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四风问题”问题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紫色天空 发表于 2014-7-9 16: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按照达州市委和局党组群众路线教育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带领茶果站、经作站、蚕业站和局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先后深入万源、宣汉、开江、达川、大竹、渠县等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乡镇、村、农户,和四川巴山雀舌茶叶、宣汉九顶雪眉茶叶、开江雪峰农业开发、渠县华橙酒业、达川天禾茶场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挂点帮扶村万源市大竹镇染房村,以及局属有关事业单位,进行集中解决农业系统“四风”问题专项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直接访谈等形式,重点听取了特色产业乡村基层干部、农民、龙头企业等服务对象的意见。重点查找市农业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一条规定”要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对解决农业干部“四风”问题、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服务对象和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合理建议,听取群众对开展群众路向教育活动及反映强烈问题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中累计召开专题座谈会26次,走访基层干部93名、农户68户、企业13家,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17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6件。一、农业系统“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在这次调研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普遍以为,我局各级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一项规定”总体情况比较好,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现代农业发展成绩斐然,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截止2013年底,全市被省政府命名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19个,还有10个园区待省上认定,特色农业总面积达到350万余亩,在农民增收的份额中达到40%以上。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1、形式主义方面:主要存在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实效,图虚名、务虚功、工作落实不够。一是会风不够实效。尽管现在的会议基本不挂会标、不摆鲜花、不发笔记本,但有的会议缺乏实质内容,把邀请领导出席作为头等大事,把布置当落实,把开会当执行,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二是文风不够实际。文件、讲话、发言常常穿靴戴帽,往往求多、求长、求全,而内容却常有“假、大、空”的现象;领会上级精神不充分,了解下面实情不准确,机械地照搬照套,结合单位、结合实际的内容不够紧密。三是农业统计数据准确性不够。尤其是粮食、茶叶、蔬菜生产面积和产量以及农民增收等数据,干部群众认为水分较大。四是抓工作不够落实。满足于开会布置,领导强调,提提要求,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不够,往往追求“电视有影,报纸有文,榜上有名”;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经验,发掘典型,推广典型。 2、官僚主义方面: 群众最不满意的是办事推诿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负责任。一是调研不够深入。调研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盆景式调研,只看典型,不看全局;选择式调研,只看先进,不看落后;参观式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二是决策不够科学。事先调研不充分,拍脑袋做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决策脱离实际,好心办坏事,留下一些后遗症。三是政务不够公开。尤其是惠农强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各类农业补贴标准没有全面公开,没有让每家农户明白,农民群众对此怨言颇多。四是运行不够协调。部门之间协作、班子成员之间、科站之间合作的事项比较多,但是耗时长、效率低,存在“合作事情,表态积极;遇到问题,你推我避”的情况。五是思想不够解放。调研中反映农业部门调整思维较为僵化,开拓创新不够,普遍地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工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拘泥于已有的制度和原则,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 六是后勤不够完善。硕博公寓二期建设进展缓慢,一期入驻人员自我管理有待加强;国有资产全面清理和加强管理不够;车辆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3、享乐主义方面: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一些农业干部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有的机关干部稍有空闲便邀约一起喝小酒、打麻将,玩风盛行;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一提加班便要待遇;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拈轻怕重,逃避责任,得过且过,对落后的现状视而不见,对面临的危机无动于衷,不愿意到艰苦落后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奢靡之风方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大部分同志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便在工作生活中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少数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消费就是爱国”,乐于接受高规格接待,觉得这样才有面子,才是领导,殊不知基层却是苦不堪言。以往的奢靡之风容易腐化干部队伍,腐蚀党的肌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调研发现,农业部门干部能自觉执行反对浪费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相关规定办事,但他们也有担心,目前干部职工的电话费、交通费、加班费、工作餐等等福利项目已全面取消,工作接待规定又十分严格,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容易引起干部职工消极怠工。二、农业系统“四风”问题的产生原因农业系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存在的以上问题,主要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宗旨意识不强,少数农业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农业干部缺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把工作只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间不多,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不够好,没有切实做到换位思考,没有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到县市区、乡镇指导农业工作常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真正走村串户、深入农家院坝聆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 “传声筒”、“联络员”上,在当好“服务员”上工夫下得不够。少数农业干部进取心不强,对农业工作熟悉不到位,眼里无活、心中无数,缺少激情干劲,缺乏创新创造。再加上农业工作环境较艰苦,一些干部无心从事农业工作,想方设法找门路、跑调动,对农业本职工作常常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一些老同志在升迁无望后常常不思上进,消极怠工。