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是公务员写作热线朱老师推荐的好文章,转发在这里,建议大家认真学习体会下。
* Q( b1 X" M; v6 | Y/ k1 L) H5 o- w( O
在我们周围,时常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各大报纸杂志稿件编辑同志的感叹,好的文章,一稿难求!另一方面,也时常会听到身边很多撰稿人的感叹,发个稿怎么就这么难?从这两方面的感叹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如何从根源上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所应该思考的。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切身体会,聊一聊如何写好文章?
* S6 ]) ^' J+ X' o
/ a9 f) ^, D8 i4 c( b 首先谈一谈文章的类型。
% `( p: ` f; E H
. a I& [# |4 K. q3 P 一是应时的文章。什么叫应时的文章,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说,写文章,要紧跟时事,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写什么?甚至要走在时代的前面,思考在前,写在前,这样的文章,一般来说发表的机会比较高。
, ~* [( S3 `$ a( f
1 \) ~( M8 c# R+ [2 h 二是应约的文章。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各大报纸,杂志经常会通过各种渠道去约稿,这类的文章就是他们急缺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就要努力去抓住它,这样的文章一般情况下上稿率很高,也很容易发表。去年我写的很多外宣的文章都属于这类文; |2 F4 [' a+ f* \+ `
章。 % z- w. k% b! `) @' x) ~9 ~
; N& s* Z& G5 d8 Z. ~6 S
三是应心的文章。这类的文章也很重要,什么叫应心,说白了就是自己从心里往外想写的文章,而无论外界有没有这样的需求,这样的文章虽然目的性不强,但一般情况下写出来的质量较高,因为有真情实感。除了写一些上面需要的文章之外,这类的文章也应该多写,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文章价值高,发表的几率也就大了。 7 W4 T4 J: J t' F, r0 A3 {; r
' V+ [4 f( M3 |) X 二是谈一谈文章的写法。
: Y% P& g6 f4 J" S" T- J1 q- ], @& K8 L2 ?. v6 r
一是叙述与议论的关系。我们经常见到的文章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单纯以叙述为主,不需要有什么议论和自己的想法,把事说明白,说的恰到好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类就是不能简单叙述,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进去,这就叫夹叙夹议,单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很少。如何叙述,怎么议论?在哪里议论?怎么议论?这是最见功力,也是最能体现个人能力的一个亮点,没有固定格式。
# c* X+ G& a, G- d7 N0 V @! J" ~/ B$ O. ?# p
二是角度和深度的关系。写文章,我曾说过要记住四个字,角度和深度。后来一个很好的朋友又和我说需加两个字,就是“程度”,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到位。角度是说,同样是一个事,不同的人写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是一定的,选举哪个角度去写,怎么去写?这是个人的学识和才华能力的一种体现。还有就是关于深度与程度的问题。一篇文章什么算好?是不是写的越透彻越好,也不一定,要把握好文章深浅的程度。有的文章需要把事情说透,有的文章需要把事情点到,这也看写什么样的文章和给什么样的人来看?需要自己把握,但角度、深度与程度确实是我们写好文章,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方向。 7 M0 ?7 a5 a! {& c
3 F$ O9 {, T2 ] 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所谓输入就是我们平时在接受哪方面的信息?所谓输出就是你平时能写出什么东西?要养成,多读书,勤思考和勤动笔的习惯。我们周围有一些朋友,平时从来不看报纸,也不读书,需要发表文章的时候,就急得火上房,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肯定不行。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养成,多看,多想,多思,多练,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慢慢尝试着去写,时间长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就会水涨船高了。 8 g# w# E5 ]% W, ?9 W k+ h$ z$ a$ M
( ^1 E. f2 F# g* ^/ y7 c 三是谈一谈写文章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 C$ B+ T+ E% q' C4 z
( l# s- q3 p+ g l 一是谈观点与立场。写文章的一个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想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可以说立场和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你感受不到它,但它却无处不在。所以文章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立场鲜明,观点明确,不能说了半天人家还不知道你是在说什么?这不行,所以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是什么?然后从哪个地方切入进去,这样才行。 . T+ S5 S) Z, z6 P% }( S$ k
. K: W) k" m. V8 u, s
二是谈气势与风格。好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深有所悟和受到启发,这就需要把握好文章的气势和风格。曹丕曾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什么气质的人,就写出什么气势的文章,这一般说来,基本准确。如何培养自己的气势?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写文章的时候要多关注自己身外的东西,古人曾讲,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眼光多向外看,多一些家国情怀,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不能总在自己的小圈子内打转转。要多思考一些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比如柴静的新书名字可能大家也都知道叫《看见》,我没看内容,但我看了简介,也就说名字不错,看见就是要我们把视角向外,多关注大多数人,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把目光和才力放在别人身上,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更大的价值。当然关注自己内心的不是不好,那样的文章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但议论文的写作还是最好注意一些气势和风格。
+ ]( D6 D. }# N: l6 k
+ v j' W, s7 W/ h6 y 三是谈层次与逻辑。好的文章要讲究逻辑和层次,要让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能读了之后一头雾水。逻辑和层次一般分为两种,并列式;和递进式,当然一些好的文章,也可以打乱,但不管怎么乱,也要有其内在的、合理的逻辑层次。这就需要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想的清楚。想什么说什么那是随笔和杂文,但随笔和杂文也并不是没有层次和逻辑,只不过是逻辑和层次暗含其中,普通人捉摸不到而已。所以逻辑和层次是我们写日常的稿子的时候,所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2 T1 N& j$ s# d, v5 w! w6 ]9 Y! L7 I- Y5 T0 t) d: @2 ~
四是谈遣词与造句。。
2 J: |+ c) g5 ^$ ^
) b! n) D" {' ~3 L) O2 d* q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曾引用欧阳文忠公所过的话: “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意思是说,欧阳修先生说:“文章象赤金美玉,市上本有定价,不是凭谁的一句话就能论定价格的贵贱。”确实如此,文有法而又没有定法,绝不是凭听谁讲了一堂课,或者看了那篇文章之后就可以立刻提高的。关键是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要能够真正地打动人、感动人、启发人的心智和引发人的思考,这样的文章基本上可以说处于好文章之列。 : j$ [# ~8 e9 m% g2 U, ~$ k8 u
& U/ s8 D% i1 W0 @$ w/ M# p w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这篇文章中曾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在这里我想以这句话作为这篇稿子的结束语,无论文章怎样?你怎么样?文章就怎么样?你是什么?文章就是什么?你认为好,就不会有人说不好?! |