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影响**农民进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复制链接]
yauone 发表于 2014-7-9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是从户籍制度入手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改革,也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按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有600万农民进城落户,约占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承包地经营权到城镇购房定居,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工作中我老秘网县农民还存在哪些顾虑?影响农民自愿退出农村土地进城落户的因素有哪些?日前,我就影响农民进城的制约因素在石堡镇梁家河行政村随机走访了40户村民,并对他们对进城存在的顾虑进行了梳理分析。
影响农民进城落户的主要因素
1、担心进城后收入不能保证。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对新技能、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在外打工多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或在服务业从事简单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择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了农民就业。我老秘网县大部分建筑企业、餐饮企业、个体工商户尚未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走访过程中几乎所有农民都谈到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现在年龄不大还可以打工挣钱,今后随着岁数增大会失去劳动能力,那时候靠什么养家糊口,而且现在打工也是季节性的,没有活的时候,就失去了收入来源。由于想进城农民对未来的预期心怀担忧,不知道今年过了明年还有没有活做,做生意的担心生意做不好怎么办,所以,他们都不愿放弃农村土地,以备今后有个退路。
2、担心进城后不能再享受国家的支农政策。在走访过程中,梁家河村村民秦磊(28岁,农闲时在县城建筑工地打工,农忙时回家种地)在谈进城的顾虑时,首先谈到自己想生二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与城镇不同,怕放弃土地进城落户以后,在生二胎方面受到影响,他还谈到进城后今后国家再出台支农优惠政策自己就享受不到了。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惠农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农民在种粮、养猪、产业发展、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方面都能享受到政府补贴;在住房建设或改造、计划生育、孕产妇住院分娩等方面政策优惠幅度更胜过城市居民。有很多农民也在担心这一问题,所以对是否进城落户犹豫不定。
3、农民对国家补偿政策期望值过高。在走访过程中,梁家河村村民陈宝龙(30岁,在锦园小区经营餐馆,妻子地税局临时工,每月回一次农村,父母在家务农,劳动力弱)谈到,他前年在家新修平方三间,加上装修、家具共花费8万多元,虽然自己现在在城里租房,农村房屋空闲,但对政府补偿政策不太满意,不愿放弃农村住宅。同样的问题在界子河村齐新力、梁家河村陈玉庆等近10家都存在,他们都谈到进城政策关于宅基地的补偿部分太过笼统,他们在现有住宅上投入过多不愿轻易放弃。同时很多农民还谈到,农民进城落户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当年土地流转价格加10年的粮食直补一亩地也就几千元,还没有种一亩苹果园一年的收入高,这也是农民不愿放弃土地进城的原因之一。应该承认,如果农民通过“双放弃”进城,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给进城农民造成的利益损失是永久性的,特别是在现有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让农民主动“双放弃”确有一定难度。
4、担心进城政策的兑现问题。梁家河村村民张培安(回族,43岁,在城小对面经营民族餐馆,去年冬天将农村苹果园和土地承包给其他村民)谈到,他们已经有能力进城落户,想彻底放弃土地和宅基地直接拿土地补偿款购房,但是现在进城有三年的政策缓冲期,在这三年里土地补偿款拿不到,担心三年后政策的兑现和通货膨胀问题。
5、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在走访过程中,大多数农民还谈到了城市生活成本高的问题。他们谈到,在农村生活,日常开销小,支出无非柴米油盐和日常用电,一个月200元足够一家人正常生活开销,在城里,除了购买住宅这一笔较大开支外,平时做饭生火、物业就连水费、电费都比农村高。许多农民担心进城后没有稳定的收入无力承受这些开支。
6、对农民进城落户相关政策了解不够。据走访情况来看,所有农民都知道有进城落户相关政策,但对具体操作过程却一无所知。走访过程中,几乎所有想进城落户的农民都谈到了农村政策与城镇政策的衔接问题,几乎所有农民都不知道农村合作医疗能不能转成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能不能转为城镇养老保险,这些政策的衔接过程如何操作,由谁负责办理等等。各级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到位,有些配套办法还不够明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些原因让许多有意愿进城的农民止步观望。
推动农民进城落户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促进农民进城落户。加快农民进城,就要从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认识入手,切实把宣传引导工作做深、做细,提高农民对具体政策的知晓率,让农民转变观念“想进城”。首先,县农进办要协助每个乡镇组建一支政策宣传队,为乡镇培训一批政策宣传员,乡镇干部对农民进城政策了解不够,农民咨询相关政策一问三不知,会严重影响农民进城积极性。乡镇农民进城政策宣传队队员可以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让大学生村官多下农村,多与农民接触,既可以达到锻炼他们的目的,又可以为农民进城政策的深度宣传提供人力保障。其次是搭建县乡咨询服务平台。县农进办要开通农民进城热线电话并在电视台、乡村公告栏公布,担任乡镇农民进城政策宣传员的大学生村官也要公布联系方式,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为群众释疑解惑。同时,进城农民户籍转出地乡镇还应该为农民提供进城的综合性跟踪服务,特别是指导农民按程序申请购房、办理医疗养老手续转移、享受优惠政策等,直到进城农民顺利办完全部手续,绝不能认为进城农民户口转出后就不再是本乡镇人口而对其撒手不管不闻不问。