2、理论学习不够,少数农业干部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这次专题调研中就发现,有重业务轻学习的观点,因为没有系统认真的理论学习和积累,致使人员政治素质不齐,存在一些缺乏大局观念,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很好地起到表率作用的现象。有的农业干部认为,自己是农业工作者,接触农民群众最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得最多,对农民群众的疾苦最了解,自我感觉已经走在大多数部门的前面了,没有必要再深入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经常与农民打成一片,群众路线教育对象应重点放在领导干部上,没有必要把普通农技干部都纳入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他们对教育实践活动必要性认识不足。3、思想准备不够,少数农业干部对践行群众路线的持久性认识不足。少数农业干部对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新情势、新要求了解深度不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是“一阵风”,狠刹“四风”也是口头上重视,只要不做过头,“对策”到位,就不会出问题,没有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只要不撞到枪口上就行,自我束缚力不强,认为逢年过节收点土特产不算什么。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存在特权思想,以为自己是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一般干部要有所区别,在享受等方面要高他人一等,否则,还不如不当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盲目攀比思想严重,喜欢与同行比权利,与商人比钱财,与群众比自由,寻求花架子、大场面、图享乐。侥幸心理依然存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为现在生活水平进步了,吃喝玩乐很正常,只要不把公家钱财拿回家,吃点喝点玩点不算甚么。4、激励机制不够,少数农业干部缺乏为民服务热情。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压力加大。如购买房屋,一个地区的月均工资额,应当是这个地区的平均房价(每平方米),以达州市为例,达州市平均房价每平方米在5000元以上,而农业干部,扣这扣那,一个月领到手的只有不足三千元,农业干部工资待遇低不但影响家庭和谐和工作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进程。同时,鼓励机制不够完善,赏罚不够分明。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作出榜样的农业干部,未能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实质性嘉奖,使得有些农业干部产生了“守纪就是吃亏”等不良思想。5、制度健全不够,少数农业干部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为加强干部管理,市、县级农业系统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均作出具体要求,但是,对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吃、拿、卡、要”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等,没有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使得有些问题难治理、难定性。同时,一些干部在监督执行有关制度时,存在缺位现象,有时碍于情面,听其自然,未能较好地正风肃纪。懒散安逸、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在一定范围内盛行,为民服务意识逐渐淡泊。专题调研中查找到目前推行的绩效考核制度,还存在着定量标准少的问题,特别是缺乏细化的执行办法,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管理不规范、督促不到位的现象;虽然我局制定有各种规章制度和规定,但制度执行力度还不够,约束力不够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批评教育不到位,迁就比较多,处理力度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客观上会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的推进。三、解决农业系统“四风”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与原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1、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我局实际,对有关制度规定进行梳理,细化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办法,确保转变作风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坚持群众线路的制度规范,明确在制定政策措施、拟制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针对农业部门机关人浮干事的现象,要通过竞争实现减员增效,针对部份乡镇农技人员不足,出现一岗多职、人才缺少的现象,要多渠道吸纳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充实到基层队伍中。在干部选用上,要通过竞争上岗等形式,让人才脱颖而出,把那些真正“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放到主要岗位上,予以重担。要实施“职酬并用”制度,将符合提升条件且能提升的干部依照规定加薪,将符合提升条件但由于没有职位而没法提升职务的干部,可以采用为其加薪、增酬等办法,以激发干部的积极性。2、加强问责监督。一要增强监督实效。将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坚决避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人事科要把落实“八项规定”的情况纳入农业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计财科要加强对局属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农业干部作风问题的反映。二要严厉实施问责。对领导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要立即介入、及时核对;对经核对属实的,要视其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罚,涉嫌违法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迁就。3、加强学习培训。既要教育干部,也要教育群众。开展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警示教育、交流讨论、学习榜样、农家体验等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大力提升一切为了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的群众线路,把群众的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同时,也要对广大群众展开展全民“三观”(法制观、道德观、义务观)教育,着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4、加强自查整改。农业系统干部要勇于重视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对比“八项规定”深入查找自身在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会风文风、厉行节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但要自己查,还要拓宽渠道、开门纳谏,通过多种方式真正把问题找准找透。对常常出现的问题要着重从规律上找原因,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着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对长时间存在的问题要着重从主观上找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对干部“四风”问题,既要有长期规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又要立足当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集中精力解决。

标签:调研报告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流云 发表于 2014-7-10 1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写的实在  有借鉴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