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加快振兴资源经济 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复制链接]
第一范文 发表于 2012-4-17 0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经济是经济起飞的关键。资源经济的产业关联广泛,波及效应强烈,即使是在工业化后的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仍对经济增长起着基础作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振兴资源经济,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振兴资源经济,对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省具有振兴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我省虽然缺煤少油乏气,但其他固体矿产相当丰富,磷、盐、石膏、芒硝、铁、铜、水泥用灰岩、冶金辅助原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钒、锰、钛、钾、锂,以及稀土、稀有、稀散元素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后发优势;与西部资源大省相比,我省则占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省一次性能源消费90%以上是矿产资源,工业原料的80%以上来源于矿产资源。依托矿产资源开发,省内发展成长起来了武汉钢铁、大冶有色、江汉油田、湖北三鑫、古城锰业、双环碱业、沙隆达盐化、湖北宜化、兴发集团、湖北洋丰、黄麦岭磷化、华新水泥、当玻集团等一大批具较强实力的资源型企业,形成了武汉—鄂州—黄石冶金与建材、云应—天潜—荆州—荆门石油盐化工与石膏建材、襄阳—荆门—宜昌磷化工与建材等多个资源产业集群,磷盐石油化工、铜铁冶金、水泥石膏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经济支柱。近几年,资源经济对全省工业、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3%、20%左右。如果资源丰富的高磷铁矿、稀土矿、天然卤水和共伴生矿、金红石矿、钒矿等矿产得到有效开发,还会培植出更多的大企业,更多的产业基地,资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将会更大。
  (三)振兴资源经济对于实施“两圈一带”和“一主两副”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正处于实施“两圈一带”和“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越”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做足做活资源文章,扩张资源经济总量,调整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结构,可有力推动我省发展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资源经济占全省资源经济总量的90%左右,虽然地表资源接近枯竭,但深部资源潜力巨大,振兴资源经济,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可直接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开发程度低,圈内集中分布有全省92%的磷矿资源、75%以上的铁矿资源、92%以上的钒矿资源、96%以上的稀土资源、99%以上查明钛资源、84%以上石墨资源,以及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等我省特色矿产,此外银矿、铅锌矿、锰矿、硅石、水泥用灰岩、煤矿、硫铁矿、耐火粘土等资源也在省内占有比较优势,但这些资源中除磷矿、煤矿、锰矿、石墨、建筑石料等少数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外,其它矿产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除了打文化牌、旅游牌,资源开发更是一张金字招牌,圈内各市县特别是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政府都打出了资源招商牌,期望通过发展资源经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段的荆州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资源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勘探工作揭示,荆州地区地下深处可能蕴藏有丰富的天然卤水并共伴生钾、锂、铷、铯、溴、碘、硼等重要矿产,一旦勘探查实,合理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发展资源经济,将有力带动荆州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均衡快速发展。
  (四)资源经济是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过程实质上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资源经济为我省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黄石、鄂州及大冶、钟祥、应城等市、县的经济起飞得益于资源开发和资源经济;远安县成功避免三江集团外迁可能出现的经济“塌陷”,并成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原因在于做好了磷矿资源文章;夷陵区樟村坪镇正在推进的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靠的是磷矿开发形成的财富积累;嘉鱼县官桥八组发展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矿产开发;保康尧治河村的集体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也依赖于磷矿资源经济,等等。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我省资源经济仍处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贡献偏小、市场化程度偏低的格局。同时,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下降、利用方式粗放、矿地关系不和谐、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全省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力资源经济,依托我省优势资源,发展优势资源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振兴我省资源经济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实现找矿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是振兴资源经济的前提,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对尽快找出大矿、好矿,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这些年,我省地质找矿取得了一批成果,使部分资源枯竭型矿山和部分紧缺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但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铁、铜、煤、石油、天然气等大宗矿产资源对外依存程度逐年增大,需要继续加大找矿力度。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我省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高,但矿产勘查深度较浅,勘探程度较低,探明储量的矿产少,勘查开发深度多在500米以浅,且有部分地段仍为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全省探明资源储量不到资源潜力的1/3,存在着巨大的第二找矿空间和地质找矿潜力。在鄂西地区,保守估计还有110亿吨磷矿、20亿吨高磷铁矿、66亿吨超贫磁铁矿找矿潜力;在鄂东南地区,还可在深部寻找新的富铁矿、铜矿、金矿;在江汉平原,不仅岩盐、石膏、芒硝有增储潜力,而且天然卤水及共伴生矿产资源有待勘探;在大别山地区,不仅可以找到大量金红石矿,而且安徽、河南两省邻近地区最新找矿成果揭示,我省也有找到规模钼矿、金矿的可能;在幕阜山地区,江西、湖南两省最近找到了新的钨矿,证明我省也大有潜力可挖。因此,只要工作做好了,就一定能找到大矿好矿。在地质找矿上,要有“再找一个大冶铁矿,再找一个铜绿山铜铁矿,再找一个江汉油田”的目标和勇气,下大决心,谋划大项目,充分发挥地勘基金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地质调查,鼓励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湖北经济腾飞加力。
