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三明——关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研究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10-9 0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党的十八大的突出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地处闽江上游的三明,境内山岭耸峙,峰峦叠嶂,丹山碧水,森林葱郁,是一块大自然赐予的风水宝地,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三明良好的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逐步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不断拓展三明发展空间,推动美丽三明建设,是当前亟需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三明的根基
   三明市地处福建中西部,东连福州、泉州市,西接中部腹地江西省,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是海峡西岸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全市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273万,辖12个县(市、区),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2007年,市政府组织编制《三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规划建设生态市。2010年,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立市”、打造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作为三明在海西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市第八次党代会更是提出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的宏伟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三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主要体现在:
   1、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优势明显。三明地处闽江上游,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闽江源头位于建宁县境内,境内闽江流域面积22405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36.8%。一是气候条件优越。三明地处副热带南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短夏长,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二是部分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水资源年平均总量213.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7989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70万千瓦。有林地面积达1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居全省第2位。矿产资源总量占全省第二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9种,大宗的有:煤、铁、钨、铅、锌、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蓝宝石等,其中钨、蓝宝石、重晶石等在全国有一定位置。三是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区域广。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木本植物1200种,共有8个森林植被类型,93个群系,126个典型群丛;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国家Ⅰ、Ⅱ级保护野生植物27种、野生动物91种。
   2、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714.2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27.0%,其中国家级607.6万亩、占85.1%;省级106.6万亩、占14.9%;建成国道、省道沿线绿化带314.91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8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平方米;全市共有特殊区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39个,面积12.2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8.0317万公顷;森林公园21个,面积2.312万公顷;风景名胜区7个,面积3.22万公顷。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个、园林城市1个。
   3、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2012年至今,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100%,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继2010年首次达标后持续两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各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4%;辖区三条主要水系(沙溪、金溪、尤溪)1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98%,其中沙溪水质达标率97.2%,金溪、尤溪水质达标率100%。
   4、生态示范创建力度加大。根据生态市创建“三个80%”的要求,即生态市所辖80%的县要达到生态县的标准,生态县所辖80%的乡镇要达到生态乡镇的标准,生态乡镇所辖80%的村要达到生态村的标准。自2005年以来,我老秘网市积极响应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号召,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指导,开拓创新,深入组织开展创建生态县、乡镇、村活动。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96个、省级生态村104个、市级生态村311个。泰宁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2个省级生态县(明溪、建宁)、1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国家级生态村、13个省级生态乡镇、21个省级生态村通过验收。通过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加强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区域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了环境质量,美化了农村村容镇貌,促进了群众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加强环保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5、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显著。2010年,我老秘网市被列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示范区域,农村环保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10-2012年,我老秘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投资33350万元(中央补助和省级配套29750万元),涉及67个乡镇294个村,全市四分之一的农民直接受益。随着示范工作的深入实施,全市建成330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6097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87座垃圾中转站、2122口沼气池、16001个垃圾池(箱、桶),铺设污水管网277.4公里等一大批污染治理设施,项目所在乡镇环保机构基本建立,基层环保队伍得到加强,整治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6、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加强。一是科学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2001以来,全市开展了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共划定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22个。2006年以来,组织开展全市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2年共划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6个,全面完成辖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二是逐步完善水源地保护设施。几年来,完成了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中村乡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建设和界碑、警示牌、宣传牌的设立工作;完成县级饮用水源地整治,关闭或拆除16家排放污染物建设项目和企业,建设截污沟3.8公里,设立标志、警示和宣传牌共13块,围网2公里。在66个乡镇水源保护区建设围网9.38公里,设置标志牌201个。完成大田县坑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网箱清理和12个乡镇饮用水源地整治任务。三是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调查、评估和规划工作。我老秘网市认真组织各县(市、区)环保局开展116个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在省内率先建成三明市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10000电子地图暨数据库,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管理和有效保护水平。
   7、减排指标超额完成。我老秘网市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的中心工作,认真抓好省、市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层层分解下达减排任务,强化减排项目跟踪落实,积极采取结构调整、污染治理、节能降耗、源头控制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减排任务的落实。十一五期间,我老秘网市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COD)削减800吨,削减率为1.7%;二氧化硫(SO2)削减2.4662万吨,削减率为29.97%。“十二五”期间,增加了氨氮(NH3N)、氮氧化物(NOX)两项减排指标。2011年,经过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最终核定,我老秘网市化学需氧量(COD)减排4.11%,二氧化硫(SO2)减排2.54%,氨氮(NH3N)减排3.82%,氮氧化物(NOX)增排2.23%。除氮氧化物外,其他三项指标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在省环保厅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二。
   二、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老秘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控制。但是,目前三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不理想,生态灾害还时有发生,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全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产生旱涝、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一些地方由于园区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等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固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局部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有效库容减少,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一)突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创建生态城市。按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要求,从我老秘网市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出发,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力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和受损生态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把三明建设成为生态经济较发达、环保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人居环境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的开放三明、幸福三明。2015年前,泰宁、建宁、明溪、永安、将乐、沙县、梅列、三元、清流、宁化、尤溪、大田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考核验收并获命名;三明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市考核要求。2016年前通过国家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2、打造生态产业。