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应用文章的写作过程:详解五个阶段

[复制链接]
子非魚 发表于 2019-6-11 22: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写作过程,就是文章这种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从客观事物经过主观思维作用变成文章,有认识过程和表达过程。本章所讨论的写作过程主要指表达,就是按照预定写作目的、撷取文章诸要素,把它们构成篇章的程序。要把自己的认识、思想、感情、信息用文章表达出来,不管有意无意都要有所准备,这实际上是写作过程的开始。然后要构思,想好了再起草。起草多不能一挥而就、一錘定音,那就要修改。改定之后按一定规格书写下来,这才是成体之文。凡写作大体都要经过准备、构思、起草、修改、书写这个过程,当然,电脑写作会有所不同,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打印。以下就从这五个阶段介绍一下其中的规律和古今名家的经验和论述。

  一、准备
  “写作准备”,是指写文章之前对制作这种精神产品的通达道理、准备材料和熟悉技术的阶段。
  凡事预则立。作为军事家,毛泽东同志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他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唯物主义思想原则。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有必要的准备才能进入实际表达过程而取得成功,正如盖房要懂得用什么物料怎样盖才适用的道理,要备料还要掌握建筑技术——文章的备料和掌握其必要的知识技能阶段,经过这个必要的阶段,才能进行文章的写作。写作准备,一是长时期的修养、积累,一是短时间为特定文章的学习、查找,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一)明白道理,通畅思路 
  1、写文章先要懂道理通达
  不论什么文章,都有个“理”在。叙事有个事理,说理有个道理,才能让人信服。自己不明理,怎么能说服别人?《文心雕龙》说:“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文章所以能鼓动人,就是因为它是道理的体现。作者心中明白道理,笔下才能顺理成章,写得入情入理,容易为人接受,不合情理难以为人首肯。如写通报表扬某个干部的廉洁事迹,拒贿数额太具体,使人想到难道每次拒贿还先接过来点一点登记造册吗?有点不合情理了。通达道理,有两个要点:第一,道理要站得住,道理错了,写得再好,也是歪理诡辩,不足为训。第二,即使道理上对了,也要比别人理解深、见得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所以学写文章,最要紧的是通达道理。
  2、思路对头,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就是想问题的路子正、思想方法对、符合思维规律,而不偏激片面,钻牛角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想到歪道绝路上去。没有这方面的修养,道理讲不清、事实叙不清。同时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时头脑清楚,思路开阔,反应敏捷。
  3、学习理论,解决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文章要写得合乎情理,理路清楚,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先解决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百多年来无数人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它在我国实际情况下的具体化。要写道理对、理路正的文章,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写的机关应用文章、报刊宣传文章和理论研究文章,必须注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现阶级的方针政策。当然,仅仅有了这一点还不一定能写好文章,但是没有它却一定写不好。
  4、平日提高与临时查考
  理论、政策水平当然要靠平日提高,但却也不排斥在写文章之前和写作过程中,查找、翻阅和深入了解本文涉及诸方面的道理。集中精研有关的马克思理论、方针政策和各种有关论著,把精神、理论“吃透”,然后用来分析、解决问题,对材料进行思考,形成正确的论点、主题,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顺理成章,而不至于障碍丛生、步步窘迫。
  (二)储备知识、积累材料 
  1、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素
  积累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准备方面。古代叫做“储材”,又称为“积学”,就是积累知识、材料。写文章好像是伸纸操笔就写出来了,有人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认为很神秘,其实是平日积累的结果。平日研读经史、书籍,观察了解事物,收集关心信息。这样,有东西要写,才能写出文章,如果肚里没有,怎样聪明的人也生不出灵感,写不出文章的。就像从湖里涝珠、山中采玉,要是本来就没有珠玉,再努力搜求也找不出珠玉一样。正如古代一个笑话说的:秀才作文苦死了写不出,娘子说,我看相公写文章比我们妇女生孩子还难!秀才说,那当然,你们生孩子是肚里有,我是肚里没有硬要写出来,当然难!
  2、写作要以知识做基础
  写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而这基础越是宽广深厚越好。知识面宽,就能触类旁通、思路开阔、妙绪泉涌。否则,临时搜肠刮肚,难以写好或写出,就会有“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清末吴曾祺《涵芬楼文谈》说得好:
  语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此储才之说也。是故,丹青不具,虽善画者不能为采;醯醢不陈,虽善调者不能为味。今进一无所知之人,而责以文事,何以异此?夫储才之法,可蓄之于平日,而不能取之于临时。 
  没有颜料(丹青),会画的也画不成画;没有调料(醯)、鱼肉(醢),好厨师也做不出美味佳肴。这就跟让一个什么知识也没有的人写文章,终究是不出一样。即使是有技巧的也无法施展。文论家用形象的比喻,讲清了写文章与积累知识、材料的关系。知识包括书本和实际两个方面。所以,广泛积累知识,一是社会生活、实际工作的知识,要见多识广、信息灵通,不可孤陋寡闻、面墙而立,抱住过时的经验不放或把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当成宝贝。一是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现代化知识,电脑知识、网络知识需要古今中外广泛涉猎,不专看一种书。这就是《涵芬楼文谈》所说:“文之至者,问学不可不勤,见闻不可不广”。
  3、储材与查找
  诚然,知识材料的积累不能突击于提笔为文之时,而应从平日做起。但写文章之前也可以搜求查找一番的,除了命题考试以外,两方面都不可少。有些大手笔用错了材料,记错了出处,并不是读书少,而是过分相信记忆,临时没有查对。当然基础是平素的储材积学,它还为临时的查找、核对提供了“门牌号码”。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利用写作时所能找到或提供给你的一切有关材料、知识、索引。
  4、积累语言材料
  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需要的成分,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要了解常用文体的专门术语,要防止“洋泾浜”式的词语和生造的词语损害汉语的纯洁和健康。
  (三)辨别文体,掌握技能 
  1、文体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文体含义。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随着文章与时代的发展,适应不同内容和功用的需要,产生了不同的文体。在体制样式和语言运用上形成了各自的规律特点,人们把它归纳起来成为文体分类,有的还由国家机关规定下来。