  (一)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要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抓好部省合作协议的落实。2010年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展湖北省地质找矿工作协议书》。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湖北的地质找矿工作,认为空间很大,潜力很大。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我省探索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统筹协调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加大地质找矿投入力度,加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这也是我省地质找矿“三五八计划”的重要一环,要抓住机遇,搞好部省合作,推进地质找矿。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立足省情,统筹规划,超前5至10年部署地质矿产勘查,协调推进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工作。要以国家急缺、我省又有潜力的铁、锰、铜、铅、锌、金、银、磷、盐等作为重点矿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巴—武陵地区、桐柏—大别山地区以及江汉盆地为主攻找矿区带。要先行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争取发现新的远景区;加大远景区的调查力度,争取发现新的找矿靶区;在找矿靶区中圈定整装勘查区,尽快形成新的矿产地。要继续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在老矿区外围和深部开展资源潜力调查和勘查工作,通过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力争发现新的矿床,努力解决危机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
  (二)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要加大投入、整装勘查,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思路,充分发挥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对地质找矿、引导投资、掌控资源、保障供给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建立政府、地勘单位和企业间联合勘查重要矿产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地勘单位各自的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变过去的单一由国家找矿为大家找矿。下一步,地质找矿要唱好“三步曲”:一是加大地质找矿投入。积极筹措财政性资金,加大省级地质勘查基金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合理吸收市(州)、县(市)政府专项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地质找矿。二是实施整装勘查找矿。加强整装勘查的部署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划大项目,组织大会战。要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段等重点成矿区带,实行一个矿集区部署一个整合勘查大项目,通过矿权、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整合,发挥地勘单位技术优势和矿山企业资金与管理优势,形成联合出资、统一勘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整合勘查区和管理先进、技术高超、装备精良的找矿施工团队,协同攻关,整装勘查,集团施工,快速突破,找到大矿好矿,实现省级政府矿产资源储备。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矿产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尽快建立省、市两级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优化重要矿产资源配置,滚动推进地质找矿工作。
   三、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开发利用,做大做强资源产业
  资源有限,利用无限。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在有限的前提下,做无限文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培植全省支柱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低水平开发、低效率利用的问题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我省大量的钢铁、粗铜和磷、盐、石膏等矿产品,除少数附加值较高之外,绝大多数是传统初级产品。由于只能生产大路货,矿产资源消耗量就特别大,排放的废弃物也特别多,这一方面加剧了资源保障的压力,同时也不符合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要求。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集约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稳定发展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做大做强磷、盐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资源产业体系。
  (一)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近几年,通过整顿整合,我省矿山总数由2006年近6000家减少至目前的3862家,同时矿产开发布局结构也得到了初步优化。但全省矿产开发“多、小、低、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要按照就近加工转化、集群式开发、链条式发展,大布局、大开发、大融合的思路,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和整装开发,优化开采加工布局,培植龙头企业,推进采选加工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加快矿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武钢集团整合省内铁矿开发,支持大冶有色公司主导省内铜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整合,稳定开发黄石、鄂州地区的铁、铜矿产,适时开发鄂西高磷铁矿、钒矿、银钒矿、金红石矿,支持武钢、大冶有色公司做大做强,巩固武汉、黄石在全国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地位;支持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祥云集团、黄麦岭磷化、湖北洋丰、大峪口公司等骨干磷化工企业分片整合省内磷矿开发,稳定发展磷肥产业,大力发展磷精细化工,加速推进产业链延伸,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浓度磷复肥基地和一流的磷精细化工基地;支持中石化、宜化集团、湖北盐业公司、沙隆达盐化公司、兴发集团等企业分片整合江汉盆地资源开发,稳定开发江汉油田,优化开发江汉盆地岩盐、石膏、芒硝矿产,加快开发天然卤水及钾、锂、铷、铯、溴、碘、硼等共伴生矿产,发展石油化工、盐卤化工产业,打造国家级盐碱化工基地、石膏建材基地和钾肥生产基地。