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方向,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一手抓冶金、机械、林产、纺织、化工、建材等产业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到2014年全市高耗能、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稀土、氟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生物等产业,策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要依托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城市物流园等平台,加快三明“陆地港”、“公路港”、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生态旅游业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策划和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响具有三明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方面,要按照“一县一品牌、一县一园区、一县一实体”的要求,加快三明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园、泰宁丹霞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实力。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要按照“三有三化”的要求,以林竹、果蔬、畜牧水产、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策划、实施一批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市新建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3、推进节能减排。注重源头防范,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一是加强污染减排。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提高负荷率和进水浓度;实施畜禽养殖污染全过程综合治理;加快旋窑水泥脱硝工作;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尽快完成“黄标车”限行区域划分工作,提高机动车环保检测率,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二是稳步降低能耗。建立健全节能监管体系、能源统计体系、考核指标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依法推进节能工作开展。重点开展建材、化学、纺织、造纸等工业行业节能降耗,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单位推行能量系统优化,降低企业综合能耗。开展企业综合系统节能示范和推广,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加快工业锅炉和窑炉改造,提高运行热效率。
   三是逐步降低水耗。严格新建项目准入,设立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改进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中水回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出台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意见、制定节水规划,鼓励企业大力研发节水的技术和产品,在全市全方位深入推广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开发一批水循环经济技术、创设一个良好的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对95%灌溉渠道实行生态化修砌,提高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节约水资源。
   4、深化污染防治。
   一要突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生态保护建设等工作任务,全面改善沙溪、金溪、尤溪等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流域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全市域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加大对重点湖泊、河道的环境整治力度,严禁非法采砂、洗砂。加强矿山生态破坏及“青山挂白”的治理和修复,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开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加快经济林、生态林和景观林建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健康种养模式,科学施用农药、化肥。
   二要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以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为重点,推进火电、化工、冶金、建材、印染、电镀、食品、煤炭、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重点污染源(包括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监督性监测和在线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工作,督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积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
   三要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县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5、保障环境安全。严格执行环境监察制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对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强化挂牌督办和后督察。严厉整治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敏感区域、重点流域的监管,特别是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易引发重大环境问题的化工、重金属、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严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要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督促编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设施,加强应急演练,有效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妥善处理群众电话信访投诉,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诉求,切实维护辖区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强化措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1、强化机制创新。
   一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用足用好有关生态补偿资金,使专项资金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结合三明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真正做到“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
   二要健全评价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合理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谋长远;既抓发展,又抓保护。要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制,强化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的环保工作责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生态环保工作不达标的地区和部门,以及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要健全投入机制。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在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要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都要积极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四要完善应急机制。要高度重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督促所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或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危险化学品、重金属、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要切实落实各级生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演练,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事件。
   2、强化政策引导。
   一是研究政策。围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和省不仅制定了规划,而且已出台和正在制定相应配套政策。要重点围绕产业升级、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把这些政策逐项理清楚、研究透,并结合三明实际,制定更具针对性、指导性的政策措施。
   二是用好政策。比如,《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向原中央苏区县倾斜;将闽江源列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投入力度,等等。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支持革命老区苏区、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汇报、对接力度,切实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好用活。
   三是争取政策。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等政策法规,省里也将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密切关注,找准争取政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及早策划项目、对接项目,积极争取更多中央和省政策性项目资金,加快推动我老秘网市生态建设。
   四是拓展政策。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家、省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到环保带来的好处,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3、强化环保队伍。根据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硬性规定,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机构的能力建设及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要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我老秘网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在经费保障、人员编制上予以倾斜,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机构建制,配备必要的监测执法等设备,支持各级环境监测执法标准化用房建设。
   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环保基础数据库,建立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体系,逐步建成以地表水、空气、噪声、污染源、生态和应急监测为主的全市环境监测网络。
   三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管体系,完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强化对排污单位的监管,有效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水平。
   4、强化宣传教育。以环保新闻宣传报道为重点,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市民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以“环境友好(绿色)社区”、“环境友好(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等为重要载体的绿色创建工作,强化对社区、学校环境质量专项治理,做好社区和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工作,逐步建立环境优美、舒适安宁、生态高效的社区、学校环境。到2015年,全市各级“环境友好(绿色)学校”达学校总数的25%以上;50%的社区达到“环境友好(绿色)社区”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总结推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试点经验,推进农村环境教育试点工作,试点区域有组织接受环境教育率达65%以上。以纪念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围绕年度主题和推进环保中心工作,策划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生态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三明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三明市环保局课题组
 

