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年轻干部成长环境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sanxiao 发表于 2013-11-7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天赋条件、遗传因素固然必不可少,但其根本还在于系统教育和实际工作锻炼,即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其较快成长进步,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打造一支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充满朝气的生力军,是当前重视和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通过分层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年轻干部成长环境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优化年轻干部成长环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形成如下报告。

一、影响年轻干部成长的环境条件

通过对我老秘网市100位年轻干部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年轻干部都认为外界环境对自己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直接影响着个人的领导能力的提高,性格、作风与意志,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影响干部成长的环境条件还包括很多方面,通过分析,主要概括有以下几项:

1.政策环境。一个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政策环境,在组织方面,能够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起指导作用,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提供依据,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各地方政府则相应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年轻干部成长,耒阳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的意见》,要求给予年轻干部不论在生活中、工作中更多的关心爱护,同时加大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与选拔机会,极大促进了年轻干部成长;对干部自身而言,政策上的倾斜能够让年轻干部看到希望,看到奋斗的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果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跳一跳、蹦一蹦是能摘得到的,从而充分激发干部成长的自觉性与工作的积极性、自主性。

2.领导环境。千里良驹如果没遇上伯乐则只能隐匿于民间。光有好政策,没有人把它贯彻落实,那也成了空头支票一张。领导干部即起着伯乐的作用。好的领导干部有正确地选人用人观,能够及时发现、大胆使用年轻干部,不断为年轻干部腾位子、送梯子、压担子、加凳子,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相反,有些领导干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思想严重,对年轻干部不信任、不使用等,将极大遏制年轻干部的成长。

3.关系环境。在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工作接触的不断增多和交往面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当前还是有部分年轻干部存在“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能力当参照,关系最重要”、“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的错误思想,甚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想以此作为个人成长的“捷径”,这些都将影响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

4.学习环境。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年轻干部的学习和成长。如年轻干部通过在拥有良好学习环境的中青班培训,其理论素养、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5.舆论环境。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舆论的威力越来越大,有如催化剂一般,可以瞬间“神化”一名干部、也可以瞬间“摧毁”一名干部,这种力量对年轻干部而言,影响更甚。全民参与的舆论时代,一方面体现出公众对组织人事工作高度关注进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这是时代的进步,值得鼓励。然而,习惯性的质疑也可能给年轻干部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解决不好将严重挫伤他们的信心,同时也会加大组织“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难度。

二、年轻干部成长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阻碍大。突出表现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平衡思想观念普遍存在。论资排辈观念,过分强调台阶在干部选任中的作用,不能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和年轻干部成长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求全责备观念,造成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干部,不敢把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上考验,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迁就平衡观念,不能客观正视、承认干部之间的差别,在使用上过多地考虑平衡照顾,容易导致优秀人才被压抑和埋没,甚至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二是机制不健全。主要是选拔机制、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调查中,有不少干部反映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方式虽然在全国得到了肯定与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频率过少、比例过小、难度过大,很容易被人利用,导致“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出现,通常给人感觉必须走关系,拼“实力”,才有可能考上,门道、内幕较多;在培养方面,方式过于简单,通常是定期组织干部到党校培训,然而因为培训方式单调、内容枯燥、实用性不强,再加上培训期间管理松散,培训成绩好坏与否完全与工作没有关联,导致干部通常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管理上,干部选拔任用中,在事实上存在着出口难以畅通的问题,受领导职位数额的严格限制,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受到阻滞。

三是舆论压力大。在如今“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传播时代,每当各地“最年轻厅长”、“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县长”的提拔消息一出,总能引来嘘声一片:认定年轻干部被提拔必然内藏fubai徇私,背后有“靠山”,有“潜gz”……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政府的“功力”——是否能杜绝“躲猫猫”的敷衍塞责心理,正确应对舆论,也考验着年轻干部的“定力”——是否经得住压力,通得过难关。

三、年轻干部成长环境的优化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成长环境,实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质和量都得到明显提高,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更新思想认识,夯实成长土壤。

态度决定行为,首先要更新思想认识,坚持“三破三立”,夯实年轻干部成长土壤。一是破求全责备,立看本质的用人观。对待年轻干部我们必须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放大年轻人的缺点和不足,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牢固树立“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全面、正确、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放手大胆地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破平衡照顾,立优胜劣汰的用人观。由于成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自身努力不一样,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辈人中间,总会出现少数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如果不承认和正视差别,在使用上过多地考虑平衡照顾,其结果只能是压抑和埋没优秀人才。从各地公开选拔年轻干部的结果看,那些通过层层考验最终脱颖而出的年轻人考得好,也干得好,群众评价好,发展潜力大,是真正优胜劣汰的结果。三是破论资排辈,立能者居上的用人观。在干部任用上,总有人认为年轻干部资历浅,没经验,提拔起来不放心,导致一些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等待中消耗殆尽。回头看看我们共和国的将帅们:林彪,25岁升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一军团总指挥,48岁授衔元帅;大将许光达22岁任红二军团第十七师师长,46岁授大将衔;上将刘震19岁担任营政委、团政委,2l岁担任师政委,30岁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员,被评为空军上将军衔时年仅40岁。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和能力是干出来的,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对优秀年轻干部,只有让他们在其位,谋其政,才能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