  (2)分辨文体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之一。写文章先要分辨清楚各种文体,明确自己所要写的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大体的格式,运用语言材料时有没有特殊要求。在写简单的机关应用文时,可以事先找一些例文看一看:但主要文体的辨别把握和文体感的形成,要靠平素的准备、修养,形成习惯。否则,在文体上“串了行”,不合规格,写作就难以成功。旧社会科举考试不合文体要求叫“不遵功令”,要取消资格;起草文书出现这种情况叫“违制”,唐宋时大学士违制要“引退”;现在违背体例会要影响交际,考试作文体裁错了就不及格。明清科举时有这样一个故事:
  《韵鹤轩杂著》云:有一秀才日喜看盲词。适届岁考,场中命题系“子曰,赤之适齐也”,至“与之粟九百,辞。“遂援笔立就。其文曰:“圣人当下开言说,你今在此听分明。公西此日山东东去,裘马翩翩好送行。自古道,雪中送炭为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豪华公子休提起,再表为官受禄身。为官非是别一个,堂堂县令姓原人。得了俸米九百石,坚辞不要半毫分。”案出,以为遵功令置劣等。然就文而论。则题中纤悉俱列矣。…… 
                                  [清]梁章钜:《制义丛话》 
  盲词即盲艺人唱的“鼓儿词”。这个命题是让应考的秀才阐发《论语·雍也篇》一段话,原文是:“子华(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使于齐,冉子(冉有,孔子弟子,为其母请粟)曰:‘与之釜(当时的六斗四升)’。请益。曰:‘与之庚,(二斗四升)’,冉子与之粟五秉(八十石)。子曰:‘赤之适齐出,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争不继富’”。“原思(孔子弟子,名原宪,字子思)为之宰(家邑总管),与之粟九百,辞”。秀才所写,从内容上看是符合要求的,作为鼓儿词,语言、形式都十分熟练,其所以被判为劣等,就是因为体裁不合要求。现在的考试当然与科举制度判然有别,但是作文要是体裁上错了也是不行的。
  2、应用文章文体区分严格
  应用文章,特别是机关应用文,区别尤为严格。文论家说:“凡人作文字,其他皆得自由,惟史书实录、制诰王言,决不可失体”([金]王若虚:《文辨》)。这里所说的“其他”,指文学作品等,那可以“驰骋雕镌,无所不至”;而应用记实的文章和政府公文,是“决不可失体的”的。所以,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格式和规律,这是写作过程中准备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读报、看文件时,注意它的规格样式、语言特点,琢磨比较,历久自然。开始学习某种文件的写作时,模仿是可以的,但要紧的是掌握规律,以免千篇一律。要写一篇文章,便知道它体式的特点,就是能够“辨体”的标志。
  写作上准备好了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样呢?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说:
  马克思的头脑是用多得令人难以相信的历史及自然科学的事实和哲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同时,他还非常善于利用他长期脑力劳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观察。无论何时,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向马克思提出来,都能够得到你所期望的最详尽的回答,而且总是包含概括性的哲理。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命令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这就是通达了事理物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材料,能够马上动手写作任何体裁的文章。一般人自然不易达到这样的境地。仍拿兵舰打比方,就是总还要临时加添燃料、物资、淡水、食物、弹药等等,然后方能启航。当然,也能达到相对地说装备好了的状态,要力争以最佳状态进入“实战”阶段,往后虽也有临场发挥如何的问题,不过有准备才容易取得好的成效。 
  二、构   思 
  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写文章要先想好,想好写什么和怎样写,这就是通常说的构思。构思是写作在形成篇章形式之前的一个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
  (一)构思的含义及怎样认识构思 
  1、含义
  构思是在写作目的确定之后、正式动笔起草之前,对通篇文章的安排、设计。
  2、构思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对于写作的重要,古今文论家早已有所认识。他们知道,好文章写得那样流畅自然,像“行云流水”,似乎写的时候是信手拈来,一下子就写好了。其实写以前一定经过艰苦构思。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构思虽在落笔之前进行,却决定了落笔之后的成败利钝。虽然构思好了之后,起草过程中改变的情况也有;但却绝不可以没想好就动手,边想边写、写到哪儿算哪儿,那就会像是盖一座大楼,事先没有设计蓝图,胡乱堆放、架设一样,是不会成功的。
  3、构思有多种形式
  古往今来会写文章的人,都是重视构思、善于构思的,当然各人构思的方式不同。
  梁朝裴子野起草北伐“喻魏宰相文”,受命之后当晚躺倒睡觉,五更时梁武帝萧衍命人催讨,才起来写就,懂文章的萧衍看了非常赞赏。裴子野是躺在那里构思。他说:“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后来这蒙头大睡成为构思的一个方法。初唐王勃,写文章先磨好墨,然后引被覆面而躺卧下来,起来后提笔就写,并且不再改动,当时人们说他是“腹稿”。这字眼一直流传下来,人们把这种构思方式叫“腹稿式”。宋代陈师道,写东西时也是躺在床上用被蒙头,家里人都躲开,小孩抱到邻家玩,边鸡狗都轰开,被称为“吟榻”。这办法的奥妙在于构思最怕打断,而“蒙头大睡”别人不便干扰。现在有人把这叫做“卧思”,躺着思考,肢体放松,不仅精神容易集中,而且全身血液集中供应脑力活动所需养料,效率当然高,真的还有点科学道理。
  当然,这样构思的方法倒也不必模仿。各人情况不同,习惯不同。有人就不怕闹,在吵闹声中反而不“走神”。宋朝杨大年每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声进而构思,一边用小方纸写出,让门人抄录。清朝毛西河,早年家里条件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顶嘴,一边构思文章,也写得很好,被誉为“五官并用”。这种方式被称为“随意式”。相传毛泽东许多名文就是在延安时到山上挖一个小坑,把凳子翻倒坐着解手,一边构思文字,写得那么好!所以方式不必强求一致,重要的是领会其神髓。
  现代鲁迅等人的构思也很得法,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很多人从中得到了启发,可以叫做“长期酝酿法”:
  鲁迅在写一篇稿件之前,常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时期。有时候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 
             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讲义》 
  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手,那张躺椅,是他(指鲁迅)构思的好所在,那早晚饭前饭后的休息,就是他一语不发,在躺椅上把所要写的大纲起腹稿的时候。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此外,还有一种是“提纲式”,写长一点、难度大的文章,先拟好提纲,修改提纲。还有所谓“拼接式”构思,即抓住一条主线,把选用的材料排列拼接而成文,多用于报情况、通信息、备考查等类文体。 
还有一种构思方式,就是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或是同做这件工作的,或是意见一致而合作的),议出几条,然后分工去写,由一个人通改,或由一人执笔,写好再议。可称得上“集思广益式”。在起草一些重要文件或机关应用文章时,用这种办法很好。但必须有一人为主,来“拍板”、“定盘”。如果是重要公文,必须由此项工作的领导人主持;也可以由知道精神多、情况熟或文字好、写作经验丰富的人为主。 
  4.构思迟速的奥秘何在 
  写作的快慢主要在于构思的迟速。在讲求效率的时代,写文章也要快。特别是一些公务文书、新闻文字、见报文章和考试作文,是有时间限制的。要想写得快,就应了解构思迟速的原因。 