精彩评论62

正序浏览
不负青云志 发表于 2021-5-31 0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
——深圳光明新区创新引领海绵城市示范的报告
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作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建成约1.9平方公里示范项目,包括9个海绵小区、7条海绵道路等,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新模式和新型绿色城市的发展典范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主要结合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和我国城镇化特点提出。它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形成“渗、滞、蓄、净、用、排”有机结合的水系统,缓解城市内涝,系统性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就是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
海绵城市由谁建、怎样建、建成什么样、又将如何监管等诸多问题,涉及政策、法律、技术、资金等方方面面,迫切需要试点探索。据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自2011年10月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个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6年4月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成为先行先试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至此,新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创新引领海绵城市示范。
感受体验“海绵”功能
记者来到光明新区凤凰城公园路北段。这条长约1公里的马路表面上看与普通马路没有什么差别,但不同的是整条马路上没有一个雨水篦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隐藏在路边的开口立缘石。它可以把路面上的雨水通过豁口汇聚到旁边的生物滞留带,把收集到的雨水通过滞留、蒸发以及净化沉淀后再排入到市政管道,这样收集的雨水减少了杂质,更洁净。据介绍,这个“生物滞留带”从下到上还分为蓄水层、植土层、底部蓄水层、素土层或路基层。年均雨水径流污染物可消减40%,年均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60%,可有效削减径流峰值流量,提高道路排水系统的防洪标准,缓解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光明凤凰城和润家园社区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建设中小区道路和场地采用多种形式的透水砖、植草砖铺装,整个小区透水地面面积超过62%,大大降低了地表径流。
“海绵”功能在光明凤凰城片区随处可见。据了解,目前,光明凤凰城片区已建成约1.9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包括9个海绵小区、7条海绵道路等)。试点区域将以问题与目标为导向,编制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详细规划(涉及十余个相关专业),系统布局海绵城市相关设施,梳理近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共54项,涵盖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等项目。
体验——美观、舒适与新理念;感受——绿色、和美与新思维。光明新区如此超前理念、如此改革胆略、如此创新举措、如此显著成效,值得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设计者、探索者、践行者深刻思考和启迪。
本帖隐藏的内容
是示范要求  更是使命担当
绿色新城一直是光明新区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光明新区对海绵城市试范不仅作为国家要求,更是以责任使命担当,作为重大改革项目,精心打造。如今,新区融合多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和使命,承接有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区, 国家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国字号关联项目。在这片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万的热土上,新区正在用智慧和汗水演绎绿色新城的“光明梦”。
新区成立之初,由于地下排水管网不完善,地面硬化面积过多,雨水吸收、储蓄、渗透、净化功能低下,城市内涝、地面溢流雨水污染和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光明新区成立伊始就注重并积极探索推进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
新区被住建部列为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后。更是以高度自觉,大胆探索,通过新型城镇化、循环化、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等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实施战略转型规划引领、两手并重系统治理、以点带面空间均衡、过程管理机制保障、智慧提升全面参与五大策略,以规划转型引导和智慧城市辅助为两大手段,共同实现光明新区建成海绵城市、绿色新城的目标。
最近,新区专门召开中德海绵城市项目交流研讨会,提出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与严谨思维,高质高效地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使其成为新区“国际化现代化绿色新城”建设目标的重要成果之一。
11月7日,新区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作《海绵型城市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专题讲座,介绍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等问题,为海绵城市建设支招。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华楠和新区领导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认真参加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驾驭能力,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深圳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全力开展光明新区凤凰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全市率先完善形成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评估的配套机制,并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确保2020年全面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项目带动  全面推进
为使绿色新城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新区以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之落地生根;以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示范作用加速试点建设。
