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需要和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离不开提问。一名优秀的调研人员,首先应当是一名高明的提问者。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学识口才、聪敏机智等各种能力融会到提问之中,让受访者跟着自己的思路走,顺利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 s' |3 H# v$ ? 要想成为高明的提问者,就必须讲究提问方式,掌握提问技巧。提问的技巧是多方面的,问得好,问得巧,才能问出根由、问出来龙去脉和细节。
0 S, @3 c! x% Y8 {5 @3 m' T
; E( w4 A' K1 J3 B2 i3 @2 a/ y 1、讲究提问策略 ^5 h& z1 A/ v7 C. L0 q$ W
% y0 I% u% x) J- q) q+ l) M 访问中,要想从受访者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讲究提问策略。
: @& i t2 o# w' J) o* x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人的情绪千变万化。有的侃侃而谈,有的不善言辞,还有的顾虑重重、推托不讲。受访者侃侃而谈、收不住话匣子时,适时打断对方,将谈话引向正题;遇到不善言辞的访问对象时,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避免冷场;遇到怕说错话、推托不讲的受访者时,则要讲明调研目的,解除后顾之忧。( G: l# ]& |8 S! h
访问中,调研人员的语气、口气、表情、音调和内容等会对不同的受访者产生不同的影响。调研人员需要揣摩受访者心理,找准其“动情点”,打开其心扉,使之一触即发、一吐为快。
9 s$ u, m. V. c& r2 T( n# `4 x% f; n- u# Z. P3 p% }6 q
2、注意提问顺序4 o& s" _ x3 _* v# D) _ O' d
: R& e# b6 n% g
随意提问会使受访者思路受阻,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因此,提问要言之有序,要讲逻辑性,循序渐进。有序提问,可以方便对方回答,自己整理材料也能脉络清晰,出稿顺利。
' U. |* y& g( j! T: E! H 调研人员需要在调研中始终思考提问顺序。提问一般以时间或逻辑顺序为序,由易而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总的来说,提问顺序要有利于对方回答,有利于自己获得素材。
/ W! @ R, f; r* @" b- @
/ z+ t% v* \2 _8 r. t q$ V6 u 3、问题具体明确0 }5 P) t3 b# I) C" Q+ w
" M! x8 t& V0 _
如果问题笼统空泛,受访者会茫然适从、不知所措。故此,提问要增强针对性,问得浅显、明白,让对方容易回答。否则,容易出现南辕北辙、文不对题情况。
! R+ e" H: X4 F 作为调研人员,应当善于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明确具体的小问题,尤其是面对那些文化水平较低、不善言辞的访问对象时,更要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
2 r ^( Z9 j8 y1 H3 T, P 在进行企业改制调研时,如果问企业老总:“你们企业的改制搞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就不大好回答,太大了,很抽象,受访者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回答。有经验的调研员会将这样的问题具体化,分解成几个具体问题:
0 L* Y3 z X. H “你们这里的改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R* S; i; }" S* i- f, z% {
“原来的企业体制有哪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 [) Y( K+ f+ E4 S7 s2 V* U “改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是如何克服的?”
' v0 z1 W1 V# o- h- P6 o1 Y “你们现在实行的是什么样的管理体制?”( r. ]# Z6 H j% A# M
“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以后生产效率提高没有?提高了多少?”
& s& k P' G7 P( } 这样拆分之后,问题就很具体,针对性增强,受访者会感到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回答,。
# m, H' Y) I# T: \9 b7 [; \! |" l 做到提问具体明确,需要避免问题冗长,不提那些需要进行解释的问题。提问得越长,对方可能回答得越短。如果提出问题,还要进行一番解释,说明这个问题应该放弃;如果需要用三句话以上的话甚至连篇累牍去解释,说明这个问题不成熟,应当继续考虑。
+ Z8 p/ o: Y& ~+ M: l; w9 b8 K( }4 l1 a
4、善于寓问于谈1 E1 H& Z- {4 n" t$ w( F/ b
" s- ]( S- T$ u d3 H: T
提问时,先将问题写在本子上,然后向受访者一一提出,这样做当然是有充分准备的,能够对提问结构进行充分考虑。但是,对着单子提问对受访者来说总有一种不平等的感觉,缺乏人情味,容易形成“一问一答”的访问过程,使受访者消极应付。1 O+ y, I1 Z/ }. ]( N1 y
提问时,调研人员要善于满足受访者的自尊心,将提问融入谈话中,调动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善于倾听,不轻易放过谈话中的任何一句话,适时插话,强迫对方集中注意力,谈出所需要的内容。要甘当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会做忠实听众;切忌只顾自己发问,忽视与访问对象的交谈。
: U3 o4 \* J( \; a( m, c6 }3 e/ Q- M& U8 n& A& S
5、多种提问方式并用8 O" X1 j+ B5 c p$ B! ]% j
% R' |6 ?+ g. e/ _ e D" F% _ 提问的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观点,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受访者,也不是让受访者印证你的观点。你要让受访者回答你的问题,必须让他对问题感兴趣,不能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q! ?5 o- z5 ^, M. v3 ~
提问要开放式问题和闭合性问题并用,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要正问、反问、侧问、追问、设问、激将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相机而用,机智灵活。1936年,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想回避自己的历史。斯诺先生讲了一些国外情况之后提出了问题:“外国对你有种种传说和谣传,这难道都是真的吗?”毛泽东听了之后很感意外。于是同意纠正这些谣言,谈了自己的历史。斯诺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 J( B- q7 o. h, T1 k9 C" D" G, z+ M) U- S6 f4 z: z' j; _
6、善于即兴提问
) u+ Z$ `8 Z* N/ L- D, [8 j, b
6 r6 y! H! a9 y: G/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