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q0 ~; f/ P4 H9 m7 b
4 h1 k: l2 L) ~( F L' K
主讲人: 国 际 儒 商 学 会 会 员、扬州市儒商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刘新宇
8 ^7 Y( C/ L3 a5 b) z" x8 t' V
4 W6 T& D. J% X. `
" k8 L0 d6 q0 j) s. L1 Q, I. w2 U
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乎企业的兴衰与成败,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十分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提升。那么,企业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产品和技术;有人说,是资金和管理;有人说,是销售和服务;有人说,是领导和人才。这些说法,各有道理,并为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实践所证实。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客观环境向企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纵观国内外最成功的企业实践,企业文化逐步上升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企业文化,在国外,表现为以人文与市场为价值导向的企业文化;在中国,表现为以现代科学思想文化与古代儒商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 o2 g- ]% l- f- } w$ o
: q6 @# Y I; Q! I3 ~
# ~$ t0 W) n& S+ M2 s2 Z5 b; p
& ?; }. S' {/ I& A
从建国61年来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扬州市的工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城市搞派性、搞无政府主义,搞打砸抢,不同企业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侧重点。 F2 p# J& F5 }& m& L- ? \3 H
$ m% H. s; {( L) O
建国初期,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争和动乱,物资严重匮乏。产品无疑是第一竞争力。6 d3 C: |6 g/ C0 d4 D- B+ [
% b9 d+ G8 M, }大跃进时期,人们的政治热情高,扬州产生了一批骨干企业,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产品虽有所增长,但仍很紧缺。
$ G2 B$ T# O" j, u. c# L9 W4 S# _7 `* _1 U2 z3 |6 p
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处于停顿的边缘。
) }$ b2 j, u7 C# L8 m4 Y4 Q$ n# M$ j" }
乡镇企业乘机发展。技术、经营、设备、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当时扬州化工、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l7 ^! c0 i$ A; R( k
3 L; }0 ?2 N* @/ \9 ^三中全会以后,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带动了管理、设备、技术的引进。扬州的规模经济曾经红极一时。
& H ~7 B& R y& t$ t' A
8 K1 @, l0 t) m0 o9 a随后,实行市场经济,扬州有些大的企业未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纷纷落马。9 J0 K! H3 {3 G. s. \/ _. x" r
8 p) R; I6 v$ t2 x9 ?
今天看来,在各个时期,产品、管理、资金、领导和人才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Z8 V6 E2 X) T* |6 K8 }
+ _! x& K" _' k. p然而,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文化逐步上升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怎么说呢?& Q: w: R2 `& m8 _/ ]3 R6 R
& A# ~6 j9 K2 U; `( k# z
% g0 N& G, W2 h
l1 W+ I; [9 G/ [6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与趋势% E/ H9 R& A5 n+ U- g3 B
+ U1 `7 ^9 { G9 Q5 t
企业文化使企业之树常青。美国《世界经济论坛》主编朱易先生说:“一个想让自己的企业成熟的创业者,一定要认真考虑和设计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1 X& F: k% x- D1 k, }5 O
9 R$ h/ H3 ?' @7 A+ \) @% a' W; q- }1、企业文化的定义5 d2 r( W! X T) x9 `
+ P( T9 {' E% J6 r9 T* z2 `, K! l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这就是企业文化。它包括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共同理想、企业愿景、人文观念、团队精神、战略选择、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管理理念、人才观念等。中国最著名的一些大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标识,如:海尔文化:企业发展的灵魂;联想文化:做事与做人;中国移动文化:建立理念体系;平安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精;万科文化:健康丰盛的人生;保洁文化:大中国的模范中国公民;诺基亚文化: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华为文化:“冬天”的意识;摩托罗拉文化:全球文化战略;惠普文化:核心是价值观;凤凰卫视文化:激励凤凰精神;方正文化:文如其名,名副其实;朗讯文化:落到实处的行为;远大文化:崇尚独创性;光明文化:修炼进行时;中信文化,诚信为立身之本,等等。
3 B/ {3 M5 @4 F# f$ i h4 K
! t# l- G2 T1 f企业文化无所不在,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导向、引航、推动和激励的作用,海尔将其称为企业之“灵魂”,布道之“圣经”,惠普将其谓之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讲是不可或缺、无可代替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
" z0 ^% R) Z% W+ |. _! r6 u- \4 G& d6 z1 V# ?
