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 ]) M2 Q) K' t/ Z, ]# R" t% f1 {0 B& m, {8 r
当标题中出现“暂行”、“试行”、“草案”等附加字样时,是将它们置于书名号之内还是放在书名号之外?
( l1 U l, m4 x; C1 T) M9 c& ^& [9 j: c6 P# K# @/ c3 _
老秘观点:
/ m- D; y- C0 }+ o1 W2 t) p0 |1 t4 \. P9 Q
在公文标题的拟制过程中,需要时常用到诸如“草稿”、“征求意见稿”、“讨论稿”、“草案”、“试行”、“暂行”等说明性词语,用以对公文内容成熟程度作出限定,它一般多见于法规体公文之中。在书写或印制时需要将这种说明性词语用括号括入。这里涉及一个问题是,当行文中需要引用该法规或规章名称时,括号及相应的说明性词语是应当置于书名号之内还是之外?对此,实践中较为混乱,很不统一。例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试行)》、《××县人民政府200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等。就这两个标题而言,究竟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应当是前者。因为公文标题中的这种说明性词语,表明了该公文内容的成熟程度,它与公文标题内容关系密切,是公文标题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在拟制时必须将其置于书名号之内。否则,就会有损于原标题内容的完整性。
5 F2 K) P* O; m9 i! e& Y值得说明的是,公文标题中的这种说明性词语,都是依据公文内容的成熟程度及公文文种选用的,其位置可以出现在题尾,也可以出现在题中。括号只在题尾说明时才使用,而题内则不需用标点符号,例如《××市公安局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暂行办法》,不能写作《××市公安局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暂行)办法》。" Y% k! _3 r6 Y' j, F* K0 t%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