新区海绵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6年8月以来,新开工的海绵城市相关政府投资项目为绿地雨水渗排系统示范工程。主要建设多类绿地常见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设施,包括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进水井和雨水储水模块、配水系统、雨水花园7组、渗透洼地2组、过滤雨水花园+渗透洼地3组、渗透管井、综合性渗透设施等。这些项目目前正如火如荼加紧施工,预计明年3月完工。
目前,已建和在建政府投资项目17项,涵盖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城市水系、水污染治理等项目类型。
建设与小区示范项目(4个),创新采用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等工程措施。如,新区群众体育中心,是采用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低碳、绿色、环保、低影响开发的体育馆,并按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评价和验收。建设2.3万平米的绿色屋顶和1.3万平米的透水广场、生态停车场,透水面积超过总用地面积90%,配建500立方米地下蓄水池,收集经绿色屋顶等设施净化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浇洒。
市政道路示范项目(4个),主要采用下凹绿地、透水道路等工程措施。如公园路、门户区36号及38号公路,总长超过10公里,采用各种温拌及再生透水建材等新型材料,在道路中央和两侧绿化带建设下凹绿地,将雨水汇集后经下凹绿地过滤、滞蓄、渗透、净化,超设计能力雨水则通过溢流口进入市政雨水管道。通过模型模拟,三十八号路可以实现原设计排水系统排水标准由2年一遇提高到4年一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0%,节约15%的市政杂用水。
公园绿地示范项目(3个),采用植草沟、滞留塘、地下模块蓄水池等工程措施。如占地超过50公顷的新城公园,年综合流量径流系数控制在0.1,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0% 。年收集回用雨水1.5万立方米、回补地下水25万立方米,大大减轻下游市政雨水管道排水压力。
城市水系和水污染治理示范项目(6个),采用湿地、稳定塘等源头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恢复原建水循环系统使整个系统运行起来,然后采用人工净化系统提升水质,最后构建水生态系统塑造亲水空间。水污染治理项目主要为新建雨水管道、改造建筑立管等措施。  
水系湿地示范项目,主要通过自然水体、调蓄池、人工湿地(美人蕉等)、稳定塘等措施,既能蓄滞雨水、又能自然净化。经多级净化后,湖体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好一派绿色新城的“海绵”景象!
                      创新突破  示范引领
光明新区之所以在短期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新模式,主要的在于创新突破,真抓实干。在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建设海绵城市中早前实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在雨洪利用规划中明确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率先强制一定规模建设项目配套建设雨洪利用设施,率先将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纳入规划“两证一书”中,率先对各类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进行细化,为深圳市乃至我国推广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奠定了示范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实现四个创新。
创新管理体制,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法定化引导。通过与市规土委、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合作,编制《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低影响开发技术规范》,推进新区低影响开发的法定化。颁布《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实施办法》,理顺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政府职能分工,形成管委会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推进态势。
创新运行机制,做到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化操作。利用“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排水许可证”、“环评”等现行管控环节,将海绵城市创建的重要指标列入许可证,作为项目建设和规划许可的重要条件。在不新增管控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建设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为鼓励企业主动投入海绵城市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雨水综合利用措施,以新区名义出台《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示范项目建设激励政策》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评价、评级及奖励办法》,考核项目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根据考核结果,分级予以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深圳市绿色建筑评级加分和资助,引导社会资本持续投入,形成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评估和激励机制。最近已编制出台全市首个《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PPP 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包总投资约20亿元。
创新工程技术,运用国内外新技术和新材料。积极对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以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示范区为基地,应用透水车行道沥青、温拌透水沥青、新型下沉式绿地、新型雨水花园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探索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本地化路径,优选适于本土特点、费效比高的设施。以光明新区示范项目为蓝本,探索低影响开发生态雨水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效能,为转变我国传统排水理念,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提供实证和样本。
                    务实探新路  试点结硕果   
