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材料写作能力?其实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e2 Z8 s( k; X5 L5 ~" O. E% W5 S O, H- H
% M0 c& [) Z7 t8 o1 \/ Y X4 b
6 ~4 ~( N0 p, [& u有人说俏皮话,写公文材料,无非是三点式:文件资料抄一点,领导思路记一点,按照事实写一点。好材料的标准也是三点式:内容实一点,标题亮一点,表述准一点。好写手也不过是三点式:收集资料多一点,动手练笔勤一点,理论学习深一点。 & ~8 z$ J3 a' O) F8 Q# f9 w
T! E: A2 N; p+ x
* Q" F: g- U1 o7 K' E1 K7 S- ^
! M) Y! g* U5 ?7 H- Z C俏皮话归俏皮话,关键还是得多写多练,这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哩。下面,我就从“术”和“道”两个层面来说说。希望您有朝一日成为庄子笔下“庖丁解牛”那样的高手,技进乎道,游刃有余!
* R ~( u. a% Y5 ^' J$ |+ ?* o
4 p0 c: A$ ?6 C4 X, P# Y, c Q / ]2 r6 c& _* \- R% k5 O4 d
7 k, p% [2 X* O4 W( {* w5 l
就先说说“道”,简单说两点。“道可道,非常道”,这方面讲多了就显得“大而无当”了。 % ~8 _3 F2 n4 \3 Y' J9 C" ^% M
: }7 v' v* _5 Z/ _
& M0 Y- M9 u- p( o$ Y
( m9 ~8 N9 N% x4 X
1.要博览群书。最好能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毕竟到哪个山头就要唱哪首歌嘛。若不能,至少也要熟知中央大政方针,熟知时政热词,熟知你所工作的领域的各种新信息新情况新趋势。
: }, g6 K. l V9 h
3 S' B/ [& W F+ X C
4 Y* ~9 Q0 i8 D, @6 B, ]% S! V
2.要善于清零,善于减压。不论领导交给你多少份材料,你永远只去思考要得最急的那一份;不论写多长的材料,先把把架子(提纲)搭好,然后就分段分句地写。 4 B4 [/ x+ F4 @% c$ b0 w
- x8 D% Y1 s; [ i& U# l6 o% p. B% Y
' c: _& i) n8 s0 t! V/ ? v4 d1 C! _/ K
再来说说“术”。从术的层面,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 s/ n' j) N/ H9 s
+ N4 ?9 r. |* X/ `& B , `# \/ {1 z6 \- l
# o% B+ `9 U* n( g6 Z; K* K
一、弄清范式 9 O& {3 q8 J) ?3 V/ \1 C
9 G1 x# d4 g2 C- E 1 h7 o3 d: W1 a: F. K1 u
) m1 |8 e. x4 r; z: L4 C材料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一般来说都是有范式的,实践中留给秘书们的突破创新空间非常小。 $ i2 q+ B$ l( H0 J" M6 e* R
, ?4 z; p" h4 q0 p* R
0 m; d' } [: c- {
- S3 T" j$ Z# O' I2 S
比如说,推进某项工作的动员报告,一般都是由下面三部分组成:提高认识+硬化措施+明确责任。也就是:怎么看+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万变不离其宗。
* d2 R$ \$ N; u- q; `' t6 V. ~1 J* x: Y
) k8 C& A5 P. Q6 C7 y- I/ _0 u
当然,要弄清范式有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看,看上级的、看同级的、看网上的、看纸质的……当然,最要看的是本机关历年积累下来的资料。 ' c3 W) \# n1 e+ V4 X8 G
7 R8 b) m8 ]5 z8 V & o$ ~* b8 u1 ^$ M- y
L, } A7 q' Q3 A这里介绍一位局级干部的诀窍。他刚到市局任处长时,先是把该局近两年的“工作简报”全部找来读了。他前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这个简报,通过看简报,让他明白了这个局是干什么的,这个局下面有多少个机构,这个局季节性的工作特点是怎么样的?也就是工作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个局开展了一些什么活动?这个局有什么口号?有什么亮点的工作?一些专业的术语,等等。他通过学习简报,发现了这些基本的东西。所以,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很快就能说“行话”了,写材料自然不在话下。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说这些东西你怎么那么快都懂了? 2 U& g3 G; ]) a: d
s8 h/ y1 t C) u' I$ P, ~ + @ X* Y- ?: h- k6 E
* n3 }# R7 f; U' k/ o5 N其实,你要是跟他一样有心,掌握这些都不算难的。一般来说,地市一级的“两办”(市委办、市政府办)都有所谓的信息刊物,可以找来看看,琢磨别人怎样写信息的。桐城派宗师姚鼐就说:“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你不妨先效法再变化,练到一定程度,就大胆向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主办的相关刊物投投稿吧,自古成功在尝试嘛! ! K* X: c6 `4 v
/ h {0 Y7 i2 k% j
. U# r6 u' a& ?0 h7 r( W: A' y
. `# G c1 e: G3 c二、认清大势
1 B7 G4 E' v5 @( `5 K " M1 ?0 n( i. a/ b
9 C$ K9 C# }4 o0 p" P+ k
! U: g) G/ U' Z+ i) c! j8 x( x有人说:在机关工作,说白了就是伺候领导。伺候领导而不知领导的胃口,那哪能行?比如说有的领导喜欢对仗排比,有的喜欢平实浅易;有的喜欢引经据典,有的喜欢有一说一……这没有任何办法,适应他的口味就是了,谁叫他是领导呢?
! f- v! f$ W' ~" b: R3 F7 M4 }& n2 ?
1 S; w f3 u; m
$ t8 v' J1 X( ~
X3 e% A% u. S2 Y
, y2 P- }% z8 e% @* h/ Q+ s6 _: E; m; r
( e. U% L; J' s3 B, [5 G6 \
1 {) c7 o) _# @用心的秘书,TA的成长进步是可期的。有军人朋友就说,部队搞政工的,全靠一枝笔;还说有个70后同事,因为善写成了副师级(实职)。不过,我这里的意思,并非怂恿您一条道走到黑,坚持用笔头换奔头。而是考虑到,您在市政府大院里,也迟早会听到“一等秘书拎拎包,二等秘书订机票,三等秘书写材料”之说。到那时,也请兄弟不必怀忧丧志,而要能够摆脱冷气,多点底气——要死N多脑细胞的材料你都能写好,你就干不好拎包、订机票之事?(作者为机关干部阿秉 来源不是官话) # I. `5 k) H) E* _4 t& f; w' R
w$ N" }% P) c5 w. v& O
+ W5 H1 \- R2 F$ P$ p$ E8 \
Q7 N9 U; P" a6 v" u; V( Q0 |' `+ C! y0 O. k
5 |- w/ O' ^: N4 U! P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