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以开放承接发展先机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5-27 2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湘南地区的一项光荣使命,也是郴州继成功争取省委、省政府“34条”先行先试政策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我们着力发挥“南大门”区位优势,努力当好全省扩大开放的桥头堡,以推进全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大力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加速开发开放,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6.22亿美元,到位内资 563.99亿元,分别是前一个三年的1.7倍和1.6倍;外贸进出口总额30.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8亿美元,分别是前一个三年的2.3倍和5.2倍。开放成为郴州发展的最大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46.4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总收入150.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 39.8%、51.5%,郴州进入了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迎来了开放的最好时机。

    搭建开放平台,在夯实基础中抢抓承接先机。近年来,我们把搭建开放平台作为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支撑,切实构筑大园区、大物流、大通关、大开放格局。抢抓机遇,建设了目前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并叠加物流保税功能,成为郴州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闪亮名片。积极争取支持,全市设立了9个省级承接产业园区,配套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园区,近三年调规扩园129平方公里。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工程,启动了“三年标准厂房建设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引导资金500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近三年全市建成标准厂房620万平方米,出租率95%以上,实现了“筑巢引凤、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的效果。树立“把园区作为城区建”的理念,近三年全市园区投资400亿元,加强道路、绿化、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建设,市有色金属产业园引进新中源产业服务综合体、富士(国际)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业配套,提升了园区的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把快捷通关、降低物流成本作为开放平台建设的首要目标,建立健全了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保税物流等平台。公路口岸开通国际快件,海关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在全国内陆口岸率先开通直接放行的“F通道”,3分钟办结通关手续,综合物流成本较以往降低 50%以上。目前郴州成为全省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整合提升平台功能,加快建设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努力打造“无水港城市”。开放平台的不断完善,加速了郴州的开放步伐,抢抓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近三年,新引进转移型企业946户。三一重工、格瑞普新能源、富士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奥美森工业园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园区布局郴州,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化集团等央企来郴开展战略合作。

    坚持两型引领,在承接产业中推动转型发展。立足郴州资源型经济偏重的结构特征,以承接产业转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从低端向高端、从分散向集群、从粗放向集约、从线型向循环发展。着眼长远,突出承接和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引进了台达电子、高斯贝尔、华磊光电、杉杉科技、富士电梯、湘南数控、仰天湖风电等一大批企业和项目落户郴州。注重产业链招商、抱团转移,与商会、总部合办园区,促进上下游关联产业集群推进。市有色金属产业园与广东顺德商会共建富士工业园,总投资 150亿元,将承接家电和机械制造关联企业 80―100家,形成6平方公里的开发规模。台达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交互式电源生产商,在郴州已经建设二期工程,将带动引进 60余家配套企业,在周边形成近20家外包厂,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高斯贝尔将总部移至郴州。做好对接融合文章,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优势资源向央企、民企龙头和战略投资者集中,煤矿由576个减少到165个,非煤矿山由747个减少到125个,矿业秩序实现由乱到治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新上了金贵、宇腾、华信、银星、展泰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郴州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银、铋、微晶石墨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把引进项目与引进资本等要素结合起来,创立全国首家稀贵金属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2011年6月运营至今交易总额突破 200亿元。引进浦发、光大、交通、华夏、华融湘江等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郴州成为全省银行进驻最多的城市之一,获评中国最佳金融生态创新城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郴州逐步走出资源路径依赖,规模工业中高技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4.1%、36.3%和32.4%,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狠抓城市提质,在重塑形象中放大开放优势。区域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环境的竞争。我们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作为扩大开放的核心因素,全面推进城市、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放大郴州的开放优势。大力实施扩城战略,近期按照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规模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快推进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大规模实施城市改造提质。启动“千亿投资、百亿城建计划”,开展城市、交通、产业建设三大会战。近三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8亿元,年均增长39.3%,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5亿元,全面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改造升级,持续开展绿城攻坚,完成城市公园和游园建设50多个,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是郴州城建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城市管理提质升级,建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和数字城管平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空气质量达标率、饮用水达标率均达100%;实施“点亮郴州”行动,大力开展公路治超、限摩规电、治污拆违,推进城市亮化、净化、美化、序化。郴州获评“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坚持交通先行,打通对外大通道。近三年,完成交通投资343亿元,建设规模达4451公里,建成通车里程4919公里,实现了我老秘网市交通史上建设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历史性突破。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由35公里增加到近90公里,基本构筑“七纵三横”出境大通道和对内大循环。全长近70公里、双向8车道的郴州大道建成,加速了郴资桂区域融城,构筑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走廊。武广高铁的开通,使郴州融入长株潭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以高铁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大力简政放权,在创新管理中激发开放活力。我们以先行先试为动力,以简政放权为核心,以行政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构建有利于开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强力实施以“两集中、两到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改革,将56个市直单位的719项审批事项归并到40多个科室并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即办件达到50%,90%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审批时限缩减 50%以上,企业法人执照、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均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市直部门直接从事审批的科室和工作人员因此锐减4/5。赋予园区和基层更大自主权,把23个市直部门的6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授予省级承接园区,64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坚持重心下移,理顺城市和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管理框架,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市长公开电话整合各类热线,群众来电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 95%以上,更好地服务群众和投资者。大力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用最严厉的问责开展作风大整顿。切实加强法治郴州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环境的各种行为,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民调、综治、维稳、打黑等工作稳居全省前列,郴州正在成为一个宜居利居乐居的开放城市。
作者:向力力 来源:学习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