务实探新路,试点结硕果。由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光明新区,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示范深圳和国家海绵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政策机制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基本完善低影响开发规划和研究。先后编制完成了《光明新区再生水及雨洪利用详细规划》、《门户区低影响开发详细规划及实施方案》等总规﹑详规层面的规划,注重科研支撑和建设项目引导。二是率先出台规划设计导则。根据新区用地布局,结合水文软件进行模拟试算,将新区规划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不增加的目标分解到地块,再将地块的综合径流系数目标分解至其下垫面属性的控制指标上指导规划设计。针对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城市水系、建筑与小区等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制定具体的规划设计要点,要求在编制修规或开展项目设计时,在园林、道路交通、排水、建筑等各专业设计方案中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三是开展将低影响开发指标纳入现行行政许可试点工作。政府各相关部门按职责严格把关,将低影响开发指标纳入现行行政审批审查机制:发改部门负责对项目建议书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投资进行审核。规划国土部门将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要求作为土地划拨或出让的依据,并负责按照低影响开发的要求进行规划审核和验收。建设部门负责按照低影响开发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图审查及竣工验收。
生态环境效益基本显现。示范项目类型多样,新区低影响开发示范项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分布密度上都位居全国前列。成本增量低。根据现有的工程实例估算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综合单价约为350元/平方米,将低影响开发设施成本分摊到地块单位面积的增量成本约为50-150元。增量成本可以接受,且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不改变市政道路的管径,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项目综合效益明显。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改善局部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方面有一定作用,如透水砖铺装路面的近地表温度比普通混凝土路面低0.3℃左右,近地表相对湿度大1.12%左右。多个科研机构对新区开展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降雨径流的控制效果试验研究。以道路的透水铺装(透水沥青)为例,通过历时两年的监测,得出与传统沥青道路相比,透水沥青道路径流雨水中的SS、COD平均分别降低了94.76%和83.84%。透水沥青道路的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平均较传统沥青道路降低了76.70%和74.92%。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如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达到65%以上。
国内领先地位基本奠定。新区积极对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课题,以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示范区为基地,应用透水车行道沥青﹑温拌透水沥青﹑新型下沉式绿地﹑新型雨水花园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探索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本地化路径,优选适于本土特点﹑费效比高的设施。以光明示范项目为蓝本探索的低影响开发生态雨水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效能,为我国传统排水理念的转变、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提供实证和样本。2014 年11 月住建部颁布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新区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研究等成果纳入其中。近年来,陆续接待国内外各城市领导及专家的考察学习多达2500余人次。
同时,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的成果硕果累累。2015年,光明新区已有6个项目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认证。截至目前,光明新区共推进139个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679.1万平方米。已有34个项目共319.61万平方米建筑通过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设计认证。其中,通过国标一星认证项目26个,二星6个,三星2个。
新区的探索成果,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群众因“获得感”对海绵城市建设也给予极大认同、理解和支持。
本帖隐藏的内容
改革不停步,攻坚再出发
新区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光明新区不断总结经验,将根据国家和市海绵办提出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攻坚破难,努力探索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光明模式”。
新区管委会主任、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邝兵表示,新区坚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新区绿色发展大局,不断加强工作力度,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要求、任务分工、责任单位,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引入海绵城市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涉及规划、园林、水利、给排水、道路等多专业协调。为提高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可达性,争创国际一流海绵城市,新区将公开招标聘请海绵城市技术咨询顾问,构建“政府+职能部门+技术咨询顾问”的综合执行团队,全力推进试点建设。
新区将尽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配套机制覆盖,利用深圳独特
的法制优势、技术优势实现创新推动海绵城市创建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出台文件形成覆盖建设海绵城市机制、技术和资金的全面体系。
率先开展流域水系统规划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以流域治理为理念的新时期水务工作,试点在凤凰城流域开展以水资源、水安全、水质量、水生态为目标的水系统规划与治理工作,然后在全区其他流域推广。同时,协同其他行政部门开展绿环工程、易涝区治理工程、完善管网系统建设等等相关抓手工程。
加强低影响开发建设的配套机制,完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形成以政府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形成海绵城市创建的经济激励政策。针对已建区域,整体开展提升工作。推进国家水专项课题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多城联创,发挥综合效益,共同实现光明新区建成海绵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的目标。
 
