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业务性工作,特别是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秘工作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杂务型”走向了“专业型”,文秘人员成为机关和领导必不可少的协助人员,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识。而一些机关、单位简单地把办公室定格为“接听电话、端茶递水、打扫卫生、传递信息”上。不少单位领导把文秘人员视为舞文弄墨的“吹鼓手”、跑腿打杂的“勤杂工”、可有可无的“附属人”,使文秘人员和文秘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重视,极大地制约了文秘职能的发挥和文秘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秘书职业的吸引力。因此,文秘工作的弱化,直接导致机关或单位许多工作运行脱节、紊乱不畅。仅从笔者多年来的实践,对盐津机关文秘人员的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W, R7 @% T8 N2 ?; u: [" p! v7 l- K6 m: m
问题浅探
d$ y! O: B3 Q/ [; J+ M# [4 M0 E: C ~7 }; @" M
1.工作清苦,不愿从事文秘工作。
; S+ L1 `1 s+ H只要从事过或熟知文秘工作的人都知道,过去领导干部讲话,稿子都是自己准备,秘书只是帮助整理和提供一些资料而已(罢了),而现在的领导干部主要精力几乎放在各种会议、检查指导、接待应酬上,凡涉及到的文字材料,大到讲话稿、工作报告、各种重要文件一律交给文秘人员来完成,小到工作安排、会议小结都要让秘书提前写好稿子。因此说文秘是不为名,不为利,任劳任怨的无名英雄。经常拟稿,但自己不署名,也不拿稿费;经常组织会议,但自己从不上主席台。经常熬夜,但白天还得正常工作;节假日他人外出旅游或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文秘人员还得值班,或者赶写材料,不能休息;一般工作人员受了委屈还可以发几句牢骚,而文秘人员则必须以绝对服从为天职,等等。而这一切,还往往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别人的理解和社会的公认。凡此种种,都说明一点,很多人不愿从事文秘工作,更不想从事深层次的文字工作,都习惯于简单应对。
" Z3 R( ]( J6 @) R3 ~& k
* z" `9 D( F, ^6 p: l" W* c2.阅历肤浅,不能胜任文秘工作。
* N0 m- [; h$ I# |6 K" O% }6 E
; b' a# H9 j. [
5 ]( m' T- _4 c- x% v
8 O- Y! x v) K: u“能者多劳”这话一点不假,听话、肯干的人领导随叫随到,一些文秘人员整天忙于跑腿打杂,上转下达,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搞调查研究,导致秘书提不出可供单位领导采用的调研意见。
8 T) f+ C, W5 u% z9 H0 v
, E7 P: {# I k8 `& r c+ {/ T 扭转对策! }" M/ W% I! w) s
$ y1 j$ X; q, y _8 x9 k4 ?/ x/ E第一,健全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 Y4 z0 i+ J; x% |, Y9 }
5 l7 t4 s* B1 T) l+ l9 i/ O
机关秘书是待遇低下,工作清苦的无职人员。领导和组织要想方设法多关心、爱护这个特殊群体,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创立一种文秘人员“干有所望、干有所为”工作机制。其一,提高经济待遇。要提高机关文秘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实行秘书等级制度,设立机关秘书特殊岗位津贴,使其工作负荷与薪酬相互挂钩,实现苦有所补。其二,提高政治待遇。领导和组织要从特殊的角度来看待文秘工作,充分肯定其重要性、关键性、艰苦性。要把那些长期从事文秘工作的中青年干部优先选拨到领导岗位上来,畅化秘书“能上”渠道。其三,提高生活待遇。“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是对机关秘书工作繁忙的真实写照,领导和组织要针对文秘人员无暇顾及家庭琐事的具体实际,多调查、多了解机关文秘人员的生活状况,帮助其梳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好夫妻分居、家属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下心、扎下根,一心一意搞好本职工作。2 D7 `" a7 L6 M3 h G! ^
* a" u0 ~& B: v9 F9 t: A
第二,严进宽出,加强队伍建设。* g+ t/ z" i8 t4 D5 I/ L
7 s- |& ]1 b6 H# [
办公室文秘工作,一般人不愿干,即使干还不一定干得好。对调整或招录进办公室工作的新手要注重从思想觉悟、知识水平、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严格挑选。不符合条件、没有培养前途的,宁缺勿滥。对那些已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干部,如果难以胜任工作的,要因人制宜进行交流,让他们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 Z% k& M) J4 E& @) R4 _. y2 h
培养复合型政务人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安排政务服务干部到各类学校和短训班学习培训,缺少什么培训什么。挤时间组织他们到外地去参观考察。还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到单位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路。在加强学习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岗位轮换,尽可能多地使每一个干部在不同的岗位熟悉不同的业务,增长多方面的阅历见识。岗位轮换不仅可以培养干部,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办公室工作活力。
+ y; f1 w. ^, z% J2 s9 t. H要打破平衡照顾、论资排辈的用人思想,在评奖评优、干部推荐使用上,要坚持看实绩、看成果。对那些有重要成果的干部在年终评优评奖。时要优先考虑。对那些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秘书才,要及时推荐出去,切不可因为他已成为工作骨干就舍不得放出去。一个好干部推荐出去了,更多的好干部就会在激励下成长起来,党委办公室就会像源头活水,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2 S# M2 J% [' a4 O* E* c/ H
/ A6 l! W5 c$ \: v 第三,专职管理,解除外来工作束缚。
3 {% W" \+ e2 ]& Z. |0 B/ L1 Z2 R7 o
要提高机关文秘工作效率,就必须对机关文秘人员实行专职化管理,解除其他工作对机关文秘人员的束缚,让他们能“轻装上阵”,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机关文秘工作之中。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尤其要突出抓好目标管理,对机关文秘人员每次承担的文稿,都要按照难易程度、完成时限进行量化,半年小结,年终考核,按积分多寡权衡工作实绩,根据总积分评定文秘人员的优劣,真正体现赏罚分明,使机关文秘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8 d' Y" l8 \# N8 v) `# t+ U- n# J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