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问题研究

[复制链接]
东方煜晓 发表于 2014-8-31 16: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南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问题研究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青干班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组

(2012年5月4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淮发[2012]1号)文件精神,中共淮南市委党校“十二五”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淮南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市委党校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盘点我老秘网市历史文化资源,分析我老秘网市历史文化特点,查找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途径,并形成了此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淮南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优势

    从1982年至今,国务院先后评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9个。安徽历史文化十分丰富,特色鲜明,目前已拥有歙县、寿县、亳州、绩溪、安庆、颍州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凤阳、桐城、黟县、蒙城、涡阳、潜山、和县、贵池、宣州等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淮南是全国较大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南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升,“五彩淮南”城市形象日益彰显。为构建全市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精神,做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可谓适逢其时。从淮南市的文化资源条件来看,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以下优势:

    1、历史源远流长。淮南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据科学测定,淮南古生物群化石(俗称“淮南虫”化石),距今8.4亿年,将达尔文提出的生命形态出现于7亿年前的说法向前推进1亿多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时,淮夷人在此形成了部落。战国时期为楚国封地。汉初置淮南国。之后,以“淮南”命名的行政建制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直至宋、元、明。清末淮南的煤炭资源开始规模开采。

    2、文化积淀厚重。从淮夷文化、蔡文化到后来的楚文化、汉文化,相继在这里发展繁荣。特别是汉文化,孕育产生了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淮南子》;发明了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大众美食豆腐。中国豆腐文化节已成功举办18届,成为全国知名节庆品牌。孕育了有“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艺术。少儿舞蹈艺术被中国舞蹈艺术界誉为“淮南现象”,创办了享誉国内外的国际少儿舞蹈艺术节。

    自古以来,淮南地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汉淮南国,繁盛一时。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屡建奇功,被封为平虏将军。清末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抵御外敌,战功卓著。抗战诗人方冰《歌唱二小放牛郎》响彻中华大地。语言学大师张涤华著作等身,流传后世......

    3、文化遗存丰富。淮南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价值巨大。据统计,全市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97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古寿州窑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9处。淮南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600多件。古遗址有翻嘴顶遗址、寿州窑遗址、清风岭遗址和连珠城遗址、梁城遗址、曲阳城遗址等。古墓群有黄歇墓、双孤堆墓、蔡声侯墓、严家孤堆墓(实为袁术孤堆墓)等。现存的古建筑有九龙岗镇山朱村钱鑫“提督府”、九龙岗镇古建筑群、史院乡的尹家祠堂、李郢孜镇清真寺等。

    4、历史事件众多。淮南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最著名的是发生在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前秦的80万军队,“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另外,还有南唐与后周之战、楚汉之争、南宋与金元的战争、太平军和捻军的活动等。

    5、自然风光优美。淮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绕。现有4A级风景区4处、3A级风景区3处、2A级风景区8处。2009年淮南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八公山风景区、上窑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焦岗湖风景区及其影视基地等,闻名遐迩。

    6、工业文明独特。淮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忠同志在《探寻淮南市的建城之路》一文中写道:“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林文瑞、段书云等人在大通集资办矿,是现今淮南市建城的发端。”淮南城市建设的历史已超过百年。淮南市的工业文明以能源开发为特征,淮南的煤炭文化这座“富矿”亟待开发。

    7、红色文化灿烂。目前,共有红色旅游资源40多处,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大通“万人坑”纪念馆、新四军纪念林、潘集区抗日纪念园、凤台板张集烈士陵园、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等,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

    二、淮南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调查认为,淮南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不浓。

    二是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略)

    三是存在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的现象。从我老秘网市历史文化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可说的多可看的少、规划的多落实的少、遗址较多保护较少、新建的多保存的少、景点较多亮点较少”等“五多五少”现象。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准,有的“硬件”一时难以具备,如缺少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镇村等。

    四是淮南建市时间较短。按照国家评选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标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参评城市须是“在历史上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五是淮南行政区域面积较小。淮南市目前只下辖凤台一个县。在全省16个省辖市中,淮南市的行政辖区面积只比铜陵市稍大一点。这与淮南市在全省所处的举足轻重地位极不相称......

    三、对淮南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略)

    (二)确定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首先要确定,是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次,要确定我老秘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分为7种类型: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根据我老秘网市文化资源特点......

    (三)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规划。(略)

    (四)要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立法。(略)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一批、抢救一批、恢复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抓紧做好“九龙岗镇古建筑—山朱村钱鑫提督府”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此处是淮南历史文化的“根须”所在,保护和修复好,对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意义很大。第二,抓紧对现有重要历史遗址的复建工作......第五,利用“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这两个知名品牌,策划在全国乃至全球创办中国快餐连锁经营。

    (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略)

    (七)大力实施“名刊、名作、名曲、名台、名网”等“五大战略”(略)   

    (八)争取解决地域“文化分割”问题。(略)(正文约4200字)

标签:淮南市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