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国学”应当如何学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2-24 13: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近年来,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课堂到幼儿读经,从精英著述到大堂传授,从图书中心到坊间书肆,从电视讲坛到签名售书,所谓的“国学”现象在我国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在这场热闹非凡的国学学习中,既有精英文化层的深入研究,亦有民间组织的自发学习和个体领会式的快餐阅读。: `/ c9 g' G6 V
  无可否认,我国当前国学的兴起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环境变迁”与“心理感召”积久之迸发。自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国际亚欧美文化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人们从“否定传统”逐渐转入“肯定传统”;至21世纪初,一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污染严重、fubai盛行、投机造价、崇洋媚外等现象,在凸显国家民族形象与拯救当前社会价值危机的双重需求下,沉寂了多年的国学开始喧嚣起来,它必然表征着我们在长期接受外来文化之后所出现的、重新确立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自觉要求。$ C$ m& `, W9 [& j$ e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由于社会巨变所产生的诸多新问题以及多年来强势西化趋向的影响,加之全民教育的某些失当,国人对国学又有着相当的隔阂;甚至在很多时候,国学兴盛的背后是人们的功利欲望以及商家的借此走俏,从而使国学在眼下的社会中显得斑驳陆离——人们口中的国学常识错误百出,由商业运作的电视讲坛鱼龙混杂,国学中所蕴含的学术体系和价值体系被打碎或解构;国人一边阅读着“信义和平”“礼义廉耻”“忠厚仁爱”,一边却与老人在公交车上抢座、教唆孩子斗狠占便宜、处处“到此一游”以及“刻薄成家”“伦常乖舛”等行为颠覆着国学中的道德观念与人生意义……可以说,当前国学的复兴既没有在信仰和道德上给我们带来明显的进步,也不曾对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纠结和焦虑的情绪有着开释意义,它所造就的经济效益似乎远远大于其社会效益,而这些势必影响到国学在国民中更好地普及。
- s( A/ ]# N8 L# ~! D" G  那么,国学究竟应当如何学?具体来讲,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s4 Z$ G8 C7 \) E# m& s, ~
  一是知识层面。从知识谱系上看,国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主干,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兵家、农家、医家、法家、杂家、星象、数术等等。从内容上看,国学大致涉及学术和技艺,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从上层精英传统到民间习俗文化,都可看作国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说,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国学不适合快餐式的学习,也不应当游离于国民教育体制之外,或者成为英语学习余暇时的填充。
2 |3 z0 q8 U/ b/ @5 @' P% f. y  二是价值层面。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国学是我国两千年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些哲理或格言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需要了解并接受它,才不至于和这个社会产生隔阂。可以说,国学主要是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克服日渐萎缩或失落的人文精神,只有将当下的国学学习回归到寻找传统文化价值主题的应有立场,才真正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因此,国学的学习不应是仅仅停留在读经吟诵、琴棋书画这种技艺的层面之上,还应当继承“国学”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生存智慧与治国方略。国学中所蕴含的绝非是简单地“子曰诗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国学的价值主题,亦是国学学习的精神要义。' Z7 J6 D, _- [
  三是民族层面。就其概念的提及而言,“国学”始之清末西学东渐的特定历史时期。当时,为了在西洋炮火中抵制全盘西化的思潮,唤起国人的民族觉醒,一些仁人志士倡导国学,并将“一国所有之学”与民族兴亡联系起来。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故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仍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可以说,国学从其产生之始,就不仅仅是一个学问或者学术概念,它更多的是内含着振兴民族精神与弘扬中国文化的理性与人文传统,通过增强民族自主精神和自信力,从而达到振兴国家并与西方列强相抗衡的目的。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尊重自己的大、小传统,需要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增强民族自信,更需要在找回我们自身文明的同时,摆脱以西方话语体系来看待中国问题的态度与立场。5 ^- K2 L# q5 L1 G: u* t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国学与西学并非势不两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文化体系都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需要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为我所用。例如,中国共产党人运用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本国国情,结合本土文化,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以实践证明了中华文化体系具有吸收、融汇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西思想结合的成功典范。因此,我们今天的国学学习绝不意味着简单的文化复古或盲目排外,而应当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吸收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成分或养料。
7 k( D5 R) [. g5 G  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通过复兴国学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传媒普及程度在全球迅速增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也难以预料的新时期,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前,以农耕经济和家国政治为依托的国学体系自身亦有着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国学学习的旨意在于进一步弘扬发展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 h. d& L' c3 d/ f1 q! {' J; j作者:谢慧
( ~* f# M. D* X
标签: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