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赴瑞士培训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复制链接]
江西老秘 发表于 2012-4-15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一、瑞士发展科教的成功经验
瑞士国土面积 41284平方公里,人口 778.6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5462亿瑞郎,折合约5856.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223美元,一个人口、面积仅有江西17.5%、24.7%的国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江西的4.2倍、24倍,其中的巨大差距不能不让我们震惊。作为一个没有出海口、多山、资源贫乏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瑞士国家经济的巨大成功,为什么瑞士的经济实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焕发出亮丽的风采?其中奥妙,关键在于科技和教育。瑞士依靠科技创新成为了发达国家,依靠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㈠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升级。瑞士矿产资源严重匮乏,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同时,瑞士国内人口较少,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上资源缺乏和国内市场狭小的双重压力,迫使瑞士经济不断进行产业创新和升级。为此,瑞士政府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每年投入的科研费用高达上百亿瑞士法郎,而企业的研发投入更是远远高于政府,全社会R&D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按人均计算,瑞士是世界上科研投入最高的国家。巨大的科研投入,使瑞士的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让瑞士新兴产业集群得到孵化培育,获得了市场先机。而江西2010年R&D经费仅为87.15亿元,投入强度仅为0.92%,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50.1%,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更不可与瑞士相提并论。
㈡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较强。瑞士的支柱产业是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纺织业等,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瑞士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95%的原料、能源和60%的消费品依靠进口,70-90%的工业产品外销。为开发出耗费材料少、有独创性的高、精、尖、特产品,使之具有高附加值并出口获利,不仅是雀巢、诺华等大公司纷纷建立研发机构,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十分注重原始创新。世界许多著名公司看好瑞士的科研基础和人才优势,争相在瑞士设立研发中心。重视智力投资和科研使瑞士企业在世界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维生素、杀虫剂、纺织印染、食品、抗病毒疫苗和药物、钟表、精密仪器等领域更是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研发优势和多项专利。善于钻研和自主创新的结果,确保了瑞士工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精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瑞士军刀响誉天下,瑞士钟表始终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㈢职业教育社会高度认同。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瑞士是一个以教育为本的国家,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独树一帜,为瑞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瑞士,职业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认同。许多中学生及其家长并不热衷于名牌大学,追逐于高学历,只要符合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无论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任何选择都会受到尊重。这种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对瑞士人的择业观起着重要影响,保证了各个职业院校充足的生源和较高的质量。在瑞士,有72%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会选择以学徒制和全日制职业高中教育两种方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这对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素质,保障各行各业以高水平、高质量立足及参与国际竞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㈣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完备。瑞士已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相互衔接、比较完备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四个部分组成,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在瑞士,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蒙性的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学生就以自己的兴趣、能力、愿望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开始分流,大约有2/3的男孩、1/3的女孩会进入以企业为主导的学徒制培训中,小部分会选择以学校为主导的全日制职业高中教育。学徒培训期满通过考试合格后,便可领取联邦政府颁发的技能证书,成为正式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学生结业后也可参加学徒考试取得技能证书。通过职业高中会考,取得职业会考证书的学生或学徒还可以进入高等专业学校学习,毕业时可以获得双证书,即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此外,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工作后,仍要不断通过职业继续教育来保证他们的能力不至于在技术不断发展中落后。在瑞士,选择职业学校,并不意味着“定了终身”,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主体。
㈤职业教育模式贴近产业。由企业现场培训和学校理论学习构成的双元学徒培训是瑞士传统的职业教育制度,也是在国家监督下培养各行各业有技能称职的基本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在瑞士,学生可以不必经过考试进入自己选择的、有接收能力的单位,给具备专业合格证书的师傅做学徒,学徒期2至4年不等,在此期间,企业或师傅每周要给学徒两天时间,使学徒能去职业学校修读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由于职业技术培训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所以培训的实战性和针对性较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非常有益,也使学徒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并适应岗位要求。同时,瑞士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灵活多样,300余种专业遍布工业、商业、手工业、银行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所需人才。
二、借鉴瑞士经验的主要启示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石。从瑞士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就必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在国家或地区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从新余的实际来讲,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就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优秀人才引领发展,坚持以科技的领先优势来培育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以教育的领先优势来支撑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借鉴瑞士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营造良好环境。科技教育投入,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前提,是保障教育良性发展的基础。一要加大科技教育财政投入。逐步增加科技三项经费,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逐步增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济性收入增长幅度,且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明显提高。二要发挥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意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支撑的多元投入体系,力争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三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经费,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投入,以科技项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帮助各类职业院校争取国家、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减轻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的融资压力。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和职教领域,有效缓解科教投入不足问题。
启示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提供不竭动力。创新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一要抓好特色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目标,全面完成“543211”科技创新工程各项任务。加快新余高新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和国家光伏、螺杆膨胀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努力通过特色基地建设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二要抓好研发平台建设。以江西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钢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力争取得更多的研发成果和专利授权。积极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推进市级、省级研发平台申报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全力提升研发平台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三要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围绕我老秘网市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推进高新区、孔目江区科技孵化器建设,力争三大产业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我老秘网市转化。建立科技成果采集、筛选和评估制度,搭建技术发布和交易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为需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及科技人员提供全程服务,促进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启示三:加强科技合作交流,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集聚各方智慧。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是加速提升我老秘网市科技进步水平的有效途径。一要深化政府与大院名校的战略合作。深化与中国工程院、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制定出台产学研合作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落户新余。进一步完善对接互访、交流合作制度,着力构建院地、市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二要大力开展科技项目合作。鼓励企业根据市场导向、发展趋势和生产实际,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引进急需的技术和工艺,加速企业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上市,占领市场先机。大力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共同创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三要积极开展科技交流活动。认真吸取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余行”等重大科技交流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大力开展各类科技交流活动,积极推介新余的发展优势和产业特点,帮助企业架设起科技对接平台,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投资新余、落户新余。
启示四:改革职教培养模式,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提供人才支撑。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改革现有职教模式势在必行。一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作为国家试点,新余必须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要求,抓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落实。在试点过程中,可积极借鉴瑞士等国实行学徒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江西省情、新余市情,充分调动企业和行业参与的积极性,在学徒制内涵建设、制度设计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符合产业发展和实现学徒、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二要全力建设省职教园区。按照“统一规划、社会运作、退城进园、独立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符合新余产业发展的院校入驻,着力构建以本科为龙头、大专为主体、中专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人才培养之地、生态宜居之城。三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制定校企合作支持政策、减免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税收、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加大校企合作政府投入等措施,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企业到学校举办专业、大型企业自办职校、学校举办企业等校企合作新方式,推动校企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变,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合作转变,由低层次合作向高层次合作转变,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各方共赢。四要大力凸显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要不求最大,而求最强;不求最全,而求最好。要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紧跟新余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研究市场需求,密切关注产业调整、新技术应用、新岗位涌现、企业管理升级等情况,有选择地重点发展自己的龙头专业,努力办好自己的强势专业。
启示五:壮大科教人才队伍,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奠定坚实基础。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壮大科教人才队伍,是发展科教事业的关键。一要加快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产业引进与平台引进、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采取更加有力的吸引措施,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来新余创新创业。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和组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努力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切实做好科技顾问工作,充分发挥科技顾问的智囊作用。有效利用院士工作站的研发优势和影响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二要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有条件的要组织教师到企业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一批国家、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拓宽职业院校师资补充渠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加快引进一批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三是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确保创造性劳动获得合理的价值回报。加快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文/史 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20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