  (二)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省资源利用存在着“双重”矛盾:一方面,铁、铜、煤等矿产储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资源损失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据调查,我省主要矿产平均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反映出我们存在明显差距,也说明我们的资源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推广应用采选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着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倡导优矿优用、分级使用、循环利用,鼓励废石、废渣、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利用,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力争近二十年内资源利用率每五年提高3—5%,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做到资源应用尽用。
  (三)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目前,我省矿产深度开发能力和水平较低,存在磷、硅、盐等原矿或初级产品大量低价出口,同时又大量高价进口同类矿产深加工产品现象,不仅加快了资源消耗,而且流失大量外汇。要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站在世界产业链的顶端,审视我省矿产资源的利用,引导我省资源产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扩大资源开发广度,加大资源利用深度,做到物尽其用,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重点是大力发展磷精细化工,开发更多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军工级产品,做强精细磷化工产业;大力推进硅石开发利用,利用神农架、蕲春、通山等地优质硅石资源,开发有机硅、单晶硅、多晶硅系列产品,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电子通信产业;拓宽锂、钛、钒、锶等金属矿产和石膏、岩盐、硒等非金属矿产的用途,并且利用不同元素、矿物和矿石功能的耦合效应,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要利用部分矿产资源多用途和可替代特点,大力推进资源横向替代,重点利用非金属矿产超纯超细改性加工技术,开发纳米材料、新型陶,替代部分金属材料,弥补我省部分大宗矿产储量不足的禀赋弱点。
  (四)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实行矿山共建共享。当前矿产开发过程中矿地矛盾十分突出,存在“矿主受益、政府买单”和“老板发财、民众受穷”的双重“怪圈”,不利于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沿着“矿山共建,秩序共管,环境共保,利益共享”的思路,积极探索矿山共建共享的多种实现形式,构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和谐矿区,真正做到“开发一个矿区,做强一个产业,兴起一个城镇,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四、严格规范科学管理,为振兴资源经济提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决策协调地质找矿、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开发秩序整治等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实行目标问责制,保证责任落实,工作到位。要重点抓住规划、准入、监管和退出四个环节,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引导和管控。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矿产勘查开发空间管制,实行总量控制,搞好供需双调,新设立重要矿种矿业权要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明确的、科学的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资源配置导向,投矿权、选实体,着重看有没有能力去找矿,有没有能力用好矿,有没有意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研究建立采矿权、探矿权的退出机制,对圈而不探、低效利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研究办法,采取措施,彻底解决。
  (二)深化市场化改革,营造有利于找矿突破和资源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国有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矿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培植具有技术经济实力的矿业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矿产资源要素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矿业企业上市融资,分散勘查投资风险;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安全环境成本的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矿产开发全成本核算,实现矿业开发成本内部化,建立开采补偿勘查、开发补偿保护、矿山补偿周边社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综合补偿机制。要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生产经营;政府部门要准确定位,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坚持“谁投资,谁担风险,谁受益”、“就近加工转化、矿地共建共享、惠民利民、资源收益分配向资源产地倾斜”的原则和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保护好各方面的权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找矿新突破的激励机制,重奖找矿单位、找矿功臣,形成竞争机制。
  (三)完善经济科技政策,增强地质找矿和资源集约利用的支撑能力。落实和完善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政策,使矿山企业税负总体上低于全国工业企业的税负水平或与之大体一致;对于精细磷化工、盐化工等重大项目,优先供应建设用地;设立一定数额的资源型产业发展资金,专项用于贷款贴息、担保和重大先进设备购置补贴;在国家已有的一些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工业企业的不同资源类型建立不同的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实行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强制性标准,明确共伴生有用组份综合利用的最低要求,深化“三率”考核;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以奖代补”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充分利用低品位矿石,加强对废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实施地质矿产科技人才战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人才培养,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激励新机制。开展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研究,总结有湖北特色的找矿模式,指导地质找矿实践;发挥科技攻关计划的引导作用,推动矿产开发领域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 田承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3粉丝

36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