2、企业文化的作用
7 u6 E" b+ \6 w% s8 l
% h$ Z l4 E% J/ E8 i2 n: z主要有六点: _0 v, a. p3 |1 V
( b& W+ G# l9 N4 i3 L j/ {
一是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企业倡导并要求员工在实践中奉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这个灵魂能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
/ W3 y+ x, \+ B& @$ k- k& T% J6 C t% w: W- H
二是企业文化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一样,是人的价值观念,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激励。8 j5 Z _3 `- J/ I- o
2 g _3 n# o3 D4 c9 E% c! L3 f三是企业文化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周围,从而形成一种团队精神群体力量。
# o5 v6 V+ F6 b# |/ M P T3 ^
7 ]: p$ ~, o! ~9 h$ M四是企业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对于人在企业运行的规范,除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种“硬约束”,还需要一种思想文化的“软约束”,也就是内在的约束。这种内在的约束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实现,有了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才有利于排除企业制度管理上的潜在障碍。
7 ?) c3 _9 {. w& \ `$ @2 F' ~8 q0 M; c, G- A% K
五是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创新活力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经营战略的创新,成为全面创新的思想理念基础,成为企业活力的不尽源泉。
* L2 K5 c! F2 X3 {1 g0 Z2 _
2 J) S% i; ?7 J1 O, D六是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形象美化的辐射作用:企业文化要通过塑造企业产品形象、企业员工形象、企业环境形象来确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形成一种形象感染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美誉度。2 [: R. b# m+ _; W
: z# ^, t: _8 v1 j1 Z$ R3、企业文化的趋势
! \# P" I* [' H V$ Q6 f! m, |9 f6 o& k- B
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企业文化和经济伦理在下一个世纪将成为企业兴衰、国家经济振兴与否的关键因素”。美国三家最权威的管理咨询机构,联合撰写了《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其中讲道,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的公司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体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和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使这些一流公司百年不衰。# \) r) u2 w' e
' s `2 \/ d4 S/ p3 O
美国专家和中国学者对未来企业文化发展趋势作了以下七点预期:6 p8 b% w! |- ~. i, v0 Q5 U
# |# B0 a1 x) X T' S
①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激烈,因为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h9 K8 c0 C* r6 Z
0 U" g/ c+ A: Z" C. a' k% ]. D6 S0 U②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度安排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发展战略、制度安排和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
6 [# S9 Y3 P( P
( v$ H2 \3 z+ S& Q③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更加富有个性和特色,更加具有文化的底蕴,更加人格化。
! m; A" g; f5 u9 m* n) g6 x9 I8 W$ ?. k( v
④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J! x5 `1 G, l+ g2 v: D
1 C# M; v; v/ t/ X, {
⑤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 `: T( b; ?2 Z5 I, c5 d& R( R: s/ Y' q7 o: ~3 t' i7 h
⑥企业家的人格、素质、决策力对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越来越重要。
+ E! b- L' M/ e3 e3 e
0 x& |8 y" H+ O: b2 w2 N⑦学术界、经济界的专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和介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将更加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9 Q* H' p E% a
' @/ a. h# o$ B, E# k9 a, c5 F
# f0 d. |; b/ V7 y2 u) X* [# u# x3 j5 @; r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6 B) }7 @! D1 v0 D$ n
: E9 k) o3 L6 Y1、企业要发展首先要让企业“文化”起来* o% N* [9 e! @' C, ?
