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村发展] 余爱民:湖北新农村建设十点思考

[复制链接]
山不能为大匠 发表于 2013-12-24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最近一段时间,我就湖北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些调查,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座谈会和专家学者的研讨会,并集中学习了党的三代领袖和新一届领导人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综合调研与学习体会,我就湖北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十个方面的思考,供领导参考。

 一、纠正七种工作偏向,树立两大战略思想。当前,在基层干部的认识和工作中有这么七个方面的偏向,或者叫误区:一是屁股不正。绝大多数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头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在抓,也有的市县包括乡镇领导没有把这项事情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招商引资这三件事情上(这三件事当然要特别重视和下大力去抓,同时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基层工作的重点)。他们以为新农村建设短时期见不了成效,还是抓工业、抓城建、抓招商来得实一些、快一些,所以两个屁股更多时间坐在这些“树形象,出政绩”的板凳上。二是计划不够。一方面没有比较全面的部署。很多地方新农村建设规划作得比较好,有总体规划、分步落实计划、具体项目策划,有的还有分区域、分类别、分乡镇、分片分村的方案(也有人担心这样突击作规划会流于形式化,难以科学化),而有的地方作得过于笼统或过于简单甚至没有作规划。另一方面没有比较长远的打算。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三五年就可大功告成,不就是“五改五通”那几件事吗?有的发展步子快一些、“已改已通”了的地方还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了呢(而今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究竟要搞多少年也是说法不一,林毅夫提出应以2020年为宜,茅于轼认为需要40-60年)。三是把握不准。大家理论上都明白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放在生产发展上,可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地方还是把重点放在新村庄建设上,觉得只有新村庄建设才有体现新事业的形式和成果。而有的地方不是从本地实际和本身能力出发,好高骛远,追新求洋(房子多搞徽派或者欧式)。四是方法不当。有的一开始就提出要整乡推进(方式不对);有的规划没出来,建设已上马,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程序不对);有的地方两手向上,好像还有个向上要钱的坛盖理论,谓之“十个坛子六个盖,你不去找就无盖”,有的地方还想着两手向下,想借机找老百姓收点钱呢(措施不对)。五是典型不真。典型示范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有效举措,全省每个地市都在树典型,创模式。可有的地方的典型和模式是举全县之力包装出来的,这种速成包装的典型和模式没有推广价值,只合供有的领导考察和蒙外地干部参观。六是作风不实。有的地方重贯彻不重落实,重学习不重实践,重形式不重内容,重面子不重体子。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学习培训热、参观考察热,钱花了不少,事没办一件。七是起步不齐。绝大多数地方都在“起步走”,有的地方还在“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踏”。有的是很茫然,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有的是在等待观望,认为时间长着呢,反正从中央到省市也没有具体的任务指标和考核要求。凡此种种,我们应该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纠偏更正。

在新农村建设开局时期(较长一段时期),我觉得应该树立两种战略思想,即打持久战和打歼灭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胡总书记和温总理指出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完成,必须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这个准备,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遇到困难就容易气馁、容易打退堂鼓,就不容易有大目标和大作为。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具体问题,一年一年地去完成既定任务,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规划目标。这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打歼灭战。不打歼灭战,持久战将持而不久,失去意义;不准备打持久战,歼灭战将容易满足,失去方向。

二、进一步做好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逐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在湖北省已经结束,我以为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为农民不断地在土地上进进出出,对农民土地上的侵权行为也不会停止;而有的地方的工作虽然上级组织验收合格了,但不一定到位了,农民尤其是外出打工农民不一定认可了。据有关方面统计和我调查,今年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方面的材夜思仍然居高不下,个别地方农民与农民之间发生争斗引发了恶性案件。我们应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真正确权确地到每一个农户,到每一块土地。在此基础上,也要做好逐步规范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工作,朝着适当规模经营的方向努力。要坚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行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阻碍和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当前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有两个关系必须摆正,一是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与引导农民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关系上,应首先服从前者而不可以强调后者牺牲或损害前者的利益;二是在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与发展规模经营的关系上,还是应该首先服从前者而不可为了后者牺牲或者伤害前者的利益。当前有的地方正在探索开展的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应该积极肯定,但要有严格的试验范围和条件,决不可以影响广大农村广大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稳定,或者在这个方面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当前全省正在探索开展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其核心也是要确权给农民,要把现在集体经营的山林确权给广大林农,把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还给老百姓,从而达到资源增量、产业增效、林农增收的三赢效果,这是林业产权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这是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拓展和延伸,这是农村业已完成的第一轮改革和第二轮改革的补课。一句话,稳定和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我们务必要打牢夯实这个基础。——之所以把这一条提到特别明显的位置,是因为在新农村建设的新的伟大事业中,我们的一些干部包括中层和基层的干部很容易忽略这个基础性的问题,只顾“往前看”,忽视“朝下看”。

