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关于旅馆业住宿实名登记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5-11-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从商鞅变法开始,中国就有了旅馆业住宿登记制度,《水浒传》里的捕快还依靠旅馆住宿登记破获了“生辰纲特大麻醉抢劫案”。建国以后,更是明确将旅馆业列入特种行业由公安机关依法监管,其中的监管重点自然是首推实名登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发布、2011年修改的《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可以说,旅馆业住宿实名登记古已有之,于法有据,原则上全社会都认可和接受。但是,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实名登记制度近年来始终落实不好,抓一阵,好一阵,过一阵,又反复,同样的问题不断出现,屡禁不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当前实名登记制度不落实的主要表现
    尽管警方反复强调,不断检查,但仍然达不到预想的实名、实情、实时、实数登记和上传信息的目的。
    (一)无证入住仍然占相当比例。一些旅客或者无证或者真未带证或者不愿意留下记录声称没有带证,旅馆业主为了揽住生意,还是冒着被公安机关处罚的风险接纳留宿。
    (二)搞假身份证件入住。随便按照街头小广告做的假身份证,到了旅馆前台,肉眼分辨不出来,读卡器读不出信息,往往就是总台接待人员手工录入。
    (三)按他人身份证入住。借一本证件来登记,很多旅馆根本不会认真核对证件上的人像,就是对出来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四)一证多住。登记一个人,实际上住两三个甚至四五个挤一间,一般的小旅馆既不可能有巡查也没那么好的监控设施,更不愿意没事惹事,即便高级宾馆,不也很多一人开房七八人在一起吸毒淫乱吗?
    (五)此证彼住。代为联系,代为开房,实际住宿人员的信息根本没有登记在系统里。此外还有很多前台工作人员只登记证件根本不核对相貌。
    (六)“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的内涵限制太死,群众意见大。目前仅限于身份证、护照、军官证及港澳台人员通行证等,对驾驶证、社保卡等同样采用身份证编号的证件一律不作为身份证明对待。
    (七)难以持久巩固。各地警方虽然经常突击抓一阵如实登记,一时效果也不错,但事后不久又即反复,大宾馆小旅社都一样靠不住。  
    (八)由于程序建设不完善,信息上传并不及时完整,不符合实时实情。要想在系统后台搞清当天到底有多少宾馆住宿人员,基本不可能。
    二、目前落实实名登记制度的基本举措
    各地警方为了落实如实登记的要求,可谓费尽心力,除了对旅馆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张贴告示以外,内部外部都采取了一系列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措施。
    (一)明查暗访。从部到省、地、县四级公安机关都不断派出工作人员公开检查、乔装暗访,一些地方的治安部门,派出所为此采取包干到人、一人一店的办法逐店落实。
    (二)严处重罚。但凡发现旅馆业未落实“实名登记”的一律顶格处理。如福建省依据地方法规,对“不按规定登记”的,对旅馆业单位罚款3000元、具体当事人员罚款500元,可谓够威够力。
    (三)严格检查。对被访查到问题反复的旅馆业实行“黑名单”治理,每周都派民警检查。
    (四)严厉追责。对旅馆业实名登记制度落实情况定期不定期通报批评,强调“一把手亲自抓”。问题较多地方的派出所往往因此被降低等级,所长们的提拔也大受影响。对问题较多的地方相关责任领导和民警进行问责,从县级公安机关分管领导到治安大队领导、派出所所长、派出所民警都不断被追责处理。因为工作不落实,一部分领导被上级“约谈”,被按“三项制度”处理,在相关绩效考评扣分,有的地方甚至被纳入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
    总之,警方对不如实登记的问题可以说是如临大敌,但实际执行起来效果就是不理想,上级领导也在纳闷,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基层就是干不清楚!
    三、造成如实登记制度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
    没有带(有效身份)证件、不愿意出具身份证件都是旅馆前台登记时无法核查身份证件的原因。具体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不法之徒有意隐瞒身份,这自然是警方要求严格把关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之所以要搞如实登记,最主要的意图就是冲着他们。  
    (二)生活中的隐私不欲人知。情人相会、网友“约炮”、×长带下属开房、夜场小姐出台……这些人大多既要风流又不想留下痕迹,至少不愿登记2个人的信息。
    (三)耍派炫富抖威风不肯出具身份证件。有钱的大款觉得你们谁不认识我还要什么证件!当个一官半职的更觉得要看他们证件是一种莫大的侮辱,某领导就曾强调:“我们都当到厅级干部了难道还会犯罪,你们一定要登记难道是信不过我们!”其实姑且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抬杠说一定级别领导就不会犯罪纯属扯蛋。说来这权贵和土豪的心理同地痞流氓也是相通的——“老子在这一带混谁不认识查什么鸟证!”
