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推动三明老区苏区跨越发展的研究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10-19 0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的发展十分重视,继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之后,2012年6月国务院又下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是加快老区苏区发展极为难得的机遇。三明作为重点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如何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和省上的扶持政策,加大力度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当前需要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三明市落实中央和省上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一)中央、省上出台政策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央和省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与福建老区苏区发展直接相关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2007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强调“老区优先、适当倾斜”的原则,对老区实行“八个优先”;2011年5月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此外,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对支持老区发展作了明确部署。二是福建老区苏区参照执行的中西部发展政策。其中支持西部开发政策有:《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等18项。促进中部崛起政策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等7项。支持中西部发展政策有:《财政部关于印发<中西部等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16项。三是中央有关部门的具体扶持政策。共有10个大项90个小项,其中:农业农村方面有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27项;社会事业方面有县级综合档案馆、农村敬老院等26项;财政方面有教师绩效工资转移支付、中央政法经费转移支付等9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通村公路建设等6项;此外,还有城建、科技环保、旅游业、政法、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方面共计22项。
   (二)三明市落实中央、省上扶持政策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通过对老区苏区政策的研究运用,在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在产业发展方面。2010和2011年,全市产业振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98个项目,获得中央、省上补助资金1.33亿元;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全市149个科研项目获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立项,共获项目资金4624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配送中心、集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社区便利店建设、流通发展等一批项目,都获得了中央、省上的资金扶持。
   2、在农业水利建设方面。2010和2011年,全市农业系统共争取项目28个,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3601万元。水利系统共争取省级以上资金22.8亿元,其中闽江上游沙溪流域防洪三期工程、闽江上游金溪流域防洪二期工程和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共争取资金3.6亿元。
   3、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2010和2011年,实施省道建设项目17个,建成通车473公里,争取省级补助9.1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662公里,争取省级补助2.98亿元,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乡镇通达公路硬化率达100%。完成国省干线路面改善工程263公里,完成国道205线等交通繁忙路段的路面改造工作。
   4、在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方面。2010和2011年,教育部门运用有关政策,共争取国家助学、学校建设等补助资金9.04亿元;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和省上补助1.75亿元;文化系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护、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争取国家和省上各类扶持资金2.1亿元。
   5、在民生保障方面。2010年和2011年,共争取中央、省级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4.76亿元,争取地灾防治和受威胁居民搬迁资金1.33亿元, 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补助2.6亿元。同时,按照有关政策,实现中央对原苏区县的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给予100%补助;对其它县(市、区)的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给予50%补助。
   6、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2010年以来,共争取水土流失治理资金1.9亿元,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共争取补助1.5亿元;污水处理项目获得补助资金2.73亿元,垃圾处理项目获得补助资金1220万元,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和各种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争取中央补助和省级配套资金2.97亿元,涉及67个乡镇294个村,全市四分之一的农民直接受益。
通过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促进了革命老区苏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实现“三个翻番”,其中7个原中央苏区县GDP 年均增长14.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比重从2005年37.7%提高到2011年的39.3%,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对老区苏区工作的推动上,一是强化对老区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老区苏区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市委老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配齐配强市老区工作班子,建立老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老区发展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委黄琪玉书记和邓本元市长就如何落实西部政策对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政策情况,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加大申报苏区县工作力度。2008年,将乐县、沙县被确定为“中央苏区范围”,我老秘网市中央苏区县由5个增加到7个。自2009年起,其余5个县(市、区)都在全力推进“申苏”工作,中央领导对我老秘网市申报“中央苏区县”工作作出专门批示。目前,有关申报材料已上报,待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确认。三是出台扶持发展具体政策。2008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三明市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2011年7月市委再次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制定三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时,都专门部署老区苏区工作,推动老区苏区发展。