t1 R5 h. \6 K+ p让企业文化起来,首先要打造企业文化氛围。一般来说,形成企业文化氛围,包括三个因素:' U' o2 G2 p$ f, G& T
! r0 l+ \# r% I6 z/ z
①、企业环境氛围——通过直观的外显的环境反映企业的风格和情调,通过企业厂区、车间和办公室的环境布置、装饰效果、企业报刊、宣传栏、标语口号以及员工的工作服饰、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表现出来。
- ]/ S3 J: E- F! f0 E0 a6 U$ ]& P3 z3 [% y6 N! W( w
②、企业精神氛围——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包括员工对待日常工作的基本态度,员工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等。7 m" g, ^; A6 J9 ~
$ `$ ~. m, H' j* Y' O③、企业制度氛围——国家及行业颁布的各项法令法规,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贯彻执行方式。
4 t/ B8 V" N a6 J' B4 e8 T, l( o% c- c! |' t& g
让企业文化起来,还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文化组合,以显示其丰富性、多采性。7 H6 F" _: M, P8 _
2 F; J5 M r, N企业文化氛围之一——学习型。上世纪,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以来,至今已风靡全球。其基本理念是:超越自我、共建愿景、团体学习和体系思考。其基本特征是“团队学习”。注重团队学习的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昂扬振奋,企业充满活力,企业之树常青。( ]5 ?7 L# W# N) R0 W% o. O& W* C
% g) o1 v" |. E# i
企业文化氛围之二——凝聚力型。企业文化要求把个人追求同化为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理念当成企业文化塑造的首要任务,从而对员工理想追求进行引导。2 w; f% [+ }8 g. S J; h$ V
6 c0 k6 z$ {, `6 E
企业文化氛围之三——智慧型。在高智商企业家率领下的智慧型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善于集中员工智慧,组织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互学习,相互欣赏;追踪前沿新知,重视学术交流;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具有科学的战略战术,形成理性的管理,有序的竞争。" k$ H- j& C& z/ x
, t0 P/ ?6 H. V
企业文化氛围之四——创新性。具有活力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断创新。8 q9 T% H# r/ ~9 ^4 J: a9 G
. X& ~1 Z- H0 J' X/ V0 g
企业文化氛围之五——竞争型。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企业因竞争而存在。
$ A2 l8 C7 J. F) [. ?* a
# T8 @2 p) C" ~* w企业文化氛围之六——形象型。与企业精神相统一的企业形象,极富有企业个性,又富有时代特色。0 e6 |0 Z) b' ~: G+ P9 J& ?+ s2 z
5 _2 H! U; R- H# s5 ?# g1 j- d9 z# a企业文化氛围之七——奉献型。这里讲的奉献,既包括企业不计报酬、回报社会、无私奉献,也包括企业内部实行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氛围。9 o* m, d) S0 n; B6 e
) o! P* e2 j8 _
2 ]2 F! Y- f" L& S1 x2 K6 F+ Y2 c
+ P! F; Z& f; Y3 ^/ v! ?; P) q2、企业要发展还要让企业“精神”起来) J) f6 J" K9 h. `/ h
* h9 W! ^! H5 x6 |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之“魂”。其内容与构件由四个框架组成,即“基本价值理念系统”,“单项价值理念系统”、企业形象广告系统、企业之歌及企业誓词。2 q) U1 E4 }/ s. T0 c8 P" M2 K' N `3 M
/ g3 Z7 Q! X1 g: p0 u, r
2 K7 J9 M8 @; C1 U
6 d& L1 Y4 p/ q! w, \(1)关于“基本价值理念系统”9 T" \8 A& |/ d7 m7 G6 ?) J
) T' f" @. }4 O6 N6 q
基本价值理念系统是指企业信奉、倡导并用以指导企业行为的全部价值理念,关系企业全局并贯穿全部内容活动中,具有中心指导地位和企业精神总纲领的性质。其内容有:
* D; f, q; ~ q3 b% T' Y8 \4 ^% }% G; V0 e9 K) A: B
①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它展现企业的基本性格和经营宗旨、决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左右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和行为规范,影响根本信念和发展航向。如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惠普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需求,惠普的追求。7 l5 A2 r4 \7 L) r
f6 a7 s# t! D; g8 K! @②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如海尔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中国移动的企业精神:沟通从心开始。# X8 m- n# Q7 e! x
+ M U4 g, N5 ^/ O5 Z, i③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通过努力而希望获得的成果,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追求、共同愿景的集中体现。如长安汽车集团的企业目标为“三三三”:创造名牌,推出名人,争当知名企业的“三名企业”,降低成本,激活资本,以人为本的“三本主义”;用好权利,获得智力,开发潜力的“三力思想”。
+ g6 n1 g1 w7 _0 \' Q2 B3 }- Q, H5 r R* Z
④经营宗旨。经营宗旨也可称为经营理念。企业作为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对内、对外、对社会、对国家都承担着责任和义务。" y) p9 m7 N3 @/ W5 |( o; {
+ _7 a8 s8 ^! M⑤管理理念。是指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在企业管理中所应具有的理念。
/ V* g* [4 o+ w( Y- g$ K- g+ p+ H
⑥企业作风。企业作风或企业风格,通过员工的言行反映出来,成为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如兰州炼油厂的企业作风:高、严、细、实;海尔的企业作风:迅速反映,马上行动。
, e: H$ L+ O5 Q/ o( ~; E# X6 B
1 e5 ?# Z: W% G/ U; e7 W 9 o, V& X( H+ Z
+ H/ e. x+ J( f(2)关于“单向价值理念系统”
; t' d% T! o) d) f& B6 m# u2 l4 A8 w/ h' ?