三、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开局时期的积极性。为什么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上头热下头凉,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太高,至少不像分田单干那会儿激情膨发,也不像税费改革那阵子喜情洋溢?农民是最实在的。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是为他们谋幸福生活,但十几年几十年才看得见明显效果,眼下呢?你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给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你就得从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眼,找上下合力能够短时期内解决或者能明显展现阶段性成效的问题着手,作为新农村建设开局工作的切入点。这好比进行一个伟大的战役,先要打几个胜仗鼓舞士气,提高斗志。这是战争中的策略,也是工作上的战略举措。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也是这个道理。当前,农民急着要办的事很多,湖北省开展的“五改五通”就是解决这方面突出问题的。据我调查,“两水”最急,生活上最急的是安全饮水,生产上最急的是农田水利;“两上”最难,一是(子女)上学校难(一人上大学,全家穷十年),二是上医院难(一个感冒两担谷);“两价”最怕,前怕农资涨价,后怕农产品跌价;“两贪”最恨,既恨干部贪污钱财,又恨干部贪污政策。就在我这篇文章完稿的时候,湖北省委召开了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解决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若干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十个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调查的这些问题大都在其中。各地要按照省委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去办一些短时期能办好的最迫切的事情,务必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的农民群众开局时期有很高的积极性。

四、下决心解决农田水利问题,积极稳妥解决乡村债务问题。是拦在新农村建设前进路上的两个坎,必须跨过去而没法绕道走。农村水利问题中的大问题国家正在解决之中,我这里说的是中小问题,也就是中小型函闸泵站严重老化、中小型河渠沟港严重於塞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不解决就有可能出大问题的时候。据我调查的一些县市,“旱则一片枯黄,渍则一片汪洋”,连续下得三五天大雨,就要渍成大灾、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绝收。解决这个问题,县乡两级是缺乏能力的,只能是国家抬大头。很高兴,不是我个人而是全省农民很高兴,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意见》已经把这个问题列入到了当前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之中。这是湖北农业、湖北农民期待多年的一件大好事,这真是湖北农业和湖北农民的福音!欢喜之余我在想,省里财力也有限,我们还应该两头去努力,一头是向上努力,争取中央必要的扶持,使其纳入国家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粮食主产区扶持的大计划之中;一头是向下努力,基层应该并且可以有所作为,都说是“毛泽东时代修的水利”,还不是本地干部群众挖出来的河吗?虽说时代不同了,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干,没有干不成的事。另一个问题是乡村债务,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调查的有个县村级债务3.6亿元,村平47万元,人平368元,百万以上欠债大村69个;乡镇债务也是3个多亿,乡平上千万元。有的地方问题严重到了“工作无法运转只有借、干部无法维持只有换、事业无法发展只有拖、讨债无法应付只有躲、债务无法化解只有等”这样的地步。基层的感觉是,上头对这个问题好像一直“存而不议”,当然也想了很多办法,但终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总是年年强调“锁定旧债,禁增新债”。实际的情况是旧债锁不住,新债禁不了。这个问题必须面对,必须拿出有效举措,还要抓紧,不能再拖了。我认为,一是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据我了解,老百姓和基层干部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也有效果。比方说自发组织起来清帐核债、换据降息、农户之间互相冲抵、清收欠款党员干部带头、变现资产、用外出打工农户土地流转收入还他们的欠债、精减村组干部、紧缩开支、民主理财等等。二是国家应该“买自己的欠单”。有迹象反映国家可能要解决普九方面的欠债,还应该扩大买单,比如当年应该国家和政府负担而转嫁给乡村负担造成的欠债,还有过度征税、不据实征税造成的欠债等等。最近我们国家一口气免了非洲不少的欠债,自己家里的欠债应该也有财力解决一些。三是在相关政策上给予适当的空间。比如在允许制定还债计划、依法清债、清收历年欠款、土地流转收入还债等方面是可以考虑稳妥出台政策的,还可考虑负债过重的乡村纳入新时期扶贫范畴来支助,或者请上下部门单位和大中小型企业对口帮扶化债,像扶贫攻坚那样,作为系统工程,制订完整规划,限定时间完成。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体制和经济服务体制支持。9月初,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力争五年时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任务。湖北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已经先行一步,走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前面,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主要是从体制上开始消除机构臃肿的弊端;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更新了思想观念,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改善了干群关系。在目前形势和条件下继续深化改革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孤军深入困难多、部门利益协调难、法律政策适应迟、中介组织发育缓、 乡镇债务压力大、政府职能转换慢,再加上县市改革没有动,上下不配套。湖北下一步应该怎么搞?省委省政府已于近期召开会议作出新的部署,我们要抓紧贯彻落实。我个人体会,一要正确认识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与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关系,正确认识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形势,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改革成果,推进改革深入,提前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任务。二要把握湖北农村综合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强化新机制的宣传推广工作,建立与老百姓的互信关系,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创造这种新机制运行的优良环境。要加大新机制建立初期的政府支持和鼓励,使他们能够迅速地站得起来、走得出去,办得好事,真正能担当起为农服好务的职责。要在重点推广“三种模式”的基础上,鼓励大胆创新,放手探索,只要有利于提高为农服务质量,老百姓又能接受和喜欢的形式都可以搞。要逐步淡化行政色彩,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要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使其始终保持为农服务的本色而不致于异化。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用法律和法定的的形式明确他们的性质、宗旨、地位、组织形式和他们的权利、义务,使他们的活动有法可依,使他们能够迅速地健康地成长壮大。要根据市场经济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服务百姓发展需求,来确定乡镇政府职能,规范乡镇工作,规范干部行为。三要进一步解决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要完善全员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做好分流人员安置工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缓县市改革成本压力;要继续探索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途径;要进一步做好财政供养编制人员的网上公示和实际监管工作;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改革之后的相关工作制度,特别是引导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考核评估制度。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会议要求和省委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国营农场改革、小三场改革、林业产权改革等改革工作。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市工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壮大县域经济。这一块主要关系“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它是农村中的城市工作、农业中的工业工作、生产中的建设工作。对这一块上下都已形成共识并高度重视,都在拼搏求索努力做大做强,有的甚至全神贯注和全力以赴。我在前面把有的地方主要领导“两只手死死抠住这条鱼”说成“屁股不正”的问题,其实,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这一块虽然成效显著但还做得不够,湖北跟过去比,已有长足发展,跟沿海比,确实差距很大。还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扩权强县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民间创业热情,激发自我创新活力,培植长期发展后劲,形成互相赶超态势。另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处理这一块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要把握重点,党的三领导人都曾明确指出,地市以下的党委政府必须把农村工作放在第一位,新一届党中央更是把农村工作提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重中之重的地位是应该在总体部署、资金投向、领导分工、时间分配等主体要素上体现出来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木、因小失大。我们还要正确理解、统筹安排。要把这一块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因为它本身就是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极、重要支撑点、有力推进器。但也不要因此以偏概全,甚至让这一块挤占了甚至遮盖了、代替了新农村建设。同时,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村庄建设完全可以纳入到这一块来共建,要把发展乡村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减少、村庄的合并以及今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情况,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新村庄。不过有一条,千万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加重农民负担去要求农民折旧房建新村,那些个徽派和欧式新村则大可不必推广。

