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一篇有思想、接地气的党课讲稿,好评如潮哦!

  [复制链接]
秋水如歌 发表于 2019-10-29 17: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接地气,文才很棒。看后很有共鸣,谢谢作者的 分享
 
悪麿¢石头 发表于 2019-11-5 1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三要自觉强化廉政纪律,提高干净意识。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党员干部,
 
钢蛋 发表于 2019-11-5 1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同志们: 根据XX委“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安排部署,挂点领导要带头到联系点上一堂党课。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来给大家讲大道理、念大文章,更多的是想与大家见见面,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3 y! I% D. `, e: h9 `: U* J8 C 最近,我在走村调研时,发现很多村的村部都有悬挂“两学一做”学习活动的动员标语和横幅,特别是在XX乡XX村的村务公开栏还看见村两委“两学一做”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体会写的很好,字也写的很工整,说明学习有用心。但是,在做好学习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沉下心来问问自己,真的吃透掌握了学习的精髓要义了吗?我认为,作为我们最基层的农村党员要着重把握三个方面: - y. b$ `# g4 L7 C " n/ X1 e% E2 ]3 w. k' x 一、要不忘初心,认清“我是谁”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是村两委,我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共产党员。作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摆在第一位的根本要求,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习总书记就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我们要把好思想上的“总开关”,真正把党性党风观念这根弦绷起来。 # j% D% Z* z7 s. ~8 J1 e1 ? 1.要增强党员意识。我看在座的各位党员都有按要求佩戴党徽,在佩戴党徽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胸前的这枚党徽不是装饰品,而是“提醒器”,“XXXX”更不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是要真刀真枪促转变。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党员意识长期弱化,觉得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大于权利,不仅要按时交纳党费还要受党纪党规约束,“出钱出人还无利可图”,党员身份可要可弃,有这种想法的同志们,我认为是十分错误和片面的。我们既然入了党,成了一名党员,就要时刻用80字入党誓词警醒自己,时刻回望当初为什么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党员操守,不忘初心,真正把党徽刻在心里、印在脑海,体味与党同行的光荣与责任。 / k* g' ?+ v$ b, f# x 2.要严守党的纪律。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村里的党员干部,平时都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们党和党员的形象,能不能讲规矩、守纪律,能不能干净做事、老实做人,群众看得最清楚、最直接。大家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言行举止,对群众影响都是很大的,尤其是村两委班子,一个强班子,可以带出一个好村风,否则就可能是一盘散沙,人心相左、百姓遭殃。既然入了党,我们就必须严守党的纪律,把党员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经常、主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让身边群众感受到一名合格党员的精神面貌。 - C2 c* L( W2 t& f4 ?9 O/ O0 H 3.要坚决对党忠诚。现在我们部分农村党员,把自己在党的地位看的过轻,觉得有我没我都一样。“山高皇帝远”,即使我不忠诚,对党中央也没有影响,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于是有的党员对党中央政策的执行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是当党的主张被误解、党遭受诋毁时,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甚至参与调侃嘲讽;有的认为自己信息源广,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转发有悖于党组织的言论,丧失了党员应有的政治立场。“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位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我们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事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对你服气,你在群众心目中才能有威望,才能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应。 * p3 Q% N: {, a1 K 二、要不辱使命,牢记“为了谁” 到今天,在我到任XXXXX才XXXX天的时间里,就收到了不少反映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实名信件,虽然有些情况可能缺乏依据,但是一旦有群众愿意站出来实名举报你,那就说明你在工作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让部分群众不满意,甚至产生怨言了,先不管对错与否,你工作的方式方法肯定就有欠妥当的地方。我们入了党,当了村干部、村民代表,就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虚情假意。 1.要做为民的贴心人。党员来源于群众,本质就是人民的公仆,公仆不仅仅是称谓,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基层建设最前沿的党员干部,更要牢记“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群众之事为事”,带着感情做工作,和乡亲邻里建立深厚的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比如,我们XXX村有一户困难户,自己残疾,老婆弱智,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儿子种地,住的房子是木架结构的老屋,电线乱绕、破烂不堪,每当打雷下雨村主干都会“着急上火”、忙前忙后,逢年过节就自己掏腰包砍几斤猪肉往他们家里送。这样做群众工作才叫为民,才叫贴心,才叫解难题、办实事。我们一定要把群众当作自家人,真正把从群众角度出发养成习惯、成为常态,耐心多一点、态度好一点,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做事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秀。 ; c' E% ~8 p% N% x 2.要做办事的公道人。我们县有一些任职多届的老书记、老主任,他们之所以能够连选连任,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想事出于公心、办事公平公正。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对自己本村老百姓是不是困难群众,是否列入扶贫对象库都不清楚,一问三不知,甚至明知群众有困难也熟视无睹,这样的党员干部做工作就是不称职,甚至就是“渎职”。我们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是本村人,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很多,拐个弯都是亲戚。自打我们成为党员那一天起,老百姓就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即便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是出于公心,老百姓也可能会误解,认为是你在为自家人谋实惠,更何况那些处事不公、存有私心的人呢?因此,我们要想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道,特别是对村里的三资管理、土地征用补偿、低保户申报、精准扶贫对象等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讲原则、讲程序、讲正气,该公开公示的要坚决拿出来“晒太阳”。 1 J* {' E' v5 p! u& p* ~- z; `* Z9 V* } 3.要做自律的老实人。我相信在座的村两委班子愿意为本村发展挺身而出,肯定不是惦记那每年几万块的村财收入,肯定也不是为了想戴顶姓“公”的帽子中饱私囊,大家都是想为自己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帮助自己的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动机不纯,参选村两委就是为了占点小便宜,做点小项目、小工程。