  构思迟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确与才思敏钝有关,但主要有与技巧生熟,准备如何以及文体、篇幅有关。才思敏捷的,像曹植写《铜雀赋》,拿起笔就写出来了,这虽然表现了他的写作才华,但主这才华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从小受熏陶、训练,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写得快的,“倚马可待”。那是东晋时桓温北伐,袁虎因罪免官随军效力,要写公文,袁虎倚在马身上手不停写,一会儿写了七页,而且很好,传为佳话。这实在是因为他免官在军熟悉情况,原先又熟悉程式化的公文文体,文字修养很高的缘故。 
  有准备是重要的,有人甚至提前写好,就是所谓“宿构”。像二次大战时,英国丘吉尔与法国的戴高乐发表过许多精彩的即席讲话,大都是“宿构”。唐朝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在宴会上挥笔立就,对仗那样细密工稳,很可能也是“宿构”,至少知道滕王阁,心里琢磨过,也许就是打了“腹稿”。提前构思未必不好,因为重要讲话、文件、社论等,是不应该草率行事的;如果学识、阅历不够,情况不熟,下车伊始即兴讲话或摇笔即来,就不免闹笑话,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但事先写好却并不可取,因为容易和当时未料到的情况发生凿枘、偏差。列宁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讲话,并没有准备讲话稿。我国革命战争时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革命家和一些干部,常常能开口就来,讲得头头是道。邓小平等接见外宾、参加会议的讲话,记下来就是文章;而即席讲话更富魅力,更具有当场抓住问题、理顺思想,应时而适宜。如果不点小事也念稿子,便觉索然无味。此外,为考试押题“宿构”,也不足取。 
  构思迟速跟体裁、篇幅有关。曹植七步成章,写的是一首短诗。西晋左思《三都赋》十年写完,因为叙写具体的都邑形胜、山川物产、草木鸟兽,需要实际材料,当时又没有类书参考,都得自己收集,不可能短期完成。要谁七步写一篇《三都赋》,也写不出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写出了四十年;毛泽东的《纪念孙中山》很快就能写好。所以,文论家刘勰说:“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文心雕龙·神思》)。这就是说,写作构思不在迟速,要从个人情况和所写的体裁、篇幅等实际出发。构思那种重要而篇幅长的文章,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时,要好中求快;而有时限的文章,要快中求好。要达到这一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要认识和掌握构思的规律。 
  5.正确认识构思 
  过去人们往往把构思看得很神秘,大块的文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问题并不难理解。构思是主观上客观“交融”产生文章的一个关键过程,也就是由思想、信息、认识到文章的一个过渡阶段。我国自古讲究写文章,对构思有着深入的总结、研究和精到的见解。《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机枢。”这话意思是:“构思活动的奥妙,在于主观与客观发生关系。主观意识是归信奉的主义、道理所统辖,客观存在由耳目反映到主观世界,是用辞语(概念)来进行思考的。由此可见,构思就是考虑怎样用语言构成篇章形式表达作者所言认识的客观事物,也就是落笔之前先把道理想通、思绪理好。所以,构思的要害就在于,能否通过主观思维活动,使文章正确顺畅地反映事理,亦即事物的某些本质和规律。 
  (二)怎样构思 
  命题作文和为文再拟题在构思上的第一步是不同的。前者要审题,而后者要从内容和形式出发考虑标题。不过,构思有它总的规律,也就是共同的办法,其核心就是古代文论家所谓“熔裁“: 
  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 
                   [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以形象的东西说明抽象的过程。熔,就是作铁器先翻砂,倒出毛坯;裁,是做衣服要先剪裁。前者指将文章整个主体规划好,后者指留下有用的和去掉多余的。整体设计好了,纲领就明显起来;裁掉多余的,芜杂零乱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这就像木匠干活,用墨线打好以后,才可以用斧锯来加工制作。这个道理说得确切而易懂。我们也来打个比方,就像要雕刻一座人像,先要设计好身体,四肢各占多大比例,头在哪里,什么姿势等,从而砍出一个轮廓,然后再去精雕细刻。如果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刻一只手,刻得再像再细,如果在整个人体上不是地方,长在背上了;或是不成比例,畸大畸小;或是多了一只手,都是不行的。相传法国雕塑家罗丹塑的巴尔扎克像,因为人们一下子看到手塑得太好了,就把手给砸掉,以免影响整体的完美。写文章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构思好,心里没谱,一上手就雕凿文句,不易写好。 
  为什么需要和怎样进行“熔裁”——构思呢?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立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家,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木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 
                  [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这里文论家总结出,一般是刚运思动笔时,苦于头绪纷繁、词语过多,心又不是天平,不能一下子分别清楚,那就一定会出现轻重失当的情况。于是文论家提出了先标“三准”。然后再动笔写作,润色加工,用适宜的形式表现内容,就像木匠画好墨线,再动手锯、砍、刨、削那些好木材一样。这样才能从开头到结尾,通篇都很完美、很有条理。假如不先掌握这些准则办法,想到什么写什么,那么,离谱的和多余的思想言语一定很多。 
  这里提出的“三准论”,正是写文章构思过程中三个必要步骤,今天看来还是很科学的。“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是从《左传·文公元年》讲历法那里借来的,即“首先”、“当中”、“最后”的意思。 
  1.“设情以位体”——确定内容安排整体结构 
  这是说,要先把通篇意思考虑好,总体结构安排好。这一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情”(这里的情,是情理、事情,指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抓住问题,明确主题,也就是把要写的内容——思想感情酝酿好。如果是命题作文,包括审题:如,题目本身已经揭示了主题的,要“找到自己”,即自己有些什么要说;题目是限定范围的,要根据自己的认识、材料来确定主题。如果不是命题作文,则要在材料的基础上限定主题,可以用简练的话概括成主题句写下来。另一方面,是根据“设情”来“位体”,即按照确定的内容和主题考虑全文结构,分几部分,怎样安放、接转等,把整个架子搭好。这一个阶段的两个方面,是构思的最重要的一步。如果通篇的主题和间架没想好就动笔,想一句写一句,很难写好文章。 
  2.“酌事以取类”——掂量材料配合观点安放 
  第一步搭好架子以后,第二步就是考虑把材料安放在哪里,也就是说,按照文章思想发展的逻辑,把材料条理化,确定其“位置”。“酌事”就是把材料再掂量掂量,大体有多少材料,哪些有用,哪些舍弃;材料的取舍不仅要从材料本身出发,看是否真实,是否典型,还要看它能否说明主题。这就和另一方面的“取类”联系在一起了。“取类”是按主题的需要将材料归类,考虑用在哪里,怎么用更好。分观点要为总观点服务,材料为主题服务。总之,是要让主题把作为材料的事实和观点统率好,让材料把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 
  3.“撮辞以举要”——用简练的文字列出提纲、要点 
  “撮辞”是提炼文字,“举要”是列出要点。“撮辞以举要”,就是用精当简练的语言列提纲。长一点的文章,或驾御文字的技巧尚不十分熟练时,必须列提纲,甚至写详细提纲。短文,或是时间紧迫时,列个要点,简括几条也可以,至少要打打“腹稿”想几条。写提纲是将构思用文字固定下来,帮助作者检查和做到思想周严条理清晰。提纲可以按文章的结构顺序分条列列,开头也可以写上主题句。可以是边构思边写提纲,用简单的文字和一些符号,记下思路和要点;也可以构思好了再整个写下来。提纲是整篇文章间架结构、内容思路的蓝图,要反复琢磨,使之合情理、合逻辑,能够帮助最有效地表达主题。 
  (三)构思过程所应注意的问题 
  构思是进行文章的整体设计,它和内容、形式,认识、表达等诸方面都有关系,是文章成败好坏的关键一环。构思时有三点需注意: 