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现代化农业为方向,发展农业生产。一说到新农村建设,很多人眼睛就自然地盯在“新”字上,其实老农业也就是传统农业还是要认真去抓的。我有这样一个“守旧”的观点,那就是当我们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并没有真正地实行从生产到市场、从管理到服务的彻底转变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把过去的工作职能全部丢掉了;即使我们的工作职能真正转变到位了,有些传统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农业不比其它产业,多少年变不到哪儿去的。比方说抓好当前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搞好抗旱排渍、防病治虫、兴修水利、推广科技等等,你就别指靠万能的市场去做,也别尽信着那些专家学者去鼓吹。刚刚过去的全省稻飞虱防治的经验教训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当下,我们要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保证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朝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去努力,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省要有国内外知名粮食品牌和农产品品牌,要改变“什么东西都有,什么都拿不出手”的尴尬状态;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把湖北的福娃和国宝桥米做成像内蒙的蒙牛和伊利那样,要改变“龙头企业不少,个头普遍偏小”的“矮人国”现象;要着力发展支柱产业,粮棉油三大老产业之外,要大力发展蔬菜业、果茶业、畜禽业、水产业;要按照刚刚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提高农产品的出品创汇率和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湖北农产品走出国门,有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地位。要逐步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三大体系,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在目前的国情和省情下,要想农民生活宽裕,还是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发展,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农民的小康。

