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强化舆论引领 提升我老秘网市精致大气新形象

[复制链接]
甘肃老秘 发表于 2012-7-15 0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根据市委关于建设“精致大气之城”综合资政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市委宣传部专门成立“精致大气之城﹒舆论宣传平台建设”调研组,于4月中旬前往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昆山市,采取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的方式,考察学习两地在城市品牌宣传、城市形象塑造以及舆论宣传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在学习借鉴杭州、昆山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铜陵实际,提出加强精致大气之城舆论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一、强化舆论引领,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把握精致大气的舆论导向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县、区和市直部门、新闻媒体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宣传格局。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联席会,明确各个阶段的宣传目标、任务和重点,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宣传效果。

  2、突出宣传主题。充分发挥市直新闻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加强统筹策划,在重要版面、重要栏目开设专栏、专题,加大对精致大气之城基本内涵、现实意义、总体要求、实践路径的宣传引导。按照“构筑世界铜都、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幸福铜陵”和“四个之城”建设目标,突出宣传“精致大气 幸福铜陵”主题。围绕精致大气之城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强典型经验、特色成果的挖掘和报道,通过典型示范和具体事例,引领推动城市建设。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现实基础,凝练新的城市精神,凝神聚力、提升形象。

  3、强化特色宣传。以青铜文化博览会、民俗文化节、凤丹文化节、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为契机,加大对“中国古铜都”、“精致大气之城”、“中国牡丹城”、“生态山水铜都”等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突出围绕城市特征,依托青铜文化、徽文化、长江文化、佛教文化、吴楚文化等文化元素,以及江、湖、山、水等多种自然生态的资源禀赋,重视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内涵的挖掘、城市品位的提升。

  二、加强外宣平台建设,提高对外传播能力,不断提升精致大气的对外形象

  1、成立城市形象推广联盟。成立铜陵市城市形象推广联盟,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有城市形象建设和推广职能的部门,吸纳县、区为联盟成员单位。该联盟作为市委宣传部的常设机构,是铜陵城市营销的规划组织,承担领导和协调职能。邀请有对外形象推广需求的大企业参加联盟组织,合力推广铜陵城市形象。逐步形成决策共定、活动共办、品牌共推、资源共享、共监共管、责任共担的体制机制。

  2、积极开展“请进来”活动。借助国内强势媒体,集中邀请中央、省直和“长三角”地区媒体来铜开展“聚焦铜陵”活动,做好城市发展亮点的对外宣传,积极提升铜陵对外影响力。邀请海外华文媒体或外文媒体记者来铜采访,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进铜陵”大型采访活动,努力树立“精致大气、幸福铜陵”的国际形象。充分发挥名人、名家的示范带动效应,邀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影视、文体、娱乐界的大腕、明星来铜考察、讲学或为铜陵作形象代言。主动与国内外知名电视栏目和品牌赛事主办方合作,举办有影响力的演艺活动和体育赛事。积极与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影视组织加强联系,邀请他们来铜考察踩点、取景拍摄,努力使铜陵成为其创作基地和影视作品拍摄点。

  3、注重开展形象广告宣传。发挥广告宣传效果好、见效快的优势,巩固推进澳洲《华厦周报》、《新移民》、美国《侨报》、《欧洲时报》以及安徽广播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国安徽之声》的合作关系,开展“魅力铜陵”外宣窗口“城市名片”展播活动。积极争取在中央电视台、新华频媒等媒体以及天安门广场、美国纽约时代广场LED显示屏投放铜陵城市形象宣传广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重要区域设立城市形象宣传广告牌,突出传播效果,长跨度、高频率地宣传铜陵城市形象,扩大铜陵的对外影响。邀请知名的词曲作家和演唱家创作拍摄反映铜陵形象、富有铜陵特色,曲调优美、便于传唱的歌曲,并争取在中央、省级广播电视媒体播放。鼓励和引导企业、旅游景点(包括外地景点)等开展产品宣传时,与城市形象联动,植入“铜陵元素”,实行捆绑式宣传。在城市重点部位、交通要道,设立一批以“塑造城市品牌、提升铜陵形象”为目的的大型景观式宣传牌和LED显示屏。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制作电视专题片、摄制影视剧作品等方式推介城市形象。

  4、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以青铜文化为主要载体,加强特色文化交流,展示铜陵文化魅力。加强政府公关和国际合作,积极申办或参加国际、国内知名的展览会、节庆活动等,积极引进和承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论坛、研讨会、体育赛事等,借助国际品牌,借助名人、名节、名会、名赛的巨大效应,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5、建立健全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开展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建设,确立城市标志、城市口号、市歌、市树、市花、形象大使等城市品牌识别要素。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印制名片、礼品等外宣品时要统一应用城市形象识别要素,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精心设计制作高标准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宣传折页、纪念册、画册、投资指南、旅游指南等外宣品。在户外大屏幕、楼宇电视等公共场所播放宣传片,火车站、汽车站、宾馆、老秘网、电信、邮政、银行、证券交易所等公共场所摆放一定数量的外宣品。

  三、加强阵地建设,锐意改革创新,着力为精致大气之城打造舆论工作平台

  1、提高新闻执政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推动党政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建设,定期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舆论引导水平,提高新闻执政能力。加强公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严格执行《铜陵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铜陵市公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健全新闻舆论应急体制机制。

  2、加强重要舆论阵地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初步构建以《铜陵日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为主,兼具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传媒、户外传媒等现代传媒体系。加大对主流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传媒大厦等标志性媒体项目建设,不断提高《铜陵日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铜陵新闻网、铜陵市广播电视网的影响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建设先进的LED大屏幕等户外广告发布平台,逐步拆除市区内楼顶、排架、墙体等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牌。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包括新闻老秘网、手机报、网络视频、微博客等),发挥媒体立体传播效果,为精致大气之城宣传报道显身手、展特色,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3、重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搞好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开辟重大主题、重要活动网络互动平台,主动设置精致大气之城互动议题,为市民参与活动提供网上平台。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及时应对、准确发布有关信息。加强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提高敏锐度、敏感性,及时、准确、科学应对网上突发事件。筹划成立互联网文化协会,开展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沟通交流,培养自律意识。邀请知名博主、专家学者、意见领袖举办交流、讲学活动,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精致大气之城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4、加快发展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手机报、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载体。以“三网融合”及NGB下一代广电网络为基石,整合铜陵有线电视全程全网管理体系,融入国家广电大网。建立一套支持数字、模拟、宽带、增值业务等全业务运行模式的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着力打造开放的数字电视新业态业务平台。利用有线网络双向互动平台提供时移、点播、视频会议、视频电话、互动娱乐、在线教育、信息资讯等全媒体服务。

  5、着力提高全民思想意识。在城市繁华地带设计建设象征性强、寓意深刻的主题雕塑或标志性(CIS系统识别要素)建筑物,增强市民对城市形象的了解和认识,强化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新市民精神、行为规范的培育和引导,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使每个市民自觉成为精致大气之城的塑造者、体现者和传播者。通过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切实增强市民“人人都是铜陵形象”意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维护铜陵形象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个行业就是一个宣传平台,一个窗口就是一张城市名片,每个市民都是义务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6、切实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外宣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外宣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充实外宣工作队伍力量。每年设立不低于2000万元的城市形象宣传推广专项基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逐年增加,用于城市形象广告发布等外宣项目、外宣选题的对外宣传经费保障。制定城市形象宣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宣传基金的使用效果。建立城市形象宣传专家库,对较大宣传项目和计划进行评估论证。健全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调研组成员:刘联合 高业权 齐文革 吴自力 王祥龙 洪方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2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