  1.通观全局 
  构思时一时一刻不应忘记文章的总目的和整体,“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正如画家作画,不可离开所画事物的整体而在枝节上下工夫。宋代苏轼曾写道: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yun,以至于剑拨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写文章的构思也正是这样,要有“成竹”在胸,而不能“一枝一节”地堆累起来,成为一堆枝叶。“堆累枝叶”,是写不好文章的。 
  2.多方发想 
  抓住总目标、围绕主题考虑文章整体,但却又并非不敢越雷池半步。要开阔思路,多方发想,就要凭借现实,充分发挥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已有的,以前创造的,想象力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未来,又会变成知识。发挥想象力要注意“联想”——由此及彼、由彼及此,注意“幻想”——从已有的想到未有的。这样有助于思维创新,发挥创造性,出新见,有新意,开拓出新的境界,新的思路,理出新的思绪,构想新的框架,最后写出好文章。构思过程中如果思绪不来,或者思想卡住了,就应该放宽思路,从其他方面再考虑考虑;到了一定程度,思绪就会产生,然后再作文,万不可没想好就写作。 
  3.注意裁截 
  构思中在考虑写什么的同时,要把不必要的意思删掉,不要都写上,一大堆,所谓“作文须解割爱,若义多端而不能割,嘈嘈杂杂,荟萃于一篇,便无复文理矣”([清]袁守定:《占毕丛谈》)。这其间每一层意思、每一个分观点、每一条材料,都要从整体的角度看一看,是否与主题紧密有关,否则必须割爱。正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比方:要在石上刻出脸,就要砍下不是脸的地方。留下都得是有用的。 
  三、起草
  (一)起草的含义及要害 
  1.含义 
  起草,即草拟初稿。就是把构思好了的内容用文字写成篇章形式的初稿。 
  2.起草的要害 
  起草的要害是把构思阶段的思维成果“物化”成为文章。同时它也是个继续思考的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如果构思的工夫下到了,起草不是很困难的。当然,具体写下来也还会遇到许多障碍,还会发现没有想清楚的地方,不易表达的地方,等等,要继续付出更复杂的劳动方可成就文章。 
  (二)起草的方法 
  1.“疾书”莫间断 
  有时接到写作任务,或是命题考试,写上一段不满意,撕了再写,写了又撕;或者写了又改,改乱了又从头抄下,又不满意又再改,折腾来折腾去,时间快到了还没写多少,最后时间促迫了,只好草草写就,但文章达不到理想。还有时起草当中反复停工,写完之后,通篇脉络不贯通了,转接的地方不圆活自然了,构思时一些精彩之处不那么精彩了。这就是没有掌握起草的规律,影响了临场发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古代文论家总结出来的“疾书”——快写,一口气写下来。 
  为什么应该“疾书”呢?文论家总结说: 
  行文有机,机之来如木之生春,水之赴壑,皆有自然而然之妙。固有一题到手,经营累日而不得一字者,机未到也。……迨夫机之既至,援笔伸纸,顷刻之间数千言可以立就。惟当信手疾书,虽明知有疵字累句,不妨置之不问,以俟将来改易。若稍加基斟酌,便足以阻吾汩汩其来之势。须知此境一失,以后虽复急起直追,而字里行间,不免诸多痕迹。 
                    [清]吴曾祺:《涵芬楼文谈》 
  这里把问题讲透了。“机”,就是机会、时机、机缘,一切事业都有机缘、时机的问题,写作也是如此。这里的“机”类似文艺创作中的“灵感来了”。当然,灵感不只是文艺创作才有,一切脑力劳动都会发生,甚至自然科学也离不开它,有人叫做“灵感思维”。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不就是进澡盆时水溢出触发了他的灵感吗?但灵感并不神秘,唯物主义认为它是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像是树木在春天一定发芽,水一定流到低处一样必然会发生。它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艰苦的脑力劳动的必然结果,写作就是准备和构思的结果。它的到来表现为一种兴奋状态,即特出的写作热情和能力。它的出现过程大体是这样:积累——思考——触发——豁然贯通。灵感来了,必须抓住这机会写作。清初文章家金圣叹说:“文章最妙,是此一刻被灵眼觑见,便于此一刻放灵手捉住。若不捉住,便更寻不出”(《读第六才子书法》)。是的!这个机会若不抓住,当时涌上心头的观点、材料、妙语、警句就会忘却,特别是一些精辟的、深刻的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回头即使急起直追写出来,也不那么灵活自然了。所以,构思好了,就要抓住时机,一直写下去,有的地方明知字句不好,也不要管,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知识才能,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整体感。有些同志写文章,不愿意别人打断他,要找个安静去处,或是“杜门谢客”,其原因就在此。另外,如果要机关应用文,有时间限制,初稿拖得时间长了,讨论和修改的时间就短了,也不易写好。 
  2.按照提纲写 
  快写是按照提纲、要点、腹稿快写,写时不要随便岔开或另起炉灶。因为它是艰苦构思的成果,用它作为起草比心血来潮、信手写来更合理有据,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要严密深刻。当然,起草又是一个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提纲只是发挥创造性的根基,而绝不是划地为空牢,成为束缚思想的框框。有时,起草阶段可以把构思成果进一步检验、修订,升华到一个高度,而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中,会有一些新的思想闪现或产生,应该吸收充实到文中去,甚至做一些调整更动。所以,起草能力需要严格训练、不断提高。要能在列出提纲之后奋笔直书,成文之后大体已佳;特别是遇到紧急的写作任务或作文考试,是需要这种能力的。这种起草能力要在素日养成。 
  3.大改小不改 
  起草时要疾书快写,一气呵成,这里指不要犹豫不前。但是,无论构思时想得多细密,要把一切精微之处都想妥贴了,是不可能的。人类认识和表达,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起草又是个创造过程,所以应该容许起草过程中改动构思时那些不合理、不周全、不顺畅的地方。可是如果不断改下去,不就写不成了吗?不就与上述“疾书莫间断”矛盾了吗?所以,这里有个原则,就是大改小不改,果断莫犹豫。 
  起草过程中发现问题想改动的,大体有三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1)整体有问题必须改 
  如果发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总的观点或整个结构有问题了,要立即打住,改弦易辙,重新构思,甚至另起炉灶。既不能将错就错,以致写出来没有用;也不能小修小补,扭来扭去,写下来不成样子。 
  (2)枝节问题不一定改 
  如果发现枝节上有问题,或者语言表达、层次顺序、数据材料等有不妥之处,要看情况处理。如不致间断写作,当然也可以随手改下,如费斟酌、拿不定、记不准的,可以先写下来,旁边做上记号,等修改时再核对、修改。切不可停下查找、思索。文字上只应“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推敲,不要回头看,以致被拖住了不能前进。 
  (3)游移不定最有害 
  刚构思好了觉得还可以,落笔写下来就不满意起来,这是古今写文章的人的共同感触。构思预想是自由的,不受限制,容易觉得不错,而写成文字就难以达到那样程度。于是在起草过程中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这样写好,一会儿又要改变,踌躇动摇,不能前进,特别在字句上下工夫过多,这是起草的大忌,必须极力避免。 
  鲁迅告诫叶紫的话,是关于起草的金玉良言,今天对我们也有启发: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                                                             (《给叶紫》) 
  (三)注意每段完整和全篇贯通 
  构思时是从通篇考虑下来,由主题思想到层次段落;起草时却正好沿着相反的方向,由词句、段落、层次到全篇,就是《文心雕龙·章句篇》所说的:“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当中有三点应注意: 
  1.在词句上要注意自然通顺 
