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无定法”,一篇文章主题、结构、材料、语言等诸多方面质量的高低,与人的写作水平密切相关,写好文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非易事,怎样写好文章呢?至今无人能提供使人一步登天的捷径,它需要个人平时加强训练,不断总结、领会。愚以为,写好一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 y* Q" u4 b$ t5 z. V
一、多读作品,常梳理。
; j* q& c9 L) N/ X G 文章写得好坏与人的知识多寡、阅厉深浅有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里的“会吟”、“有神”、“逸于”是建立在“熟读”、“破万卷”、“劳于”的基础上的。因此,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坚持不懈,方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当然,书读多了,有了材料,并不是任何材料都有用,这就要要好中选优,选取准确、典求平时经常疏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归类。使用材料时,型、有价值的材料,这样才能使文章说服力强,血肉丰满。 $ \3 E! V' _) g- s- w
二、掌握文章的体式规范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 j6 A& z( N6 n. ~$ A6 P1 i 写作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理论、规律和丰富的知识,从采集、构思到表现、修改,每个环节都有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从文章构成要素来讲,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等,都有规律可循;从文体来讲,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尤其必须正确体现体式规范。平时应认真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要常翻阅复习,摸索总结,熟练驾驭它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能首先给文章定下一个正确框架或模式,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对所写的内容进行分析,选用最佳的方式,准确地通过语言文字予以表达。 1 u. h# l* q* g! O6 [
三、勤练苦练。 / V3 ?. P$ t' E! D4 O
写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勤练笔。清人唐彪有一段论述:“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读书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相去甚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这说明写文章要“内”、“外”结合,要借鉴别人做法,藉人之功,更要不怕艰苦,勤练“内”功。凡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到写作时,都强调“做”,但许多人都害怕这个“做”,有的人写文章刚开始兴致很高,但一遇到困难就动摇信心了;有的人则一曝十寒,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突破,一个懒惰的人,是不会有创造有突破的。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其中强调了一个“量”字,同样的道理,一件东西,一句话,本来它是平常的,你要把它写成一篇文章,就必须花费劳动,挖掘潜能,发挥才干,努力去写。也许,你能完成的是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甚至不止一篇。8 ?/ ^' A" w5 O' e* Y3 G# H1 }
四、留心生活,想象生活。 9 j G, a* V: S0 D2 W* @
生活无处不文章。我们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从平凡中发现奇特。有时候,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就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如果我们能够发挥想象,也许一篇文章的模式很快就出现了,比如那么一潭人们熟视无睹的臭水沟,闻一多先生却能发现新意,写出富有象征意义的好诗来。让我们看看他《死水》一文中的句子: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这些句子十分优美生动,想象丰富独特,不留心观察、想象生活,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歌歌词写道:生活是一根绳,生活是一团麻,生活是一条路,生活是一首歌…… 对生活的这种比喻,是深入体验生活和想象生活的必然结果。而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那优美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意境,正是作者对生活充满激情形成的一种创造,至今,这首诗依然充满着生命力。如果不留心生活,想象生活,就会写不出文章来,写出文章也只是矫揉造作、枯燥无味。 & C0 p$ ]+ j A7 P) ?! K) D K8 W' p
五、重视锤炼语言。
) F$ ]9 z! t* U; N
' T& h% `+ s+ _) h( ]# g! f2 B A/ h( {; Q1 ^
评论:我最近几天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思考,想写一手好的文章,做一个别人闻风伤胆的文字刺客。毕竟是要靠文字吃饭的,走精细化道路是必须的。文无定法,但文章有其特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是这样的。—— 陈亮: H% {3 p& t' P% d( a6 A1 D1 f
文章的结构; E# N# [, ?8 S8 }
文章有内容与形式,内容重要,形式也必不可少。& f2 z) `- x7 t) ?2 }: Y5 l
作为形式的思路结构如能新颖别致,发人深省,就会引人如胜。文章应思路清晰,有条理层次,脉络分明。所谓“文脉”、“理路”,即要有逻辑顺序,如因果、转折、并列、递进。如《理想的阶梯》,即并列式,《谏太宗十思疏》是总分总形式,《过秦论》对比论证,《六国论》“不赂者以赂者丧”,因果论证。
+ u1 W1 h; X9 w 小说也是如此,结构讲究如:《祝福》用倒叙手法,先写祥林嫂的死,再追叙原因,设置悬念,揭示主题。都德的《最后一课》故事达到高潮,韩麦尔书写法兰西万岁,随之下课,故事戛然而止。还有双线并行结构,如《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吴用智取,双线并行,最后在黄泥岗交织。十分巧妙。鲁迅的《药》也是双线结构,华小栓吃人血馒头是明线,夏瑜被害是暗线,最后在茶馆交织,矛盾冲突激烈,突出主题,容量大而有条不紊可谓匠心独运,异曲同工。
4 B+ h, n) b" n* D# V+ H! h8 C 评论:一篇好的文章,有逻辑,条理清楚,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写文章,千万不要应酬、自欺、欺人。—— 陈亮
# a2 x" O5 n9 ~1 T- Q
1 U; i# f' [! ~9 P; j* Y' r$ T
0 M3 }$ ^& [" s7 s, A1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