。必须牢牢把握科教资源优势,用好用活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给予的各项政策支持,尽快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积极实践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必须把握好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推动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要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建设的机遇,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化载体,统筹资源,聚焦产业,全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试点市建设;要在体制保障、政策推进上下功夫,进一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潜能;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突出效益效率、着眼引领示范,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结束语
合肥是正在快速发展的中部省会城市,纵向看,虽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横向比较,周边乃至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经济体量更是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必须认清全市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针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结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解决不同类型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协助单位: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