单项价值系统又叫“新观念系统”,是把企业在各个不同领域单项问题上所倡导和信奉并用来指导此项问题的价值理念。这些单项价值理念也可以说是组建企业精神文化这座主体建筑的零部件,各有其内涵和作用。
6 [9 k; H2 u9 s) ^+ L, a$ v i" F$ S
: o+ J# A% R, q- I$ K7 e- i1、人才观。表现在企业使用人才、培训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以及人才定义等方面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
6 n9 R6 v- Y5 H2 {
: `3 h! A+ ]0 I( [' C2、市场观。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把握市场动态,应对市场变化,赢取市场份额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
8 }) P v$ X7 ^/ b! Z2 Q3 N* H" `" H* K5 k
3、竞争观。是指企业与员工参与市场竞争表现出来的对竞争的理解和观念。# \2 C" Z2 R" P2 g: V0 d
: I* d* w) Q1 m
4、质量观。是指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方面所持有的态度和观点。, w" K! R \2 ^- L4 H( W- P
8 E: B5 j, K0 y7 m. L5、分配观。体现企业在员工薪酬分配上的指导思想。2 w$ j. P3 D2 D2 _& s; w. A1 `/ v
$ Q9 l$ l7 }# \6、成就观。表现企业和员工对待成就的意愿和观点。) T3 Y3 n4 B4 a
0 X( [8 M5 l0 {- K+ ~1 ^' M
7、科技观。是指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对科技发展和进步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 Z; b0 d8 k2 I
9 p( u# G3 O* g* h' ?, Z/ z8、 时间观。是指企业及员工对时间所持的价值观点。( f" `- n+ _7 ~4 i8 Y. B+ o7 [3 D
2 ^; \! Q+ }. Z9、安全观。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避免财产和生命损失所持的观点。如:AT公司的安全观:“安全是天,生产是地,顶天立地,人企合一” 。. i" }- x3 B% K& A
# J& G2 @8 U: {! j10、环保观。是指企业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自然环境恶化,合理利用资源,改善人类劳动和生活环境所持的观点。7 _. O4 F9 d/ \) X c- F5 ~/ X+ i
4 w) V1 Z6 h- L% u5 N, B. `11、效益观。是指企业表达效益价值理念的观点。
M; z. E+ M8 @+ p9 d5 G2 ]; [& z+ b" N2 ?
12、法律观。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注重守法经营,并且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观点和态度。: t" Z1 V* _) Z, F. X, L! v$ ?
4 P: X2 J2 K9 H8 L* l& m13、道德观。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在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非善恶标准和道德观点。1 O. u8 S: i9 C$ C8 w% r; S
) Q+ ^" }8 W. s* y( \, M ! _9 ~' H" e4 ]1 `/ v1 m
1 Z, @( ?8 _5 w5 F; o0 O2 Y6 f
(3) 企业形象广告系统。* W# Z1 M- O1 J- z* y
8 U! K* b, }% ?% L; t& j企业形象广告系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组织部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增值系统,其本身是受企业价值理念指导和支配的。
! q- r% f, J7 ]8 z1 b1 e4 J
; I8 c1 @0 m' d- m9 ]3 e" o# q
/ l. D! n1 x& \% o# e/ n+ `: b0 [# `
(4)“企业之歌”与企业誓言。: T9 G& m' M& u& [+ {
0 L$ d, [1 }+ X企业之歌是一个新概念,它与过去的厂歌有一定的差别。企业之歌是企业基本价值和企业精神的体现,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能凝聚企业精神,最具概括性地树立企业音乐形象。8 Q' ? t' J4 ]5 m' I6 B
) ^7 Y7 e8 T$ i+ q/ M
企业誓言或员工训令,是借助宣誓和训示的形式来表达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特别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对企业的忠诚和拥戴。2 I8 }8 o* X% c+ |9 U9 Y( P( j
( g4 l* V Z5 J
7 i) I) e6 z1 v; R! K* B
; }! {( G7 Y2 h8 R$ L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整合与升华" ]. d6 g$ \4 f
5 r- t/ {4 P7 F
8 s, G' f Y( V9 W; R5 l7 P$ d: U! c
1、企业文化整合的指导原则
M6 i# f6 m/ j1 F
% ]. g) N* a9 Y( r2 c3 F4 o2 o" R7 |5 X- r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再认识,再整合,再提高。
- N* R+ H- e) j4 B i4 q+ e9 W; k2 g5 f' ^4 L: ~/ e8 ^. B
①实践性原则。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价值理念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探索、消化、吸收、总结、提炼出来的。& m' q: u U5 Z! P+ C$ o& c0 a
6 l9 h* u6 U5 q) }1 @②特殊性原则。企业自身无不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特点都会形成其特殊性,即个性特色。
' s& r/ w+ b9 ^" R3 B
