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完成一篇省室交办的调研文稿。对此篇文稿,虽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不曾想领导对此非常看好,交掉上头的任务后,本单位也进行了印发。后来,市委一位领导看到,又给予了肯定。4 ]7 L ]" a: y$ q
2 P" \& W. Z7 O. w& B
这篇没有署名的调研报告,究竟是哪里引起了领导的关注?回过头来,我仔细琢磨,终于悟出点名堂来,那就是要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该篇调研报告结构上毫无新意可言,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并且标题就是简单的四个字。第一部分语言上也谈不上新意,内容却是比较实在,在有限的3页纸内还附了一份表格。 2 n. z- Q. C; ~# k0 m. M 8 P7 F$ z l, n4 ^( Y6 j9 e1 @ 那么,第二、第三部分呢?其内容我也是大多引用各县市提供的素材,所不同的是,我“借”用了当年克强副总理视察安庆时提供的有关资料,从反方向来进行分析,把过去认为是优势的观点,转变为这次的劣势的观点,如今年由于受春旱影响,早稻面积减少、中稻面各增加,在向上级汇报成成绩时说“以秋补夏”,在调研时改为“隐性抛荒”。还有关于农民收入的问题,在表述方向我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我想,从这个角度看,这些逆向思维的独到见解应该令人为之一震。 & A) X" |# N+ C' M2 q- p( s' J ; Y* w8 g4 U/ b1 \+ f 再看标题观点,乍一看蛮新鲜的,其实这是我当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采取的一种投机取巧行为。比如,分析问题用了四个“困”字,即效益困扰、投入困乏、思想困惑、制度困境,早在2009年一篇调研报告中已经用过,这四个“困”,当时也是我的发明,我想没有人会记起它,因为网络中到目前为止也还搜索不着,所以自己又借用一次。解决问题部分,我又用了“把某某点放在某某上”句式,别人可能新鲜,实则亦是我最近一篇调研报告中已经使用过了,只不过是在原来“着眼点、切入点、关键点、支撑点、落脚点”基础上变换了一下句式而已。( q$ e f% U8 V6 `2 C
6 x( a" q6 w/ u+ c) W) ?1 S
是在加强原有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新业态。在继续做大做强商贸流通、餐饮、老秘网住宿、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和现代物流、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加快互联网服务、工业设计、研发外包、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型业态的发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大力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要形成以环城物流市场为龙头,市区专业市场为补充,各类要素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金融业要逐步建立以资本市场为骨干体系,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配合,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为补充,能够有力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体系。信息业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开展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软件开发和应用。商务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评估、投资咨询等专业商务组织和机构,积极培育策划、广告、会展等新兴商务服务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商务服务知名品牌和企业集团。研发设计业要着力扶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鼓励把设计力量更多地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中,带动和辐射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中介业要大力发展人才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快发展并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领导。 - I, j9 Z; l# `, i a) G% N 3. 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作用。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升晋城服业务品牌。二要充分发挥城区现有服务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鼓励服务业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创造新的品牌,全面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鼓励更多的资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到服务业。要继续争取各级扶持资金,推动城区服务业发展。三要强化服务,营造环境。在大力加强市区管理体制理顺的同时,重点强化服务意识,下大功夫、大决心优化市场、法制、政务、社会环境。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努力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投资环境,以全民创业带动服务业发展,带动全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