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干部职工培训班上关于公文写作方面的讲话

[复制链接]
微言 发表于 2013-9-12 0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一起共同学习、探讨和交流公文写作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如何写好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体会、经验、看法。所以,今天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我今天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公文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三是公文写作应具备的素质。

   一、公文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有很深的体会,我这里只说三句话:第一句,公文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邓小平同志说:“笔杆子,枪杆子,革命要靠两杆子。”“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万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但只能是‘个别’。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第二句,公文文书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法定效力。第三句,公文是党政机关之间进行工作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曾经有一位领导同志讲: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关工作就是搞文字工作,无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交流情况,推广经验,都离不开公文。做机关工作必须过文字关,过不了关,就请离开机关。

    二、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一)积攒“下锅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它借用到公文写作中,“巧妇”即公文起草者,“米”就是平日积累的有用资料。起草公文材料时的文思泉涌,源于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谁学习得多、积累得好,谁起草公文材料就省时省力。公文写作不是“有感而发、为己立言”,也就是说,公文姓公,不管你想写不想写,有感没有感,都得按时拿出来。如果平时没有积累,遇有紧急任务恐怕难以胜任,甚至会误事。因此,作为机关文字工作者,平时应特别注意有关资料的积累。

    首先是素材的积累。这里所说的素材特指公文起草中可能会用到的资料。积累公文写作素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与思考,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关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关注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等等,特别是对领导同志的讲话要深人思考、仔细领会。有关文件中往往是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而领导讲话里就文件的源起、来历、产生过程以及当时的形势等等权威准确的判断。要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记载下来,形成文字素材,或将有关书籍、报纸、杂志上的有用资料裁剪下来,并分门别类地粘贴在专门的本子上。久而久之,聚腋成裘,这些就装满了你素材的仓库,起草公文时就不愁没有“下锅米”了。

    其次是论述的积累。在公文材料起草过程中,有时要对某些问题进行论述,现编现写,费时费力,有时还论述不完整、不到位。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积累,一旦要论述某个问题时,就会很方便。比如,要论述那些“年年岁岁花相似”反复讲的有关抓落实、提高机关效能、加强作风建设、工作创新等话题,如果参照有关论述资料,并结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实践,恰到好处地加以改造,就可以收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效果。

    再次是语言的积累。文字工作者必须重视语言积累,在大量的阅读中多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等,如能在公文起草中恰当引用,就会使我们的公文材料增色不少。

    (二)学做“模仿秀”。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当代著名作家茅盾认为:“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同样地,初学公文写作也离不开仿写。先是对句子的仿写,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优秀公文的某个句式或句子进行模仿、改写。然后进行“片断”模仿,即对一些公文范文中的某一段或几段进行仿写。最后,便是对全文的模仿,包括对立意构思、谋篇布局、段落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句式表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仿写。即使是起草难度较大的领导人讲话稿,也是可以模仿的。一般说,领导人讲话稿往往在开始部分讲意义、谈认识,统一思想,讲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中间部分,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和该项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条意见,这往往要涉及到指导思想、工作任务、方法步骤等内容。在最后部分,要总括全文要旨,或提出要求,或提出保障性措施等。在具体起草时,可以多找一些类似问题的领导讲话稿学习参考,以便开启思路,触类旁通。不过要注意,作为公文初学者,学习借鉴范文进行仿写或改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每次动笔都模仿,不仿就不会写,那就成问题了。这好比小孩学步,开始时可以借助学步车走路,但长大后必须独立行走。

这里举两个“模仿”失败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2008年9月9日,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何政签批了一个内部明电,内容是关于200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的通知,结果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通知内容如下内容: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通知的通知》安排,2008年中秋节放假三天……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有一个县上的工作人员收到这个通知就打电话问,明明是中秋节的放假通知,最后要怎么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尽管一看就知道是写错了,但作为一级政府的文件出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现在的网络很厉害,出错的放假通知图片很快就出现在网页上,非常醒目,影响很坏。最后经巴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该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何政停职反省,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召开会议,对1名综合科科长、2名副科长作出免职的处理决定。据了解,被停职的办公室主任何政上任才1个多月,而遭免职的科长有的还是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为了3个字丢了官。

     第二个例子:2009年3月4日在“中国消防在线”老秘网上,署名“张建华”的稿件标题为《漯河市政法委书记:防火监督是预防火灾的前沿阵地》;3月13日,署名“刘铁柱”的稿件标题为《开封市副市长:消防工作也是派出所的“主业”》,两篇各千余字文章,竟有800字雷同,不同的是,“漯河市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在“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字眼,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后来经过记者调查了解,开封市副市长并没有参加文章中提到的会议,其本人对发表的文章并不知情。据说,这篇文章是由开封市消防支队一名外聘的文职人员从网上抄袭而来,并署上其主管领导“刘铁柱”的名字发表。

     (三)勤练“手中笔”。“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要养成一个勤于练笔的习惯,平时勤写、勤练,积极参与公文材料的写作,不要怕苦怕累,不要“见了材料就躲”,也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初学者不妨先从“火柴盒”、“豆腐块”写起,从整理会议记录、撰写工作通知等做起。这些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章写好了,再逐步向工作规划、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的文件拓展。也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课题论文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件拓展。亦可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以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写作信心。勤于练笔、善于总结、臻于完善,写作就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就会以日积月累之功,达水到渠成之效,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四)蛋里“挑骨头”。一般理解,“鸡蛋里挑骨头”与“吹毛求疵”是同义语,比喻条件过于苛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如果用这种态度对待他人是不可取的,但用来对待自己的作品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古人云:“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文是“三分写、七分改”。有的同志对自己写的公文材料,不敢拿出来,不想让人改,或固执己见,或怕人笑话,或怕人挑刺。须知,公文材料拿出来讨论,几乎没有不遇到“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时候,越是初学者,这种情况越多。公文材料中那些不太成熟、不太高明甚至有毛病的地方,经别人留情或不留情的指点,就会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财富,也有益于提高公文材料的质量。因此,对别人挑刺,哪怕是“鸡蛋里挑骨头”,我们也应该感到高兴,表示感谢。这里,关键是要放得下架子,谦虚一点,耳根软一点,切不可自以为是。此外,对别人修改后的底稿,千万不要扔掉或束之高阁,要仔细揣摸、领悟其中的道理。

    三、公文写作应具备的素质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精彩评论28

正序浏览
宁夏大指 发表于 2013-9-17 23: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好文章!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13-9-26 2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学写了。。。。。。。。。。。。。。。。。。。。。
参与人数 1文银 -20 收起 理由
老猫 -20 恶意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文银 -20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倚天照海 发表于 2013-9-27 16: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虚心学习,天天向上,不松懈,勤勉努力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9-28 1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攒“下锅米”学做“模仿秀”勤练“手中笔”
 
@清晨_De秀 发表于 2013-9-29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到位,从怕写材料到会写材料,需要努力
 
hai 发表于 2014-3-21 18: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吴明世 发表于 2014-3-23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子举的很好,为了三个字,丢了三个官,这个教训深刻啊!
 
满格秘书 发表于 2014-3-24 09: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观其不语 发表于 2014-5-9 18: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讲话稿,语言精炼生动,触类旁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