  要与上下文及其构成的语言环境协调;应省略的成份必须省略,不能省略的不可省略;按语言习惯写下来,以明白晓畅为目的。 
  2.每层每段写之前要先考虑一下它的内部结构 
  因为构思时一般不能深入到段落内部,写时也不宜考虑一句写一句。一是要把这一层一段的主要意思和材料安放一下,以求更好表达出本层本段的主要意思,并能有条理地展开。二是要寻求较好的方式解决上下文的衔接。三是按照本层本段在文中地位,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主题的作用。 
  3.整个起草过程要注意全篇脉络的贯通 
  这就要眼光不离主题,而不要在起草时扯开去收不回,节外生枝。有的专家介绍外国的经验是写一个主题句放在案头,这当然不失为办法之一,但也不必拘其形迹。主要是明确了主题之后,就要把它作为中心,所有的层次段落都“向心”而联在一起,像脊骨作为全身骨骼中枢那样,把全篇文章组成一个整体。 
  四、修改
  (一)修改的含义和必要 
  1.含义 
  修改是文章草成之后,定稿以前的修订加工过程。它是写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修改是作者用文章反映事物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化的反映,又是使表达的形式不断周密、完善的手段。缺少这个阶段,文章便难以写好。 
  2.修改的必要性 
  (1)从写作规律看,写文章必须修改 
  文章难得落笔便佳、一次写好。虽然古今不乏由于构思充分、素有修养因而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的事例,但从一般情况和认识规律看来,文章是要经过精心修改才能最佳。所以,通常人们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论家说,“文章全借改窜”([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写文章牵涉到认识与表达,即反映的全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过思维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使别人能理解又乐于信报的复杂劳动,不容易一次完成就正确合宜。邓小平同志说: 
  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提出: 
  许多人……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来。 
  ……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 
  ……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                                                               (《反对党八股》) 
  这里不仅从文章的规律本身,而且从为文的宗旨上,说明了修改的必要。 
  (2)从写作实践看,大手笔都得力于修改 
  古今中外的大手笔没有不得力于修改、也没有不重视修改的,他们的力作、成功之作往往是修改出来的。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文章草成之后常常贴在墙上,朝夕观看,不断修改。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欧阳修的文章草稿有改掉十之五六的,甚至有改得不剩原稿一字的。相传《醉翁亭记》原先开头很罗唆,后来听了一个樵夫的意见改为“环滁皆山也”,成为名文名句;直到他晚年已成为一代宗师、文章泰斗,作文还苦苦修改,才写出不少传世之作。 
  现代大文豪鲁迅说:“我做完之后 ,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的绝笔之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于逝世前两天,但文稿上删改28处,增订25处,共修改53处! 
  马克思的《资本论》,修改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逝世的时候是坐在椅子上的,写字台上还摊着《资本论》第二卷的第八次修改稿。据拉法格《忆马克思》说:“他从来不满意自己的著作,事后总是要加以修改,并且总是觉得文字表现没有达到思想所达到的高度。” 
  (3)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 
  写完文章有时不知怎么改才好,拿到别人需要修改的文章也不知如何下笔,甚至改坏了的情况也是有的。可见,修改文章也是一种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叫做“改定功夫”。金融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这种改定功夫。领导人的文章影响大,应该能够自己修改好;另外,也要能够鉴别和改定由秘书或其他同志执笔起草的文章。有了修改能力,写作能力才算完备。 
  修改也有改坏了的时候,但那无妨,最终是能改好的。清代文章家郑板桥说,他自己改好了的有十分之七,改坏了的有十分之三,但不断改下去就会越改越好,学会写作。的确,在修改中可以窥见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相传宋代文章家黄庭坚从相国寺买到前辈大手笔宋祁的一册《唐史稿》,回去后反复揣摩,文章大大进步起来。这是因为他从大手笔修改之处明白了作文的原委([宋]朱弁:《曲洧旧闻》)。所以,鲁迅曾经提倡青年从大作家未定稿的修改中去学习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就是这个道理。 
  (二)修改能力的基础是鉴识力和知识面 
  我们不仅要修改自己的文章,有时也改定别人的文章;特别是文秘干部和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修改文章的能力。因此,应该对修改能力有所认识。 
  1.要改好文章需要有鉴赏识别能力 
  要能把文章改好,前提是能鉴别文章的好坏得失。一方面是识别文章的内容是否正确,哪些地方正确,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就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改自己的文章,需要有比写作时进一步的认识;改他人文章时,至少在某几方面某几点,即要对改动之处有较深入较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是鉴别其表达方面的得失。即,文字上哪些地方适宜,哪些地方要改,当然这除了写作知识之外,还要有对应用文章的正确的美学观点。如果缺乏鉴赏力识别力而又硬要修改,或勇于修改,往往对作者惨淡经营、用心着力处视而不见,甚至用套话取代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深刻有力的所在,点金成铁。要提高鉴识力就要提高认识能力、美淡素养、语文水平,读文章时要分析,做到“目无全牛”,像庖丁解牛那样把文章各个构成因素,组成部分拆散来从总体上掂量。 
  2.要改好文章需要掌握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应用文章的修改,多偏重于观点、材料、提法,其依据或是实际情况(包括历史和现实)或是国家政策、上级精神。我们写完文章为什么愿意拿给有关专家看?因为他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信息多;为什么愿意拿给有关领导看?他为什么可以修改得好?除了他们的职权外,主要因为他们了解精神、掌握原则、明了情况。由此可见,要能改好文章,就要增长知识,掌握信息,了解上级精神和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改在点子上,提高文稿质量。 
  3.修改能力还要在修改实践中获得 
  修改中的鉴识力和知识信息基础,最终是要落实在文字上的增删调整,和文字能力结合在一起。这种综合性的能力要在实践中获得。我们知道,报刊的老编辑,修改文章时能删削到一定的篇幅字数,这就是明证。一般会写文章或做领导工作的,当然与编辑要求不同,但也应该能修改文章,能删掉应删的、增补应添加的、校正应校正的,做到要多少字就能改到多少字。这种本领在实践中会获得和提高的。 
  (三)修改文章的方式途径 
  修改文章的方式途径很多,现从改定者的角度介绍几种 
  1.自己改 
  这种方式最经常用,也最方便。从时限上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时间紧的,如命题作文,限期的简报,见报的文章等,写完后立即修改,所谓“从头至尾——检点”。除精思细改、核对检查外,条件允许时要朗读一两遍,在朗读中凭语感易于发现语法和用语是否难懂的问题,可使之更为流畅通俗,接近口语。另一种是时限长的,可以放几天改一遍,再放几天再改。这有什么必要呢? 
