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常听人说某领导很有“领导样”,也听到过有人说某领导没“领导样”,还有人说当领导就该有“领导样”。大概每个人心里和眼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领导样”,用以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样”究竟是什么样? 常听人说某领导很有“领导样”,也听到过有人说某领导没“领导样”,还有人说当领导就该有“领导样”。大概每个人心里和眼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领导样”,用以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样”究竟是什么样?
& _' I. O' Q6 r+ H0 @0 B 《聊斋志异》里的《夜叉国》曾刻画过这样一类“官”:“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寥寥数笔,一个铺排造作、高高在上的官僚形象跃然纸上。这种封建官僚抖派耍威的样子,千百年来为民众所诟病。然而,今天个别官员身上,还有这种官僚做派,甚至在权力的任性之下生出诸多变种花样,令人心忧。
, y4 S6 B" A$ w; A2 r 有人则把领导的样子归纳为:下去—办事的样子,进出—忙碌的样子,参观—内行的样子,归途—疲惫的样子,办公—投入的样子,学习—认真的样子,讨论—忧虑的样子,吃喝—节约的样子,外表—朴素的样子,总结—圆满的样子……显然,这是对某些干部表演作秀、敷衍工作、应付群众的讽刺和批评。装出来的“领导样”,群众一眼看得穿。' E# _6 J9 T# v9 z6 e& T- i! ~
到基层调研,有百姓直言自己期待的“领导样”,就是常来基层看看、为民办事不怕麻烦。有些挂职的“第一书记”,脱下西装就能下地帮老乡干活,张口就能说出谁家“五保”、谁家有大学生,群众对他真心拥戴。有些挂职干部自恃是“上头派来的”,见了本地干部群众高人一等的样子,到处吆五喝六、指指点点,真正的实事却办不了几件,群众难免嗤之以鼻。1 u4 q/ u6 B) j6 K
在群众心中,“领导样”其实很多样,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疾声厉色、不容瑕疵;有的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有的长于沟通、八面来风;有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为什么这些“领导样”令人印象深刻?就在于这些“素描像”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实干。西装革履,高高在上,貌似很有派头,其实群众并不欢迎。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干在前边、走在前头,才是深得人心的“领导样”。
5 c) m" D# D8 A" K: V0 M$ E 有人说得好:“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领导样”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不在于外在的风度,而在于内在的气度;不在于外表上的派头,而在于内心执着干事的劲头。一心为民、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领导样”,正是“公仆心”的外在反映。言语亲和,是质朴作风的外露;气度不凡,是修养深厚的折射;运筹帷幄,是勤奋学习的必然……修炼好“内功”,展现应有的精气神,“领导样”才会既饱满又悦人。! e/ u& n0 `6 {# b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12日 04 版)8 v- o4 z! B K6 @
6 ?. ^1 X) f+ Y6 c8 \3 E7 E$ r;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