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发展泰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对策建议

[复制链接]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泰宁县农产品精深加工课题调研组

  一、发展现状
  1、农产品加工龙头初具规模。一批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建成了汉堂生物制药、三剑峰食品、大金湖生态茶叶等一批拉动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06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7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1.52%。目前,全县已拥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或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家。
  2、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显雏形。初步形成了以汉堂生物制药、雷公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雷公藤药材加工,以三剑峰食品、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以大金湖生态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茶叶精制加工,以金谷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优质米生产加工,以西凤禽业为龙头的金湖乌凤鸡保健食品加工,以三林木业为龙头的短周期速生工业林产品加工等精深加工体系。
  3、农产品加工带动初见成效。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数不断增加,2006年带动农户数98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4%,2003-2006年年均增长7.2%;订单联系农户数42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8%,2003-2006年年均增长6.5%;农户从产业化组织得到收入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2003-2006年年均增长13.5%。带动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建成4万亩雷公藤、6万亩锥栗、4万亩优质烟叶、10万亩优质稻、0.3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6万亩笋竹基地等。积极推行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全县创有中国锥栗之乡、中国竹笋之乡2个称号;大金湖活鱼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为我省首个有机鱼品牌;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湖上岩茶”获得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状元红”、“甘露桂”2个湖上岩茶产品荣获省、市级名优茶奖;金湖乌凤鸡“地方品种”通过省级认定;3家企业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二、存在问题
  1、企业竞争实力较弱。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且结构不合理。多数中小企业实行的仍是“家族式”、“作坊式”管理,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研发新产品的能力,科技应用和产品转化率低。
  2、带动连接链条较松。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县除雷公藤产业、大金湖渔业等企业以订单或入股形式与农民利益相联结外,多数企业与农户双方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农户很难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润。
  3、旅游商品开发较少。我县近年来虽然大力鼓励开发旅游产品加工,但旅游商品的数量少、质量差、知名度低,仅有三剑峰食品公司规模较大。本县所销售的旅游商品大部分是从外地调入,旅游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效应尚未有效显现。
  三、发展目标
  争取在未来五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以30%的速度增长,规模以上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其中旅游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要占20%;拥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或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或利税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户率达90%以上;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企业1家,省著名商标企业3家,省名牌产品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0家,有机食品认证10个,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0个;建成10万亩雷公藤、10万亩锥栗、10万亩笋竹、12万亩优质稻、6万亩优质烟叶、1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具体来说,雷公藤产业:以汉堂生物制药等公司为龙头,突出抓好10万亩雷公藤基地建设和相关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建成以雷公藤深度加工为主的生物制药企业,延伸雷公藤药用提取及残渣综合利用产业链,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家,形成集雷公藤种植、药材加工、生物制药于一体的雷公藤生物制药专业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雷公藤药材集散地和深加工产业中心。林产加工产业:依托三林木业、天顺祥木业等木材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木材深度加工和终端产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增加木材产品附加值,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家,实现从木材流出地向木材流入地的转变。重点鼓励、扶持发展竹工艺、竹集成材等系列竹材产品,引进培育1-2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竹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年精深加工毛竹150万根以上。重点发展竹笋、锥栗、岩茶、茶油等加工食品,引进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特色林产食品加工企业2家,锥栗、清水笋深加工系列产品分别达到6000吨、8000吨生产规模,成为全省重点的竹笋、锥栗生产基地和加工中心。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我县旅游市场,以生产无污染、安全、营养为基本内涵的绿色食品、旅游食品和高档旅游工艺品为目标,重点发展淡水鱼、乌凤鸡、生态茶叶、优质米、酒类等旅游食品以及以泰宁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瓷器、竹木等旅游工艺品。培育产值亿元以上旅游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成为全省著名的旅游农产品加工基地。
  四、对策建议
  1、政策扶持上要力求强,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坚强后盾。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政府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农、补贴扶贫力度,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条件。二是深化制度改革。对来我县投资兴业的企业或个人,在土地、税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信誉好、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加快企业的注册审批速度,技术部门在基地建设、厂房改造、设备引进、技术更新等全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三是培育民间组织。鼓励企事业机关、社会团体发展农村经合组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培植农村经纪人,创办示范园、专业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拓展产品市场。加快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创汇农业,寻找市场伙伴,建立长期的产销合同,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龙头培植上要力求大,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强势主体。一是推进体制创新。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通过兼并、合并、收购、联股、控股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与范围;鼓励与科研院所联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加强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现有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从资金、政策、资源配置上予以扶持,注重嫁接引进,技术创新,按市场办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落实园区的优惠政策,改善园区的基础条件,提高园区的吸纳能力。
  3、标准生产上要力求严,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增强竞争实力。一是抓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果茶、蔬菜、畜禽等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认证和示范园建设。对新发展的林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全部按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对老基地要加快改造升级,搞好品种改良和农残控制,逐步达到无公害化,并逐步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转换。二是制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好林果、茶叶、蔬菜、食用菌、畜产品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操作技术规程;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水平;大力推广应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生产资料。三是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人,在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对获得农产品安全认证的,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给予享受环保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同等的优惠政策。四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开发速度。加大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现有品牌与商标,集中精力打造有机鱼、有机茶品牌,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强化产地保护,加快产地认证步伐,完成锥栗、食用菌、乌凤鸡等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工作。
  4、基地建设上要力求优,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建好第一车间。一是实施科学规划、板块布局。根据本县地理、气候特色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重点做好藤、锥、竹、渔等特色产业基地的科学规划,实行布局板块化,品种良种化,产业特色化,并切实将规划落实到村、到地块。二是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对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条件的乡村相对集中发展某一产业,提倡规模适度,连片集中。重点培植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大户和专业协会组织,以若干个小规模产业优势汇聚形成大规模产业优势。三是实施项目带动、大户带动。做好项目带动、大户带动、龙头带动、市场带动,全力抓好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和若干个示范区,带动全县农户和企业主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搞好乡镇农业产业化开发样板,把样板建成科技示范、效益示范、机制示范、作风示范的典型。
  5、机制创建上要力求新,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内在动力。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在主导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上要大力推行一位县领导主抓、一个规划先行、一个工作班子运作、一个配套政策推动、一笔资金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支流通队伍促销、一批科技人员挂钩的“八个一”措施。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以企业或农民投入为主体,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提倡科技人员、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及社会各界参与开发,多渠道增加农业产业开发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有偿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经营向农业大户和民营企业合理流动。三是创新服务机制。专业部门要积极探索“以钱养事”的方式,创办农业技术服务实体,开展酬劳式技术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百龙带户”工程力度,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为“订单农业”开展技术服务。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切实扭紧公司与农户二者利益,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责任编辑:陈   真)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版主 我不乱灌水很久了
 
ericbaggio 发表于 2009-2-27 17: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回一个帖需要理由吗
 
gjb8625872 发表于 2009-2-27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二十小时都花在一件事上 的确有些双手疲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