xunqiangpang 发表于 2017-8-18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4、强化宣传教育。以环保新闻宣传报道为重点,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市民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以“环境友好(绿色)社区”、“环境友好(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等为重要载体的绿色创建工作,强化对社区、学校环境质量专项治理,做好社区和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工作,逐步建立环境优美、舒适安宁、生态高效的社区、学校环境。到2015年,全市各级“环境友好(绿色)学校”达学校总数的25%以上;50%的社区达到“环境友好(绿色)社区”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作为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总结推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试点经验,推进农村环境教育试点工作,试点区域有组织接受环境教育率达65%以上。以纪念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围绕年度主题和推进环保中心工作,策划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生态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三明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三明市环保局课题组
 
贺州皮皮 发表于 2017-5-31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减排指标超额完成。我老秘网市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的中心工作,认真抓好省、市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层层分解下达减排任务,强化减排项目跟踪落实,积极采取结构调整、污染治理、节能降耗、源头控制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减排任务的落实。十一五期间,我老秘网市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COD)削减800吨,削减率为1.7%;二氧化硫(SO2)削减2.4662万吨,削减率为29.97%。“十二五”期间,增加了氨氮(NH3N)、氮氧化物(NOX)两项减排指标。2011年,经过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最终核定,我老秘网市化学需氧量(COD)减排4.11%,二氧化硫(SO2)减排2.54%,氨氮(NH3N)减排3.82%,氮氧化物(NOX)增排2.23%。除氮氧化物外,其他三项指标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在省环保厅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二。
 
王怜花 发表于 2018-4-15 03: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香格里拉 发表于 2021-9-13 18: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康疗养生旅游、商务会议观光旅游和农业观光等旅游综合功能于一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构建成为适应旅游时尚的国家4A级精品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旅游发展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突出生态、安全、优质、高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等生态农业板块。严格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境内无滥伐、滥采、滥垦、滥挖,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荒山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及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使XX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逢考必过666 发表于 2021-5-19 1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一)突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高高世代功勋 发表于 2017-12-4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reYouOK? 发表于 2018-6-2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党的十八大的突出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地处闽江上游的三明,境内山岭耸峙,峰峦叠嶂,丹山碧水,森林葱郁,是一块大自然赐予的风水宝地,在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三明良好的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逐步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不断拓展三明发展空间,推动美丽三明建设,是当前亟需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哈刚 发表于 2017-12-20 0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持续突破的五年。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两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30条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率先颁发苏中地区乡镇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累计新增个体工商户27761户、私营企业6650家,注册资本335.4亿元。
 
dabao2019 发表于 2019-7-26 1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三明要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市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三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民乐炯炯 发表于 2014-6-12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有很好的借鉴性,值得学习!!!!!
 
汤姆 发表于 2014-6-13 14: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很深刻,观点很鲜明,收藏了
 
潇湘子 发表于 2014-6-17 0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潇湘子 于 2014-6-17 09:15 编辑

三四年前,我写了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典型材料,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已成功。看了大秘的文章,翻出旧作一看,还是比较稚嫩。http://www.doc88.com/p-891572169756.html
 
欢喜活力 发表于 2014-12-3 2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硬性规定,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机构的能力建设及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要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我老秘网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Only越 发表于 2014-12-4 1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篇好文章,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睿天使 发表于 2014-12-4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学习到大手笔的写作,对自己的理论水平很是提高
 
54琥珀 发表于 2015-5-4 16: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贴切实际,而且很有指导意义,不错。支持原创。
 
新月宝贝 发表于 2015-8-18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排指标超额完成。我老秘网市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的中心工作,认真抓好省、市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层层分解下达减排任务,强化减排项目跟踪落实,积极采取结构调整、污染治理、节能降耗、源头控制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减排任务的落实。
 
加油阿卡 发表于 2015-9-21 2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很值得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