    2、健全相关制度,提高农民进城政策吸引力。一是简化农民进城户籍等手续办理程序。相关部门要按照“简化、高效、便民”的原则,对核准落户的农村居民,在规定工作日内办结进城落户有关手续,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二是对有能力进城的“双退出”农民免除三年政策缓冲期,直接支付土地补偿款。申请进城的农民在城里有固定经济收入的,经相关部门审核可直接收回其宅基地和耕地并支付土地补偿款,充分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解决进城农民安家落户的资金问题。三是放开农民进城土地方面相关政策,允许其将宅基地和耕地自行流转。为促使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安心进城落户就业,可实行先转户,逐步交地,交宅基地。也可以对有条件进城的农民,只要其自愿进城就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不回收其宅基地和耕地,允许其将宅基地和耕地进行自由流转,也不给其任何资金补偿,但让其享受放弃土地进城农民同等待遇,允许农民之间进行自由土地流转,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让其缓慢过渡逐渐脱离农村。四是建立农民进城一站式服务大厅,规定像户籍、医保、养老等相关部门每周的同一天在同一地点集中为进城农民办理相关手续。
3、建设保障性住房,保证进城农民有房住。只有解决了住房问题,农民进城才能变为现实。 农民要变为城市居民,其现有经济能力或者通过“双放弃”得到的补贴能否确保在城市购买得起住房是前提。因此,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保证“进城者有其房”。如建立农村宅基地换城市住房政策,或者将农民宅基地折价抵部分城市房款,把收回的宅基地和住房caiyes或出租给该村危房危窑户。也可以依托国家扶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机遇,整合新农村建设配套资金在城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面向进城农民caiyes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使符合条件,但购买不起商品房的进城农民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待遇。
4、挖掘就业潜力,拓宽进城农民就业渠道。一是建立进城农民人才库。县人力资源中心要为有劳动能力的进城农民建立人才库,指导他们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学的职业技能培训作用,采取政府部门主导,学校配合的形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农民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技能培训。同时把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结合起来,通过确定技术等级、颁发上岗证书等方式,提高农民专业素质,增强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老秘网县投资,为进城农民广泛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对县内招聘进城农民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积极协调各部门在合同工和临时工的招聘中优先招聘进城农民。五是对有一技之长但无发展资金,能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进城农民,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适当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在各种证件的办理中开“绿灯”,鼓励和扶持进城农民自主创业。
5、大力发展社保事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在医疗、就业、养老等多个方面为进城落户农民提供更好的、优质的公共服务,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市民一起平等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一是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进城农民根据本人意愿,可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当年可继续享受合作医疗的报销政策。二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进城农民,县劳动就业中心要为其办理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人员发给《就业和失业登记证》,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同等享受城镇居民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公益性岗位要向进城农民倾斜,保证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三是要切实发挥工会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作用,督促用工单位为进城农民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往往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缩用工成本,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责任,拒绝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加之农民工普遍法律意识较弱、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因此,我老秘网县劳动保障执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做到凡是用工单位必须鉴定劳动合同,必须为进城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四是农民进城落户后,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应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对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医疗救助范围,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标签: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

粉丝

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