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小县大城”创出云和发展新篇章

[复制链接]
浙江涸辙 发表于 2013-1-5 14: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12月15日,2012年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召开,“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新鲜出炉。云和县——“小县大城”打造欠发达山区跨越发展模式荣获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2001年,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实际,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把县城作为县域增长极来建立和发展,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化农民为市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十年的实践,全县实现了95%的企业、92.5%的学生、74%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城市化率达到64%。

    “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先后被写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入选“首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这一发展模式在全国许多欠发达山区推行。

    “十年探索”铺出新道路    十年前的云和集老、少、边、穷、移于一体,全县11万人分布在170个行政村、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占了50%左右,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户,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小县。    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中,云和坚持做大产业,拓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做大县城来强化县域经济中心的增长极功能;坚持以强化农民素质培训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发展生态效益农业,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修编规划,健全网络,深化改革,创新制度,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来创新体制机制、破解难题、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效益。

    做大县城集聚平台,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先后筹措城市建设资金20多亿元,加快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四横五纵”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从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前的3.4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6.2平方公里。

    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深入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先后建成农民下山转移小区48个,全县实现了三分之一的农民下山转移。深入实施 “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全县实现69.7%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14个乡镇整合为6乡4镇4街道。

    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大力推进低山缓坡的开发利用,积极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目前工业园区面积已扩展到3平方公里,实现95%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其中,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先后被冠以“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为3万多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确保了进城农民留得住、富得起。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化农民为市民。先后规划建设了南山农民新村和普光农民公寓,确保进城农民有房可住;不断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等保险的覆盖面,确保进城农民有社会保障可保;落实了进城农民子女就读“同城同待遇”政策,确保进城农民子女有学可上;积极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凡在县城范围内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均可凭有效证明申报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法治、社会环境,推进全民创业工作,促进了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加大以城带乡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发展食用菌、云和雪梨、生态名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来料加工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1.53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实现脱贫。

   “统筹管理”产出新财富    “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通过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合理整合生产要素,把县城作为增长极来建立和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源,使现实的、潜在的各种优势合理、科学、优化组合,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的发展路子,推进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随着这一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4%,县城集中了90%的企业、74%的人口,实现了三分之一的农民下山转移,69.7%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城市化率达到64%,比2001年高出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名列全省欠发达地区前位。浙江省2010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云和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名列全省第42位,丽水市第1位。

    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森林覆盖率达80.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6%,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已通过验收。    实现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同城同待遇”,其中全县92.5%的学生在城区入学,成为全市第一个、全省欠发达县(市、区)中第二个省级教育强县。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

    “小县大城”创出新篇章    自从提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来,历届云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都始终坚持把其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共同谱写了一部连续的创业史。

    “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是对传统城市化理论的一大创新。传统的城市化理论往往将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将城市化水平看作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结果。但云和的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虽然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城镇规模偏小,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双低”,但是完全有可能通过做大“城”来为现代经济发展扩大空间,通过做强“城”来推动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从而使欠发达地区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是欠发达山区解决 “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坚持以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为着眼点,把握“两个趋向”,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彻底冲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矫正并理顺二元结构下扭曲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是欠发达山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有效路径。“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力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恢复农村生态,有效推进土地和淡水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利用的同时,致力于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资源循环、节约、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双赢。

    云和县将立足当地实际,继续坚持和提升“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积极打造“产业名城、童话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幸福名城”,促进产业发展、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加快建设“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云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将书写新的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

粉丝

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