    (四)有许多客人确实因身份证件丢失损毁等客观原因无法出具证明。风云难测,人非圣贤,身份证件被盗被抢遗失损毁出门忘带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是最值得同情的情况。比如出门旅游证件丢失,沿途好几天你怎么每天向旅馆证明“你就是你”?
    (五)经济下行大环境下,旅馆业经营压力大,为留住客人不惜冒险留宿无证旅客,增加了未如实登记的比例。
    (六)旅馆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前台人员更换频繁业务不熟,没有认真检查身份证件,这也使得如实登记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每次被警方查到,业主都大叫冤枉,说是前台工作人员不听话,不认真,面对3000+500元的罚款,她们每月千把块钱工资,又无法扣抵,只好辞退,新招来的还可能重犯。
    四、落实实名制登记制度需要澄清的几点认识
    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大范围出现,那它一定不是一两个人的工作问题,而是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现实因素。最根本的是警方在认识上出了偏差,从而导致评价标准和警力方向同时都出了问题。
    (一)要明确实名登记的终极目的与核心要义。我们要的是真实准确及时的住宿人员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真实,我们才要求旅馆业查验身份证件,查验身份证件只是一种手段,但在现实中旅馆总台把查验证件当成了目的(他们的目的是撇清责任)。本来只要能搞清楚你是谁,并不需要你自己证明“你就是你”,但现实工作中变成“没证认识你也不能住,有证不是你也可以住”,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位次。
    (二)对无证人员也需要人文关怀,甚至更需要人文关心。警方内部有一部分人流行一种态度——你不带证件活该倒霉。这是基于所有未带证人员都是故意不带证这样一种恶意动机的判断,所以警方就理所当然地“修理”他们,可以让他们感到“麻烦”,就算是忘带证或丢失损毁的人也要让他们“长长记性”,以后带好证、保管好证。但是很多无证人员其实很可怜的,他可能刚刚丢失、被盗被抢,本来就已经够难受了,再被旅店业为难,再遇派出所门难进脸难看,你不帮助他,反而为难他,他这一肚子委曲随时可能爆发。按照官僚的逻辑,但凡自作自受的事都属“活该”,那因为不注意安全施工造成的事故我们要不要救援?交通肇事要不要先搞清楚是否违章驾驶再决定施救?这种认识是非常要不得的,不要谈博大胸怀、悲悯情怀,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
    (三)对法定身份证件的范围限制太死。公安机关对旅馆业普遍只认可法定身份证件即居民身份证、护照、军官证三种对其它类型的证件一律不予认可。很多群众,包括公安民警都很奇怪,《驾驶证》采用的是身份证的编码和照片,为什么不能证明住宿者身份?更奇葩的是《警官证》(武警《警官证》属于军人证件可以)也不行,据说都是因为防伪级别低。那么交警站在路上查验驾照都是闹着玩?刑警办案出示《警官证》都应该怀疑真伪?说穿了归根结底是治安部门与交警部门、政工部门之间的门户之见。警方自己的证件都不认可,更不用说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证之类的。说实在的,现有的居民身份证并没有太大的科技含量,既没有唯一性的物理编码,也不能远程挂失和注销,被捡去冒用了警方也不用负责任。
    (四)对居民带证出门的要求莫名其妙。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未带证人员的身份信息核查进行了一些变更探索,立刻遭到另一种声音的反对:“这样会助长不带证的行为。”但是为什么居民外出一定要带证?日本鬼子统治的时候要“良民证”,那是为了抓“八路”,但我们现在要居民带证是否仅仅就为了公安机关管理上的方便?这完全经不起推敲。我们的目的是要识别“你是谁”,而不是要你证明“你是谁”,能不能让国民不带证也能在祖国大地自由行?那一定大大增加社会和谐。
    五、落实旅馆实名登记制度必须走信息化路子另辟蹊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旅馆业住宿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蜗居 发表于 2015-11-13 1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旅馆业住宿实名登记制度执行起来并不严格
 
rong_q 发表于 2017-5-8 2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thank you very muc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rong_q 发表于 2017-5-8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非常感谢你啊史蒂夫汇率23介入
 
bigfly46 发表于 2019-11-10 09: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旅馆业的管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