6 ^; C) J9 p3 G9 D1 y" ^' I③持久性原则。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当今一切先进社会思想文化理念,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炼出企业理念。
. a* k J4 @8 T
5 r$ |; p, _* L! E
& ~5 Y" y3 g, X. u; {" H2 F4 k) o& U# L* W( k4 M. }
2、企业价值理念的资源开发
9 ?3 p: w; m" R2 l
9 E. N$ {' K" A! q- M* q①从民族的文化精华中开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宝库。其中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照古而鉴今。人们把他的思想概括成十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德、和、廉。8 p" v& r% k7 B$ T/ }% R1 U
$ \0 |; r6 D0 w" ]# m3 P
②从现代科学思想文化中开发。马克思主义辩论法;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等等,这些科学思想文化的良性元素也是形成企业价值理念的思想源泉。# j5 o# d1 K- {' a8 K% ?/ o' ]. M% S
. g% G$ }0 O6 P& N③从国外的先进理念中开发。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学科,本身就是从国外引进的,跟随而来的还有大量欧美的、日本的、韩国的、港台的企业文化理念,新思潮、新意识,源源不断地传入进来。如: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优化意识、品牌意识、环保意识、时间意识等等。
3 J0 f" M1 z: s' Y k& o6 B
! x. ~$ n* ?. z④从企业家的精神元素中开发。企业精神和企业家形象,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道德才华、创新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综合反映。因此,卓越的企业家,不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领袖,同时也是员工的思想领袖。4 o+ B; R( o+ W) S k8 ~
) i7 _, [9 g+ K5 u
⑤从员工的精神素材中开发。企业理念的资源蕴藏在广大员工中,因为,他们是实践者,在生产经营中会感悟出一些有价值的理念;同时,企业的先进分子,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也体现了不少价值的理念。
; Y; S* H# B% ^' ^1 h% C$ p* d3 r+ `; R+ ~5 ?3 \9 R5 k6 `9 {- A
⑥从企业的名称品牌和商标中开发。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品牌,看起来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开发。但是,有人就从一些成熟的企业名称和知名品牌身上,发现了丰富的价值理念。
* X+ s9 N3 q3 A) e: g; r3 w+ @3 |) V, Q* m: A# c# X `2 d7 x
) B$ u; R) W9 `' J, N/ X2 s! `
: t+ W5 u) x5 d! \综上所述,我们大体要形成下列概念:' O2 |) H% `1 P, u! P& u: ?1 E
6 Y" t1 O9 p/ l) d, N! o
% ^1 X) @# F, n4 S8 _
/ Q' Z4 l, Z: P' [, l一、我国建国六十一年,实行改革开放已三十二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谁认清大势,抓住先机,谁就能赢得主动,企业就能生存发展,兴旺发达。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位和不断提升,就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 p* K8 Z- C% `3 N! G) P
- l) V: R' L" P
; t$ s; D" }1 g4 D& {8 \/ ?; p" M( s0 J+ I* i5 }0 R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产品、企业文化和领导人才的相互结合体。产品是企业的“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领导人才是企业的“核”。三者兼具,企业之树常青。而产品不是一层不变的,它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应在品种、质量、科技含量、名牌上下功夫,才能赢得市场和人心。企业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要不断整合、提升和创新,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推动力,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共同愿景提供强大的激励、推动和导航作用。领导人才肩负企业发展和民族振兴之重任,需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善抓机遇,果断决策,团结拼搏,形成企业坚强之“核”,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L# v. ?% J0 I0 A
\+ s/ ^# \. ]% P. S) w! H / M' y4 }0 l- K9 [' o6 d
M1 y, ^6 L; _( |- }# l" `
三、企业在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兼及生产、经营、管理、资金、设备、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弹好钢琴。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激励和推动作用,把企业建成像学校那样的学习型,像军队那样的纪律型,像家庭那样的温暖型企业,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无往而不胜。) X- `9 c& n6 U9 ~9 O9 u. o! u2 C
) J; Z+ ]; S$ S" F5 M干群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g' L' g0 ~, Y$ ]9 a# p: [
" Z* H& Z& j5 }+ y+ h; E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