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村民自治研究新进展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8-25 09: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村民自治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改革以来这个问题就吸引了大量的理论工作者。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研究村民自治的热度虽有下降,但还是有很多的理论成果值得关注。实践层面,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各种政策保障农民权益。

关于村民自治的地位和意义
  村民自治,指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于村民自治的地位和意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形成了“推进论”“否定论”“怀疑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推进论”。“推进论”者对村民自治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出高度的肯定和重视。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比较多,他们认为村民自治是农民根据法律自主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怀疑论”。“怀疑论”者对村民自治的作用和意义持怀疑态度。有学者认为村民自治并不必然会引导乡村社会走上民主的道路。其基本理由在于,自治与民主并不必然相联系,乡土社会可能存在自治,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乡土民主政治是整个国家社会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独立于全社会的“民主自治”。
  “否定论”。“否定论”者对村民自治的作用和意义持否定态度。有学者指出,在现行村政运行机制下,钱没少花,人没少用,行政效率却比不上人民公社时期,村民自治既没有摆脱国家经济模式的束缚,也没有解除“政社合一”体制的弊端,与整个现代化进程不相称。

影响村民自治效果因素分析
  其一,“经济发展因素说”。有学者提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经济意识较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比较强,对村庄的公共事务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高,村民自治的水平和效果就相对较好。而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大部分中青年村民流动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留守人员又相对弱势,村庄公共事务由村两委决策较多,因此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其二,“封建思想因素说”。有学者指出当前农村残余的封建思想文化对村民自治效果的发挥起反作用。封建思想的残留主要有宗族思想、重男轻女的性别文化。学者们认为,在宗族势力的干预下,选举结果并不具有公正性,它往往是牺牲势力小的家族利益来换取势力大人数多的宗族利益,让没有能力的人当选为村干部。在村庄公共事务决策时也会照顾村干部本族和大家族的利益。农村中残余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很多地区女性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度不高,很多地方出现了侵害农村妇女权益的恶性事件,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其三,“精英群体因素说”。有学者认为精英人物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农村精英是农民和农村利益的代言人,是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运作者,也是新型政治参与机制的创造者。他们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渠道和能力。但是在很多地方又出现了村两委选举中的贿选事件,通过贿选上台的村干部又侵害了普通村民的利益。有学者指出农村中非精英群体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理性不够,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能力不足,这种不平衡会导致村民自治向维护精英群体发展。
  此外,学者们对发挥和完善村民自治作用提出了对策。主要建议对策有:要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推动转变村民封闭、分散的思想观念和自私、狭隘的小农意识;加强对农民进行持续的普遍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民主与法制观念;乡镇政府要合理指导村两委的工作,纠正村民自治中的错误做法;要大力鼓励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村民自治。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综合看来,理论界对村民自治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出发也得到了很多研究成果,对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当前的研究还不全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深化的地方。
  第一,理论来源并不能支持全面研究村民自治。当前学者们研究村民自治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从国外引进理论,二是从传统挖掘理论,三是从田野生产理论。从国外引进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村民自治以及来指导村民自治的实践,这本身不是“理论生产”,而只能说是理论的传播和介绍。用西方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不可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问题。现在许多学者向费孝通老先生学习,发展传统理论,提炼本土化的概念,如“双层政治”命题、“超稳定结构”“半熟人社会”理论。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尝试,但是总体来看创新不足。重要的是传统只能是借鉴,传统不能代替现实,而且传统经验提炼出的理论对当今现象的解释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政治学背景的学者向社会学、人类学学习,到田野调查,将视角从上层转到底层、从国家转到乡村社会,研究方法也从逻辑实证转到田野实证,并试图从行为主义角度研究村民自治,并涌现出以徐勇为代表的“华中风格”。但是这样的努力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即中国广大,个案调查如何能得出一般结论、微观如何跳跃到宏观、实证调查如何过渡到理论?
  第二,理论界达成的共识不多。由于学者们都是从自己的研究目的出发或是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研究的视角相对狭窄,采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做跨学科研究尝试的学者并不太多,因此得出的都是符合所采用的理论逻辑的结论,因此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村民自治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问题,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看法。此外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在村民自治研究中表现出政治学、社会学研究成果多,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相对不足。同一学科中存在对某一方面研究多,对其他方面研究少的现象。例如研究两委民主选举的多,研究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少。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不一样,导致村民自治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甚至结论完全相反,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第三,理论界关注当前农村的新变化不够,对于新型城镇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影响做深入分析和调查研究的还不多。此外,理论界对全国不同类型的农村和农民细致调研还不够,对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不够全面,对影响村民自治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第四,理论界对村民自治的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研究建议不太切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当前理论界就村民自治研究村民自治的比较多,没有把对村民自治的研究放到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来,尤其没有将村民自治的研究置于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样大的理论视野下,因此得出的结论和建议都不够切合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实际需要。

研究展望
  一是继续加大对村民自治情况的调研,要对不同类型、地域的村庄以及农民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对各地干部群众发明创造的新做法新实践要多研究分析,对好的做法要及时上升为理论。对影响村民自治效果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实际进行检验。继续深入研究影响村规民约效果的体制机制,结合各地的情况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是加大学科间的整合、借鉴和发展。研究村民自治的学科很多,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海外汉学,学科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框架、视角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深入研究村民自治必须加大学科间的整合、借鉴,只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才能得出更为深刻的认识。作者:陈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