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推进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发言

[复制链接]
WJOY 发表于 2015-5-21 0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抓手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
  ————推进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我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强化全市农村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事关占我老秘网市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整章篇幅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昭示着生态与经济并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搞好农村生态文明成为我老秘网市生态文明建设大系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体,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奋进目标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养殖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叉凸现,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老秘网市生态环境的三大污染源头。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我老秘网市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供水的质量,引起我老秘网市耕地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保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薄弱环节。
如何遵循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和要求,着眼持续发展、永续发展需要,解决损害老百姓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生活的同时,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总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老秘网市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打造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基地,改善生态环境,以“两源两河一线”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农村生态文化氛围,真正使农业更高效更发达、农村更生态更文明、农民更宽裕更幸福,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明家园,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和谐共生。
二、认清XX农村环境现状,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XX市作为我省重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和新兴工业大市,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在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老秘网市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任务仍然艰巨繁重。XX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区域分布广泛,全市共15个县区116个乡镇4799个行政村,有着700多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种植业化肥,农药大量投入,畜禽养殖废弃物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已经为当前影响我老秘网市生态环境的三大污染源头。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我老秘网市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供水的质量,而且引起我老秘网市耕地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
以XX地区的农村污染现状为例,调查显示,目前区域内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化肥农药等农村面源污染因素已占到污染因素的70%。
(一)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的主要成份为厨余、废旧包装物、玻璃等,按来源分为三大块,一是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80t/d,175550t/a。目前各镇区生活垃圾处于自然堆放状态,个别乡镇仅建有简易垃圾处理设施,但由于防渗等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面源污染转变为点源污染;同时多数乡镇建有垃圾中转站,但垃圾收集困难,收集数量有限,中转站处于无垃圾可转状态。大部分生活垃圾仍处于无序堆放状态,局部区域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隐患较为明显。二是移民新区及新型社区等相对集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13t/d,150979t/a,三是分散居民点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4t/d,12583t/a,由于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欠缺,这两部分的生活垃圾基本上都未得到处理,处于随意堆放的状态。
(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生活污水根据其来源分为三类:一是镇区居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47.6万m3/a,COD产生量4284t/a,氨氮产生量494t/a。目前各镇区无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基本是通过边沟、明渠排放;同时由于区域内镇区多为沿河而建、邻路而建或倚产业而建,镇区呈多板块分布,即一个镇区形成河流两岸、道路两侧的多个板块。并且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镇区发展过程中建筑物布局混乱,污水管网铺设困难。二是移民新村和农村新型社区等居民相对集中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95.3万m3/a,COD产生量2848t/a,氨氮产生量329t/a。这一部分的污水管网相对集中相对配套,生活污水通过简易污水管道就近排入自然沟渠,污水处理设施尚未配套。个别居民点生活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农肥利用,但大部分生活污水沿自然沟渠排入地表水体,加大了区域内地表水体污染负荷。三是分散居民点生活污水。这部分的污水基本上是沿自然沟渠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没有处理设施   
(三)畜禽粪便污染严重。随着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规模日趋扩大化,随之而来的养殖污染问题渐呈加重之势。区域内生猪存栏约19万头,禽类存栏约508万羽,牛存栏1.2万头,羊存栏5.8万头。畜禽粪便产生量共计约1338t/d。受地域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影响,农村畜禽规模化养殖在部分区域呈现明显的区域性集中态势,规模化以下养殖企业遍地开花,且养殖清粪方式多采用水冲式,粪便废水产生量较大,高污染负荷的粪便废水排入地表水体,造成部分区域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搞好农村环保工作、创建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我老秘网市《xx》文件中明确指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的迫切需要。以加快推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主要措施,以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关键,重点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抓手,实现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确保实效、多方投入、逐步推广”的原则,不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在重点解决“问题村”污染问题基础上,将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方式和各级农村环保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通过“抓点、带线、促面”,集中资金投入一批,见效一批,分批分片滚动推进,确保和扩大“以奖促治”惠民政策效果,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农村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老秘网市正在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正在全市上下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农民为主体,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以小城镇为中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设施配套的现代农民集聚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乡镇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以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整合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此,要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为抓手,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落脚点,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优良、和谐美丽”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
(一)统一思想,确立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干线、农村是环境保护主战场的观念,以农村面源污染全面治理为目标,以两源两河一线为重点,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将农村环保路线统一到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上来,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重点支持的对象,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创建标准,指导创建质量,引导新型农村社区逐一落实生态示范创建指标体系要求,为创建农村生态文明、打造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统筹规划,突出示范带动。以XX为重点,抓住全市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型农村社区和乡镇,采取“政府主导、环保协调、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群众参与”的农村环保新机制,打造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点,在示范片区开展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化肥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项目。以示范项目为带动,加快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步伐,实现农村垃圾、养殖粪便资源化处置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有效处理,化肥农药有效替代,示范区内的面源污染得到根本治理,农业污染源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区域布局,强化连片、打造亮点,锦上添花”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成果,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内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库,为今后全市范围内农村环境整治路线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职能,指导环保建设。一是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规划设计的指导,科学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选址、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规划选址以及处理工艺等关键环节,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技术路线为指导,规范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处理工艺模式;二是把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将配套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收集转运等环保设施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有一个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三是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工、形成合力”的原则,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资金,以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完善“以奖代补”奖励机制,鼓励新型农村社区开展生态创建的积极性。
(四)积极探索,完善运行机制。完善建立“政府主导、环保协调、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群众参与”的农村环保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组织实施长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主导作用,完善各级环保机构,加强农村环保监管协调,形成农村环保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采用政府资源委托经营的方式,推行农村污染治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由第三方公司为面源污染治理系统工程提供日常的运行费用和管理队伍,建立起牢固的农村面源污染长效机制,以垃圾换肥、资源化处置的方式彻底改善农村综合环境和无偿提供高效的环农有机肥确保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全面激活群众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政府、市场、农民共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推进落实区域内“户收贮、组收集、村集中、乡镇监管、厂转运处置”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和“户分离存贮、厂转运处置”的粪便收集处理模式的正常运转。
总之,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创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重大工程,深刻认识搞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统一思想做实工作,创新措施提升水平,通过“抓点、带线、促面”,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早日建成“天蓝水绿新生态、经济环保两相宜”的新XX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7粉丝

1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