   二、我老秘网市利用老区苏区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老区苏区意识不够浓厚,对中央、省上出台的加快推进老区苏区发展政策研究不深,运用不活,办法不多。老区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大,如何让中央有关部门更好地了解三明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更好地反映老区苏区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在更大程度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的思路不够拓展,举措不够有力。
   (二)项目对接成效还不够明显。一些部门和县(市、区)重争取项目,轻项目实施管理,就项目跑项目现象比较多见。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策划、包装的大局意识、整体意识不够强,能推动老区苏区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特别是强化造血功能的项目不多。一些申报项目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达不到中央 有关部门提出的补助要求。
   (三)部分政策的落实还不够到位。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的10大类90个小项中,有19个小项未争取到资金。红色苏区优势不够凸显,一些苏区县在争取政策扶持时得到的资金还不如沿海非苏区县。由于老区政策涉及中央和省上多个部门,我老秘网市在争取项目时,部门之间、县(市、区)之间横向联动不够,联合争取项目的合力不强,各县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
   三、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加快老区苏区发展的建议
   (一)组建专门工作团队,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和梳理。
   1、深入研究政策。由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组建政策研究工作班子,深入研究对接国家和省上支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有关政策,掌握政策取向,熟悉项目和资金的争取途径,安排好争取上级支持的年度计划,力争有更多项目得到中央和省上的扶持。
   2、认真梳理政策。分析比较有哪些政策产生了好的效果,哪些政策还没有用好用足,哪些政策还有较大的利用空间,与周边市相比哪些工作需要改进提高。对争取力度不够大、到位资金不够理想的政策,要加大争取力度;对有较大利用潜力的政策,要统筹安排,超前谋划,争取得到倾斜支持,提高政策利用成效。
   3、灵活运用政策。对新出台的政策,比如,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向原中央苏区县倾斜;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级市资金配套;加大对原中央苏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将闽江源列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等。要深入研究有哪些政策可以套用,哪些工作可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范围,及早谋划、及早上报,力争得到国家和省上更大支持。
   (二)加强政策运作落实,争取老区苏区发展取得新成效。
   1、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中央省上有关扶持政策的运作落实,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在企业技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现代流通等方面,健全项目储备库,力争每年滚动储备重点工贸项目100个以上。对已经上报的项目,积极跟踪,争取尽可能列入中央、省投资计划盘子。抓住国家、省上加大新兴产业和企业技改扶持力度的契机,在安排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时向老区苏区县倾斜,优先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盘子,力争每年获得技改扶持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在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策划一批好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盘子,力争到2015年每年争取老区苏区政策资金1亿元以上。加紧策划100个科技招商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老区苏区产业实力,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自身力量建设新老区。
   1、发挥老区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新时期三明老区苏区精神,充分尊重老区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求真务实,埋头实干,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2、抢抓发展机遇,落实发展举措。紧紧抓住中央支持老区苏区发展,福建省加快落实“三规划一方案”的重大机遇,围绕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强化老区苏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镇规划、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各方面工作,切实把“老区优先、适当倾斜”的原则和“八个优先”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加快推动老区苏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3、加强对老区苏区发展的组织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全力支持老区苏区加快发展。要加强对老区苏区挂钩帮扶,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等对口帮扶活动,实现老区苏区经济较快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为老区苏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卖女孩的小火柴 发表于 2014-11-4 1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正好写一篇类似的调研报告,很具借鉴意义啊!
 
gouzhiyong 发表于 2018-5-10 1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中央省上有关扶持政策的运作落实,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在企业技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现代流通等方面,健全项目储备库,力争每年滚动储备重点工贸项目100个以上。对已经上报的项目,积极跟踪,争取尽可能列入中央、省投资计划盘子。抓住国家、省上加大新兴产业和企业技改扶持力度的契机,在安排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时向老区苏区县倾斜,优先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盘子,力争每年获得技改扶持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在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策划一批好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盘子,力争到2015年每年争取老区苏区政策资金1亿元以上。加紧策划100个科技招商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老区苏区产业实力,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
 
guomingwei111 发表于 2019-10-9 1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新兴产业等领域,策划一批好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盘子,力争到2015年每年争取老区苏区政策资金1亿元以上。加紧策划100个科技招商项目,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