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人口卫生] 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复制链接]
第一范文网 发表于 2011-12-9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改善民生、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本次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近期医改的难点。翠屏区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按照“突出重点,五个着力”的工作思路,出台和实施系列改革措施,有效破解了当前医改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着力改革管理体制,回归“公益性”,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方向

公益性是基层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定性和准确定位为整个综合改革关键所在。今年,区政府及时出台了《宜宾市翠屏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总揽性文件,着力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明确定性。将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准确定位。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合理保障。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转。

二、着力改革人事制度,端掉“铁饭碗”,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全新的用人新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重点。翠屏区实施的用人新机制以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有效地畅通了医务人员的进口和出口,让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一是择优选聘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实现“年轻化、专业化”。翠屏区根据医改的新形势,结合换届工作的需要,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核、择优聘任的方式于6月底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得选聘工作。通过选聘,大胆启用了一批业务过硬、素质好、工作实绩强的年轻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二是合理设置岗位,打破身份限制,实施竞聘上岗。翠屏区根据医改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重设岗位,同时,打破编制内、编制外限制,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目前,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岗位设置和竞争上岗工作已完成,此次按岗竞聘成功452 名人员,其中跨机构竞聘成功125名。借势医改,落实了集体身份人员和全民身份人员同待遇同管理,彻底解决系统内部联合诊所历史遗留问题。

三、着力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力保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

分配制度改革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难点。翠屏区及时制定了《翠屏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翠屏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共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翠屏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基层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合理测算收入基数,保证稳定性。按照“既有压力,又有潜力”的原则,充分考虑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按前三年收入平均数的70%核定2011年的收入基数,今后再做适当调整。这样,既保证了稳定性,又突出了延续性。这样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消极态度。二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保证绩效性。将各单位完成核定任务数后的超收结余部分的50%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重点向临床一线和重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合理测算收入基数。这样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消极态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三是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保证积极性。翠屏区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突出“两个挂钩、三个参考”:考核结果与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助直接挂钩,与工作人员的收入紧密挂钩;作为奖优罚劣的直接参考,作为评先的首要参考,作为晋级、晋职的重要参考。这样,极大地调动医护人员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让广大基层医护人员在激励中发展、在激励中进步。

四、着力改革保障制度着手,及时“填缺口”,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保障制度改革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重要支撑。翠屏区本着“科学、公平、效率、节约、规范”的原则,建立“推进综合改革、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多头补偿”的经费保障机制。今年1-11月全区新增医改投入3015万元,总量超过10418万元。一是明确运行经费的保障方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两种方式保障,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补助。二是明确运行资金缺口的保障方式。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销售,导致出现的资金缺口由财政及时填补。三是积极探索购买服务的有效形式。政府按辖区服务人口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核定乡村医生每人每年补助经费,发挥财政的基本保障和兜底作用,“通过政府补助、购买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增加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收入,调动农村三级医疗网‘守门人’的积极性。”

五、着力增强抗险能力,构筑“防火墙”,解除基层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增强抗险能力是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翠屏区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在基层医疗机构筑起抵御医疗风险的“防火墙”,让医疗机构在改革中轻装上阵。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将人民调解机制引入医疗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大调解”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医疗机构抗医疗风险能力。二是建立医疗纠纷抗风险基金。医疗纠纷抗风险基金作为专项基金,按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全部收入的1%提取,作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事故赔偿的一种补充,专项用于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医疗风险保险或医疗纠纷、事故的赔偿。

标签:翠屏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7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