  文章初脱稿时,弊病多不自觉,过数月后,始能改窜,其故何也?凡人作文,心思一时多不能遍到,过数月后,遗漏之义始能见及,故易改也。又当其时,执著此意,即不能转改他意,异时,心意虚平,无所执著,前日所作文未是处,俱能辨之,所以易改。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 
  起草时的遗漏错误,是当时主观上没有发现的或认识不到的。过一段再看,有点像读别人文章,比较客观一些了,容易看出问题,也容易自我否定。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采用“设身处地法”,把自己当成读者,看文章能否看懂,能否说服自己,进而修改定稿。列宁就常常把自己做为一个没有专门知识的人,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好懂。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不妨一试。 
  2.请别人改 
  改自己的文章,总有些局限,请别人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古人学写作,经常请师长、亲友评判、修改、删削、加工,叫“以文会友”;修改者,好处说好,坏处就说坏,叫“临文不讳”,成为一个好传统。许多写作上有实践经验、又进行过理论研究的人,非常推崇这个办法,特地把它告诉自己的后代和友人。古往今来,用这种方式改好了文章的,不胜枚举。宋代范仲淹写《严先生祠堂记》,最后四句赞语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觏(字庇伯)看了,给他改了一下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钦佩感激,几乎要拜倒在地([宋]洪迈:《容斋随笔》)。“德”改为“风”的确很好,不但和山高水长联起来,更形象了,而且暗用了《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典故,“风”就是德,而且是具有影响他人力量之德,比直接使用“德”更为含蓄,从而使得文章丰富高远得多了。我党八大《开幕词》原是毛泽东同志自己起草的,感到不满意,就请秘书修改。他的秘书从内容到文字大大地改了一通,改得简练丰满,毛泽东同志很满意,会内会外地都反映写得好。 
  请人改,也要看清什么人。文论家认为应“请有识者改,如请无识者改,无益有害”。但是,有识无识是相对的,谁的知识也不能宽广无边,谁也有熟悉的事物。这就看作者怎么请了。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了诗先读给一个老太婆听,听不懂就改,这是因为他要解决通俗化的问题。所以,除了请文字好的修改外,还要请了解情况、懂得那一行的人改。 
  请人改,要有一点气量,不可“文章是自己的好”,一个字也不能动。三国曹植,是亲王又是大才子,可是他很欣赏那种接受别人意见修改自己文章的作法,《与杨德祖书》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这里虽是讲别人,但这看法作法恐怕也是曹植自己能写好文章的原因吧。当然,对别人的意见,要有分析、鉴别,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便会像“父子骑驴”的寓言所讽刺的那样,无所适从了。 
给别人改文章,特别是领导干部改定他人起草的应用文章,那是要严肃认真的。一是要敢于负责,对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文件、文章,要大胆谨慎,不可马虎了事。二是要尊重执笔者的劳动,要看仔细、弄明白再改,有不懂的要问,不可凭职权乱改一通,那不仅会“点金成铁”,而且可能闹笑话、误了事的。
  3.集体讨论修改 
  集体讨论修改文章,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论语·宪问》有这样一段:“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郑国起草公文的过程。除一位大臣起草外,要经过三位大臣的修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能发挥集体力量了,这种方法真正地普及开来。大者如1954年的宪法,公布前请政法专家、语文专家推敲了几个月;刘少奇同志关于宪法的报告,也请语文专家讨论修改过。再如,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请党内许多老同志分头讨论,集中全党智慧修改而成。小者如一份会议简报,也要简报组成或秘书处讨论修改。当然,有时这种好形式也被用滥了,不论什么文章,都要讨论,都要经几个人修改,那是大可不必的。特别是把棱角、特色全磨光、刨平,搞得“千篇一律”,那就是改得失败了。 
  (四)修改的内容 
  很久以来人们就把对文章的反映掂缀修改叫“推敲”,那个著名的故事至今仍在课堂上与报刊上流传:唐朝诗人贾岛初到京师,一天在驴上得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觉得“敲”作“推”好,正在边做手势边想时,驴子冲进当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被抓到韩愈马前。贾岛说明缘由后,韩愈考虑了很久说,“敲”字好。后来,“推敲”就成为细细修改的别称了。如果做了词汇来源问题自无不可;如果由此而认为修改文章就是这样死抠字眼,那就太狭窄了。 
  文章写好后,要在哪些方面(内容还是形式)做怎样程度(大删大调还是小修小补)的修改,应从文章本身的客观情况和对它的要求出发。但是文章家经过研究而指出的几个修改的方面,还是值得注意的: 
  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庇病稀少。 
                 唐彪:《读书作文谱》引武叔卿语 
  这里的“气顺”、“机圆”、“脉贯”、“音叶(wie'协)”,就是指思想是否顺情合理,材料说明观点是否圆满全面,结构是否谨严,文字是否顺畅。由此可引申归纳为四个方面。 
  1.主题的斟酌 
  主题既是文章关乎全局的关键,所以修改时要对主题进行检点或调整。首先要看看主题是否正确,立场观点有没有问题,看法有没有偏差。其次看看主题是否有意义,是否深刻,是否有独到之处。最后,看看主题是否突出,是否再现出来了。 
  2.材料的取舍 
  材料是文章的基石。修改文章时,要检查材料是否确凿,能否说明主题,有没有违背观点的或与其他材料抵触的。 
  3.结构的调整 
  结构是文章的间架,修改时要看看各部分是否都围绕主题构成一个整体,各层次、段落之间关系是否合乎逻辑,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自然。 
  4.文字的推敲 
  文章的思想是由文字表达的。要检查和改正不准确、不规范、不通顺的词句,要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没说清楚的要说清楚,并把陈言套话换成新颖动人、有血有肉的话。此外,要检查一下行文格式、文字书写、标点符号。 
  修改当中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1)要以客观现实为依据 
  贾岛“推敲”的精神可贵,但那完全是以主观揣测为依据的,这一点不可取。清代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已经指出过:“僧敲月下门”,只是在凭空想象,好像是揣摩别人的梦境,即便是形容得很像,也没有一点自己真切的感受。所以才是这样,因为他拿不准是推好还是敲好,就是从别人那个角度揣测想象的。要是自己亲身经历体会的,那么,是推就写推,是敲就写敲,写出来自然就很合宜,干么还去模拟讨论呢!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文章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修改文章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不仅主题、材料是如此,就是字句也是如此。写应用文章更应从实际出发,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写,不要流入凭空揣摩抠字眼的魔道。 
  ②要注重政治 
  金融干部所写的多是机关公务文书或政策性很强的宣传文字,必须注意效果、影响、修改时的着眼点应首先放在政治上。文字上的标准是准确恰当,而不在新奇。 
  1955年4月亚非万隆会议,19日下午周恩来同志亲自起草了一个《补充发言》,当场译成外文发布。4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根据英文译稿过来的汉文稿,4月21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总理的汉文原稿,这实际等于更正由英文译稿译过来的文方稿。这并非因为译稿有什么语法不通之处。而是从政治上考虑的。我们看两个例子: 
  英文译稿:我们知道,那些还不知道真象的人心中是有怀疑的。 
  总理拟稿: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 
  “知道”人家心里怀疑,知道又怎么样?徒增隔阂而已。“容许”则表现了理解,表示了还可以团结的诚意。 
  英文译稿:在我们的会议上,我们应该寻求我们的共同基础,同时保留我们的不同点。 
  总理拟稿: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当时参加会议的国家很多,处境不同的当然观点不能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讲得越具体反而不好,周总理用“求同存异”的成语概括,化被动为主动,成为人们乐于接受又易于传播的一个口号。 
  (五)修改符号 
  修改了的文章,要经过很多人的手,要征求意见、讨论、打印、审阅、排印、校对等,修改的地方要让所有人都懂,因而创造了一系列的修改符号,现在已经规范化。现将手稿和校样上常用的介绍如下(总体见附录)。 
  五、书写、排版、打印
  (一)书写、排版、打印的含义及工具的选择 
  1.书写的含义及其目的 
  书写又称缮写,抄写,是修改定稿后将文章按约定俗成的规格要求,誉清在稿纸或其他特定的纸张(如机关印制的公文纸、公函纸等)上。书写完后形成“文面”,是与读者见面的。所以,对作者来说,它是最后一道工序,对读者却是最先接触的。有的直接用它进行交际,如书信、考卷、公函等,有的要经“特定读者”阅读审查,有的要经打字员、排印工人、校对员等,转化为各种印件再与读者见面。不管怎样,书写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工序,对文章成败、作用发挥很有关系。搞不好会前功尽弃,读者看不清、看不懂,甚至闹误会,出责任事故。书写的目的是正确无误地把已经写成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容易读,愿意读。 