没想到,小甜头尝到了,胃口就变大了,“温水煮青蛙”,小贪变大贪,这种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县近几年也有一些村主干因为这些事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些同志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算了一笔糊涂账啊,眼前的既得利益真的能和长远的经济账、亲情账对等吗?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虽然这些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但面广量大,已经成为诱发不廉洁的直接动因,其危害不可小视。”公私分明是廉洁的界线,是合格党员的本分,我们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从内心深处破除“占小便宜”的思想,真正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O8 [, ?. N" c, x& p7 L) x 三、要敢于担当,明白“怎么为” " c2 l# P, Q8 _6 _# y! C" @% D ( U- w: j. O* D8 V% y 本帖隐藏的内容 XXXXX习近平同志就到过我们XXXX村调研,并作了重要讲话,实施XXXX的宏伟蓝图在那时的讲话里就已经体现的非常完整,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荣誉和鼓舞。我们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总书记XXX年到XXXX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真抓实干、以干为先,担起该担的责任,把全村的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 6 L' _# Q4 }$ O' t 1.要在谋事干事上敢担当。习总书记谆谆教诲我们:“党员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职责才能有多大成就”。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做农村工作不要求我们的农村党员干部有多高的学历,多强的能力,需要最多的、最关键的就是一份责任心,一份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既然干事就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会出现错误,但是不干事却是最大的错误。我们农村党员处在基层建设的第一线,作为发展的带头人、关键人,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必须要有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当前,XXX、XXXX等工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带头实施、带头推动,需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比如,现在正在开展的XXX工作,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干部,就要全面学习了解精准扶贫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强化宣传带动,做政策的宣传员、做实情的摸排员,让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帮助,尽快脱贫致富,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 9 `0 k- s c' z3 q* ? D9 } 2 a% {6 U6 \0 V) q4 N 2.要在领富带富上敢担当。干好农村工作,发展是硬道理,致富是第一要务。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感受是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老百姓不管你村两委讲了多少大道理、说了多少漂亮话,只要老百姓的饭桌上没有肉、钱包里没有钱,没有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就不会认可你。因此做为农村党员干部,就要围绕领富带富这一目标,认清村里发展的现状,想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为老百姓想好发家致富的真招、实招,走出一条富民强村之路。比如,我们XXXX村,辖内有XXXXX等县重点企业,现在两个XXX企业生产都很稳定,效益都很不错;今年XXXX县政府又与XXXX项目,XXXX也设在XXXX公司所在地。在我们县一个行政村里同时拥有这么多个好企业是很难得的,我们在继续向企业推荐用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能不能依托XXXX项目做些XXXX的新文章?“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党员+能人”的共富产业链还能不能继续深化?这些都是我们全村党员干部要为老百姓着重考虑的事情。 0 V7 j5 P7 n3 q, I/ f+ V 4 d% S, ~; Z& r5 I9 m4 a6 M/ R 3.要在维护稳定上敢担当。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现在有些农村党员干部完全丧失了做稳定工作的能力,遇到群众反映问题,就不耐烦,还未听完事情原委就直接回绝或者推脱,直呼村里解决不了,要找就得找上级政府,找书记、找县长,这样做是极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表现。当前,村民信访和村民群体性事件仍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力,就很容易引起矛盾的激化和升级。我们农村党员干部处在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线,就要认真履好职责,做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考虑群众利益,时刻想着稳定,把基础性、预防性工作做好。要善于发现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立足于早、立足于小,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强烈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多做解释、疏导工作,决不能推托、回避,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激化矛盾;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看透问题本质,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 i. D, O2 g0 b" Q2 ~& W# m / G# b7 f: o3 X; B* S 同志们,今天我利用讲党课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了一下思想,提出了一些工作思路,不一定完全正确,但都是我的心里话,希望对同志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也希望全村党员要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为契机,锤炼党性、纯洁心灵,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全村又好又快发展。
 
zjsnima 发表于 2019-11-6 11: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修身齐家是根本,人格完善了,就成人了,本领增强了,就成才了,人才就是要有完善的人格和过硬的本领。是人才,就得出来为社会做贡献。古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一平台,就是我们的工作。前面论述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这里着重说说职业观。
 
jiaojiekexin 发表于 2019-11-6 15: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稿很有逻辑性,很好
 
一朵祥云1026 发表于 2019-11-6 20:0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平台,就是我们的工作。党课内容很新颖。
 
jacky23 发表于 2019-11-7 22: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齐家,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蕾宝宝的英雄 发表于 2019-11-8 10: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ャ锋..﹖ 发表于 2019-11-8 1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正好需要学习学习
 
naive 发表于 2019-11-26 1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实践锻炼,把艰难困苦的环境、急难险重的任务当作财富,把埋头苦干、奉献牺牲当作价值取向,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踊跃到深化改革“火线”去、到扶贫攻坚一线去,时刻经受组织考验和工作磨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2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