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及重点工程实施意见

[复制链接]
启航 发表于 2016-2-19 09: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及
重点工程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我老秘网区生态文明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根据《省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及《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及重点工程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老秘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构建“三带多园一廊一网”的林业生态网络格局,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紧紧围绕生态和民生两条主线,集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林业服务经济转型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建设任务
(一)森林资源培育总任务5513亩。 其中太行山造林1000亩,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2213亩,森林抚育1500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以上、沟河路渠绿化率达到90%以上,造林折合面积800亩。
(二)城区绿化目标。城区新增绿地52亩,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亩。
三、重点工程
(一)太行山绿化。实施太行山绿化、森林抚育等工程,新增有林地1000亩,森林抚育1500亩。
责任单位:区农林水利局
完成时间:2016年9月底前
    (二)南水北调景观带建设。对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红线外各100米内进行高标准绿化,完成绿化面积2213亩以上,具体按照《南水北调两侧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政办〔2015〕52号)文件要求实施。
    责任单位:街道办事处、住建局
完成时间:2016年3月底前
    (三)农田林网及沟河路渠绿化。做好农田林网及沟河路渠两侧造林绿化工作,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沟河路渠绿化率达到90%以上,完善农田林网、沟河路渠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间:2016年3月底前
    (四)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对解放路、建设路、等城乡主要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对翠微路、文博路等乡村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
    责任单位:辖区各办事处
    完成时间:2016年3月底前
    (五)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建设一处区级义务植树基地,面积200亩。落实年度参加单位、人员数量、植树种类和株数,积极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多渠道搭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平台,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有效做好义务植树工作。
责任单位:区农林水利局、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间:2016年3月底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的重大意义,不断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落实到位。
    (二)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政府要整合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住建、国土、农林水等部门资源,统筹安排林业生态建设。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按照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倾斜,项目上优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按期完成。   
(三)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区政府对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省下达的市县抚育工程每亩给予50元奖补。各相关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各类经济实体参与生态建设活动,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吸纳社会资金。
    (四)强化考评,严格奖惩。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任务分解台账并报区创森办备案,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区创森办要按照政办〔2015〕52号文件要求,建立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兑现奖惩,确保今年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全面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