  2.书写工具的选择 
  ①纸。纸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功用选择。一般文章和作文考试,都用印有浅色框格、字数的稿纸。信函,用机关企业自己的公函纸,不印框格,只印函头,也可印横格线。机关应用文章,用机关专门印制的拟文纸,没有拟文纸的用稿纸。纸的框格四周要留大一些;天头要大于地脚,左右切口也都要留足余白,以备修改或装订。纸要坚韧不洇,以便保存。 
  ②笔。要用钢笔或毛笔。有时可用圆珠笔,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不用普通圆珠笔书写(1984年国家档案馆和轻工业部行文推荐印有“档案”二字第一个拼音字母DA的DA32、DA424两种特制圆珠笔芯,可以书写文件)。不能用铅笔书写和修改,因为可以擦掉,而且一经翻阅磨擦就不清楚了。 
  (二)书写、排版、打印的要求 
  1.字要写对,符合规范 
  (1)不写错字。汉字有一定的形体结构规范,不能改变。1956年1月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过《现代通用汉字字形表》。后来,1988年5月9日国务院语言文字委员会又公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就是汉字书写字形笔画的范本。要不写错,一是要下功夫认字,辨别字形,二是要勤查字典,三是错了就改。毛泽东同志1957年发表诗词18首和《关于诗的一封信》。读者来信指出有两个错字,一个是“把酒酹滔滔”的“酹”误写为“酎”,一个是“遗误青年”的“遗”是“贻”之误。毛泽东同志接信后,立即让办公厅秘书室复信,并亲自转告《诗刊》负责人改过来。注意改错字才能不写错字。 
  (2)避免“别”字。现在说的“别”字在古代是可以通用、假借的,秦代统一文字定了规范,汉代以后就把“别字”当做问题,说明了文字、书写的发展。清代学者顾炎武解释:“别字者,本当用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日知录》)。现在写“别”字是不许可的。细心掌握字的形、音、义,就可以消灭“别”字。此外,还要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写规范字,不写异体字。 
  (3)不要滥用简化字。要严格按照《简化字总表》来使用简化字,凡简化了的,再写繁体就不规范。没有简化的,滥简化,算是错字。1977年12月公布的《第二次文字简化万案》(草案)》(第四批简化字)公布后依法污宣布取消,不应再用。 
  2.字要写得工整清楚 
  汉字是讲书法的,字写得漂亮当然好,但这不是文稿书写的要求。书写文稿要求工整、清楚。 
  (1)每个字要写得笔画分明,字体清晰。点、横、竖、撇、拐,一笔一画写准确;字的间架、位置要恰当。 
  (2)字的排列要协调整齐,疏密合宜。字的大小要匀称,个头相当,不要大大小小,歪歪斜斜。 
  (3)不要草书,更不要潦草。书写不一定非要写正楷,行书也可以,但不要草书,这不是书法艺术,着重的是实用;也不能用书法的安排来抄稿子。字写的过于潦草过后自己也不认识,就是“热写冷不识”的笑话。《冷斋夜话》记载,宋朝一个宰相叫张商英,好草书,写了诗文让侄儿抄写。他侄儿只见“满纸龙蛇飞动”,无法辨认,只好去问。张商项注视很久,也认不出了,大怒道:何不早问!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同志爱写“草书”,排字工人、判卷教师都为之苦恼。
  (三)标点符号 
  1.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辅助表达工具。它表现语气的停顿和通过语气表露思想感情,或表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我国古代只有句读,是一个点“·”或圈“。”。那时文章书写也不分段另起,段落有时是用“√”来表示的,产生也相当晚。标点、分段是近代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而形成的,现在已经完全融入我国的书面语言中。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由于用的不同,有时能使整个句子的意思改变,基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变文体。前者以“叫我们看不看”这句话为例:“叫我们看不看!”表示没有看上而不满的意思。“叫我们。看不看?”是远处喊去看电影,同伴没听清叫谁,这里回答同伴问话,并又问同伴看不看。“叫我们看,不看!”这里是肯定叫我们看,并且又表达了不看。“叫我们”。看不?“”看!“是肯定叫我们,又转向同伴问看不看,同伴回答说:“看!”后者以一个字游戏为例: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诗,七言绝句。可是分行标点可以以变成“词”: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 
  杏花村。 
  再改变标点,又可以变成戏剧形式: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序、布景、地点、人物、表情、对话,都有了。虽是游戏笔墨,却也能说明标点符号的作用。所以写文章一定要用好,写清楚。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在延安《解放》第40期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一节时,给郭化若同志写信特别嘱咐:“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致郭化若》)。 
  2.常用的标点符号简介 
  (1)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问号“?” 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包括设问或反问)。 
  (3)感叹号“!”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也用)。 
  (4)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一般性的停顿。 
  (5)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6)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句之间的停顿。 
  (7)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于提起下文。用于讲话、文件、信函等的称呼语后;用于引“×××说”之后;用于要说明的项目之后,下面是有关内容判断词后的停顿,多用于句子较长或强调之处。 
  (8)引号“ ”‘ ’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有的“强调词语”或“讽刺、否定词语”也用引号。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面;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一般是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9)括号()[  ]{  }【】 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也用来括序码。 
  (10)破折号—— 标明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它与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 
  (11)省略号…… 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 
  (12)着重号 ﹒ 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标在文字的下面。 
  (13)连接号—  ~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通常用来连接相关的数学。 
  (14)间隔号· 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也可用来表示书名与其中篇章名之间的分界。 
  (15)书名号 《  》<   >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等。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可以用单书名号。 
  (16)专名号 ——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只用在古籍或文史书中,标在专名下面。为了相配合,这类书中的书名号可用~~~~
  详见附录中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表的《标点符号用法》。 
  3.标点符号的标写 
  上述16种标点符号标写时有一定位置。前七种俗称“点号”,主要表语气、停顿,其余俗称“标号”表词语性质、作用。标写时凡点号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通常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这就是说,在转行时,所有的点号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后部都不应放在一行的排头,那叫“排头点”,鲁迅先生在《致肖军》信中建议放在原行末余白处,解放后已接受这种标法,由公文处理办法的附件规定下来。当然也有例外,如在标语牌上等,字格很严整时。此外,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如在标语牌上等,字格很严整时。此外,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古籍和文中著作中书名号可用浪线,浪线式书名号以及着重号、专名号标在文字的下边。直行文稿的点号放在字的右下角,引号改用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着重号标在字的下边,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四)行款格式 