八、占领三片阵地,健全三项制度,开展三项整顿。这主要是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方面的建设。三片阵地是指请客送礼、赌博抹牌、封建迷信这三块。多少年来一直提的是刹三风,但一直刹不住,我想问题在于“无产阶级没有去占领它”,建议从多搞活动、广建阵地、活聘人才、长定机制等方面去努力。健全三项制度指的是村委会的直选、村民议事和村务公开等三项工作的规范。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一事一议没有为群众办事更没有让群众议事,必须改进;还有村级财务公开的问题,要真正做好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把钱管住而不仅仅把帐管好,还要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把住支出关。开展三项整顿指的是要坚决打击吸毒贩毒、赌博公司(包括买码)和涉黑团体(包括宗族房头势力和地方恶势力),维护农村稳定和谐。特别提一下村支书建设的问题,村支书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党在农村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和事务代理人,非常关键。据我调查,有些地方存在着“上头任务重、下面困难多、文化水平低、致富技能少、工资待遇差、政治出路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把住村支书的准入关,还要创新村支书的选拨新机制,可以试行并推广县乡机关干部任村支书、乡村企业厂长经理任村支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任村支书、专业大户任村支书、打工回乡青年任村支书、大学毕业生任村支书等多种模式,当前要加大对村支书的岗位培训,适当提高村支书的工资待遇,有条件的地方要给村支书建立保险,还要考虑建立优秀村支书提干转正的制度。要让村支书愿干、能干、会干,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前线指挥员作用。

九、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民工服好务。统筹城乡发展一个突出体现是在财政收入分配上,目前国家和省一级实行的“三个高于”的政策,在旧的分配格局上已经对“三农”工作有了很大倾斜,但还不足以体现“反哺”和“支持”,更不足以填补“三农”需要的缺口,投入不足将是很长时间存在的“三农”问题。国家和省级财政要更多地倾斜农村,不仅要在增量上体现,还要在总量上体现,要在农与工、城与乡的分配总比例上看得出“另一个趋向”来。当前要统筹解决的是两项改革和两项改善,即改革农村教育与卫生体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农村的这四件事情要等同城市一样对待。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三大保障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农村合作医疗新机制,农民最低保障和养老保障以及农业灾害保险新机制,这“三大机制”“四件事”是构建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稳定和发展农村的基础工程。现在农村的主力军已经离开了农业主战场,农民工已经发展成两亿大军了,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并且以每年60080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整个服务工作都显得滞后和缺位。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文件确立的40字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当前迫切需要为农民工提供四大保障,即劳动工资保障、生产安全保障、工伤大病保障、子女上学保障。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农民工搞好八项服务,即土地权益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当然不仅要培训转移的农民,也要培训扎根的农民)、就业开放服务、生活居住服务、合同监管服务、民主政治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占总人口1/7比例的农民工,还应该设有专门的领导(上十个党委政府职数里拿一两个专职)和专门的机构(几十个部办委局里设一两个农民工部门)来管理,建立并健全这样的领导体系和组织机制确有必要。另有一项建议,据城乡统筹的原则,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征收困难、用非所收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应该享有的平等国民待遇,我认为湖北农村还存在的农民筹劳(劳平10个工、折资50元)这项负担可以考虑取消。

十、改进工作作风,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六个问题。近几年,干群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用我个人的经历说,过去下乡老百姓唆狗子咬你,现在下乡农家大嫂打荷包蛋你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一是党的农村政策好,二是基层干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也做得很好。有没有政策落实上的问题呢?有的。我从基层来,我经常调研到基层去,听群众反映有这么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违反政策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加重农民负担(过去以税费加负担,现在以服务加负担;过去找农民收,现在从上面扣;过去直接加给农民,现在很多转嫁方式),以上挤下,违规操作等;二是截留政策的问题,有的地方于我不利、和我不合的上级政策就不予贯彻宣传,比如有的地方就没有很好地传达国务院关于禁增新债中不准向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的三项规定等;三是折扣政策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少发、漏发国家下达的两补资金;四是扭曲政策的问题,也就是乡亲们说的歪嘴和尚念经——政策落实走样了;五是敷衍政策的问题,开个会,讲个话,摆个现场,拍个图片,写个材料,算贯彻了,算落实了;六是拖延政策的问题,电视广播已经播了好几个月了,可老百姓迟迟不见政策下村来。改进工作作风,就要有针对性地整顿和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落实质量,充分发挥政策效益,让老百姓尽享政策实惠。改进工作作风也不仅限于农村几级党政组织,也包括各级部门单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几乎没有哪一个部门不涉农,没有哪一项工作不涉农,大家要真心实意地、齐心协力地为新农村建设作具体的、实在的贡献,尤其是一些掌握资金、项目等关键要素的权力部门,要树立“用好纳税人的钱,办好老百姓的事”的正确的权力观,长为农村开绿灯,不给基层亮黄灯,莫图私利设红灯。当前要在政府投资整合上顾全大局,上下联动,自拆关卡,多行方便,使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1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