  文字排列,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其它款式如下: 
  1.页码 
  凡超过一页的文稿,每页都必须先标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码,写在右上角紧靠框线处。如印在文头、函头,也可标在地脚靠框线处,居中或在右下角均可。 
  2.标题 
  标题可以占一行,也可以上下各空一行,长文章的标题上下可以多空几行,甚至独占一页。 
  标题在一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居中,字数少的,各字中间可以空格;二是前面空四格,字数过少不宜采取这种写法。 
  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可以在前面加一个破折号;如果是新闻,有引题的,副题不加破折号。引题、正题、副题,开头排列不要纯齐。 
  小标题,即分题,也要写于一行居中,与正标题一样;上下可以空行,但不能超过正题加破折号。引题、正题、副题,开头排列不要纯齐。 
  标题字数过多,可以转行;转行时要照顾一行里词或词组的完整,又要在长短上搭配匀称。 
  3.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不论个人还是单位,如系文章,就放在标题下面,占一行;如和标题隔一行,下面正文也要隔一行。署名在一行中要与标题对应而居中,名字是两个字,当中要空一格。如系机关应用文,署名与日期自有规定。 
  4.正文 
  正文每个字占一格,标点也占一格;每段开头要空两格。 
  文章如分几大部分而不加小标题和序码时,为了醒目各部分之间可以空一行;用了小标题或序码,全文结尾无法加小标题或序码时,也可以空一行。 
  5.序码 
  文章分条目,要用序码,较常见的有如下几中: 
  (1)大写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小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小写汉字数码常用。 
  (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较常用。 
  (3)阿拉个数码(1、2、3、4、5等) 
  (4)拉丁文字母:大写(A、B、C、D、E等),小写(a、b、c、d、e等) 
  (5)罗马字码(ⅠⅡ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Ⅻ)。 
  这些数码还可以加括号、方括号、圆圈等,再与编、章、节等配合,是用不完的,当然不要因此而“开中药铺”式地去著书写文章。现在用得最多又经规定为标准的四级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不够四级的可选用,超过的可增加。 
  6.引文 
  (1)段中引文:凡不是强调性的引文都写在行文之中。如果引的是原文、原话,要加冒号、引号;如引的是原意,只加冒号即可。 
  (2)提行引文:重要的、强调性的引文(有时是较长的引文)可提行引出,即另起一行,比正文缩两格,即开头缩四格,其他前后缩两格,或前面缩两格,后面不缩。这是通用格式。另外也可以采取改换印刷字体而不缩格,或加引号提行不空格(只在开头空两格)的办法。这两种方式现已不多见。 
  7.附注 
  对正文中的一些词汇或引文出处要作说明时,用“附注”。在要注的词汇中引文右上角加“注码”,用小写阿拉伯码加圈或加方括号,如①、②、③或[1]、[2]、[3]等。如果注释很少,也可以用[注]或米花*标出。附注大体有三种。 
  (1)夹注:简短的说明、注释,就写在欲注的词语、引文后面,用括号括住。因为就在段落当中,又叫“段中注”。如果数量多、注文长,不宜采用。 
  (2)脚注:即页中附注,把附注放在本页下端所谓“地脚”处,所以叫“脚注”。目前使用较普遍,因阅读方便。 
  (3)尾注:把附注集中在全文全书的末尾,或者把一章一节的附注集中在章节尾部,又叫“章节附注”。 
  8.时间、数学等的规范化写法 
  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要求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体例统一。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具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到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两相对照就可以明了数字使用规范和公文中的特殊要求。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1997年1月1日7时30分;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纪年也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1949年),昭和20年(1945年)等。 
  注意:年份不能简写,如1980年不能写作80年。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五,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公文中成文的年月日,一般用小写汉字书写。 
  (2)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用阿拉伯数字。例如,415230,-25,1/16,4.5倍,34%,18万公里,4000克,200亿,45.5万元,50岁,12个月,125种,等。 
  注意:一个数值书写时要照顾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三本书,六条建议,读了九遍。 
  4位及4位以上数字,采取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空半个阿拉伯数字,非科技专业书可以不分节。用“,”号分节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应废止。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公文中的分数,一般用汉字。 
  (3)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要与所据版本一致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第493页。 
  (4)数字作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用汉字书写。例如,一律,十滴水,三叶虫,八国联军,十月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四运动,局,第一书记,相差十万八千里。 
  (5)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要用汉字书写,两数字之间不要用顿号隔开。如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十吨,四十五六岁,七八十种,一千七八百元,十之八九。 
  (6)避免交代不清的时间概念。如“上月以前”“明年以后”等。 
  (7)关于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以下概念: 
  A、增加为过去的二倍,即过去是一,现在为二;增加到过去的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了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B、超额80%,即原是100,实际达到180;降低到80%,即原为100,现在只达到80;降低了80%,即原来为100。现在是20。 
  C、不可用“降低×倍”“减少×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8)“左”的错误,左字要加引号;极左的左,不加引号。党的代表大会,如,八大,十二大,不加引号;“文化大革命”要加引号。 
  9.校对 
  书写之后要校对;打字、制版也要校对,除校对员校对外,重要文章或文件,执笔或书写的同志要亲自校对。 
  校对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古代叫“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汉]应邵:《风俗通义》)。我们应该像对待敌人一样把错误之处“抓”出来、消灭掉。毛泽东同志1938年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时,给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郭化若同志写信,特地提出:“校对须注意,你自己至少校一次。” 
  校对的方式有三种。 
  (1)对校法:原稿放左方,校样放右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对下去。 
  (2)折校法:把原稿放在桌上,把校样上部折到背面,留下要校的那一行文字,然后压在原稿上,把校样上要校的那一行和原稿上相应的文字紧排一起,进行校对。 
  (3)读校法:两人合作,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校样。标点符号、另行、另起、空行、重点等都要读出来,进行校对。 
  10.书写和电脑打印十忌 
  一忌字迹潦草,二忌标点混乱,三忌规格不一,四忌生造汉字,五忌抄写不校,六忌外文草写,七忌铅笔抄改,八忌画改太乱,九忌符号不明,十忌加工不好。

(选自孙乃沅《干部写作讲义》,中央党校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28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